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 第509章 悄然入京议诸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崔天华与韩文庆,师徒二人一番长谈,忽地,崔天华心中忆起一事,与他那已故的师父,也是韩文庆的祖师,昔日所提之人有关。

想当年,崔天华尚年幼,师父曾言及华夏九州之内,有一股神秘势力,或是一位超凡脱俗之人,以守护华夏为己任,从不涉足华夏内部纷争,无论是江湖恩怨,还是朝代更迭,皆不参与。

唯有华夏遭受外族入侵之时,这股势力方会现身,护佑华夏安宁。据闻,这股势力在华夏已存在上千年之久。

此事乃是他师父为寻玄天阁遗落之物,暗自前往京城,于皇宫之中,无意间偷听到武宗皇帝与一心腹太监的低语所得。

只是当时,他师父一心寻物,无暇顾及细听其中详情。

韩文庆闻此,大惊失色,心中暗想,旎啸定是那股神秘势力之人无疑了。

随后,崔天华郑重交待韩文庆,让他务必结交旎啸,或许,旎啸正是那股势力的首领,又或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韩文庆面露难色,对问师父:“弟子对那郑贵妃,有血海深仇,若他日旎啸阻拦,弟子该如何是好?”

崔天华听罢,却是眉头紧锁,心中无解。但他深知徒弟报仇心切,誓要取了郑贵妃性命。

一番思索后,崔天华缓缓说道:“那郑贵妃受宠多年,已成大明之妖孽。为师近日观天象,见京师上空妖气缭绕,数年内,京师必将动荡不安。

“那郑贵妃即便不被皇帝定罪,也会因惹恼宫妃皇子,或朝中重臣,而遭弹劾。”

韩文庆自幼对师父尊崇有加,深知师父武功高强,且观天气、占卜堪舆之术亦是超凡入圣。故而,一听师父此言,便知其意,只待那郑贵妃失势之时,便趁机出手,取其性命。

随后,韩文庆又提及在陕西所遇强敌,自觉修为尚浅,便再向师父求取绝学。

其实,他年不过而立,在同辈之中,武功已是出类拔萃,鲜有敌手。

崔天华未有拒绝,于数月之内,又传授了他一套绝学。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自韩文庆于冬末春初之际重返罗云山,转眼间,半年光阴已悄然逝去,时至八月。

这一日,韩文庆自觉新学绝艺已成,便辞别师父,再次别了师父下山。

他行至山脚下,忽逢一人,此人乃唐家堡的唐浩。

二人相遇,唐浩一口地道的川蜀口音,言谈间不时夹杂着话头,令韩文庆心生不悦。

唐浩年纪与韩文庆小不了几岁,且在家中苦练武艺数年,实力大增。见韩文庆一身武者气息,便起了好斗之心。

二人随即一番打斗,打斗间,韩文庆不慎遗落随身玉佩。

然而,一番较量之后,二人竟生出惺惺相惜之感。韩文庆便询问唐浩姓名,唐浩报出唐家堡之名。

韩文庆闻言,心中顿时明了。

原来,前年在陕西嶓冢山一战,武当、青城、唐门等武林门派曾联手助旎啸一臂之力,身为东厂番子的他,对这些江湖之事了如指掌。

那一役之后,唐家堡在江湖之名,更是水涨船高,声名鹊起。

韩文庆询问唐浩缘何在此,唐浩却未提及旎啸,只道欲往京城开开眼界。

韩文庆闻此,心中不由一喜,正愁回京之路单调乏味,便对唐浩说,他也是前往京城。

然他并未向唐浩透露自己东厂番子的身份,皆因东厂在世间恶名昭彰,武林中人更是避之不及,不愿与朝廷厂卫为伍。

唐浩一听,自是满心欢喜。二人不打不相识,遂结伴前往京城。

这一切,旎啸并不知晓。他在无风山庄小住一晚后,便继续乔装商队北上。

一行人并不急于赶路,反而刻意放慢脚步,以瞒过那些暗中窥探之人。

秋风渐起,落叶纷飞,他们一路虽有惊但终无险,终于在那金秋时节,悄然抵达京城之外。

商队并未径直入城,而是假意在城东郊外卸货,与此同时,旎啸引领众女,通过一条隐秘通道悄然进城,随后潜入千阳门。

玄天六合则分散入城,隐匿于千阳门周遭,而朱雀则孤身藏匿于城西的石景山中,静候京城风云变幻,以便随时入城接应。

厅堂之内,唯余旎啸与关傲二人相对而坐。

此刻,旎啸向关门主问道:“这数月间,那暗中觊觎之敌,可有查出半点蛛丝马迹?京城与顺天府的局势,又当如何?”

关傲躬身答道:“禀少庄主,自数月前,三老传书于我,我便依计行事,暗中传递消息入宫。

“随后,京城之内谣言四起,虽当时有数十股势力蠢蠢欲动,却未出顺天府地界,便已或被皇上遣人剿灭,或被厂卫与地方官员联手,寻衅抓捕入狱。”

言及此处,关傲嘴角勾起一抹轻笑,“再后来,自西北传来诸多流言,皆言您携天家之物上京,此乃皇上与您联手之计,意在剪除那些对天家之物心生贪念之人。

“更有甚者,传言皇上与您布下大局,意在针对某方势力。至此,世间但凡提及您或骆家之事,那些心怀不轨之徒,皆是不敢轻易涉足。”

随即,关傲话锋一转,“只是那暗中蛰伏的强敌,属下已日夜派遣人手探查,甚至传信至周边数处分舵之主,皆未能寻得此人半点踪迹,仿佛自与云霓师君那一战之后,他便销声匿迹,再无音讯。”

言罢,关傲拱手躬身,满脸愧色,“属下失职,未能为少庄主分忧,请少庄主责罚。”

旎啸轻轻摆了摆手,笑道:“关门主无须如此介怀,那暗敌非同小可,手段诡谲,神通广大,莫说是你,便是我,乃至整个山庄,若要对付他,也需费尽心思,施展百般手段。”

二人一时沉默,各怀心事。

片刻之后,关傲开口问道:“少庄主,您何时进宫?”

旎啸思绪片刻,方才说道:“此事须得从长计议,切不可急功近利。”

言罢,他坐下来,继续说道:“昔日于山庄之中,我曾与三老商议,在我进宫之前,故意布下重重迷雾,或以声东击西之计,或以瞒天过海之术,若能借此将那强敌暂且调离京城,自是再好不过。

“然而,也不可久等,我此番来京,时日一长,定会为人所知。故而,我意决定,便在这两日之间,入宫一行。”

言及此处,旎啸再度站起身来,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忧虑,“如今我最为担忧的是,那人或已潜藏于圣上左右,只待我取出那小铜箱之时,他便骤然发难。若真如此,真是防不胜防啊。”

关傲闻言,脸色骤变,似乎带着几分气恼,开口说道:“少庄主,这小铜箱乃皇家之物,我们梅花山庄何必自寻烦恼,揽此烫手山芋?山庄弟子已然伤亡惨重,如今您还要亲身涉险入宫,若真与那强敌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