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二年(205年)五月下旬,刘邦率兵西撤至荥阳,前线各路将领也都纷纷率兵撤回。坐镇关中的萧何听说前线兵败,则从征调关中兵马赶来增援,这才使得汉军元气得以恢复,重新拥有了一战之力。

可是,面对汉军背后紧咬不放的项羽,刘邦明白,想要重新稳住阵脚,而不至于让项羽将自己一路赶回关中,就必须在正面击败项羽的追兵,阻止其继续追击。

不过,此时摆在刘邦面前的,有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一是军队指挥权的问题,其二便是应对项羽骑兵的问题。

汉中之时,刘邦虽然已经拜韩信为大将军,但自从返关中以来,刘邦却始终将军事指挥权牢牢掌控在手中,尤其是还定三秦以来的一连串军事胜利,让刘邦着实有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了当世名将,彭城一场大败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终于让他认清了现实。

刘邦虽然麾下武将不少,樊哙、周勃、灌婴等人作战勇猛,曹参更是独当一面的将才,然而这些将领大多是半路出家,凭借着一场场恶战成长起来的,在大的战略谋划方面略显不足,让他们攻取一地或许毫无问题,但若论争夺天下,便明显超出了他们的能力。回头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年兵马较少时,自己指挥起来也是游刃有余,可是“彭城之战”表明,率领数十万军队征战,确实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畴。

彭城一战,韩信虽然随军出征,但却从未参与决策指挥。刘邦虽然从未真正重用韩信,但彭城大败之后,韩信不仅返回了荥阳,而且沿途还收拢了不少诸侯残兵,这足以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度。

刘邦见此情形,不禁想到,“彭城一战,若是由韩信来指挥,恐怕不会招致如此惨败吧。”

想到萧何和张良的大力推荐,刘邦意识到,或许只有韩信,才是真正能够帮助自己争夺天下的帅才,如果只是让其出谋划策和训练士兵,的确是有些屈才了。因此,刘邦决定采纳萧何和张良的建议,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于是下令由自己率军驻守荥阳,而以韩信为主将,负责筹划部署迎击项羽追兵的事宜。

至此,跟随刘邦以来的韩信,终于获得了独自领兵,施展才华的机会。

解决了军事主帅的问题,刘邦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便是如何对付项羽的骑兵。回想彭城一战,自己之所以遭遇惨败,虽然与自己的战略谋划和诸侯联军的战斗力有关,但项羽凭借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绕过汉军防线,在汉军反应过来之前,便率兵杀至彭城以西,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这同样是影响胜负手的一个关键因素。

毕竟,在彭城之战以前,骑兵虽然已经出现,但却大多作为辅助兵种使用,通常与步兵协同作战,很少独自担任主攻任务,项羽以骑兵为主力回援,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不过,也正是由于彭城战败,让刘邦看到了骑兵的战争潜力,因此他也急需组建一支自己的骑兵部队,用以对抗项羽的骑兵。

在战国诸国中,秦国乃是以放马起家,不少秦人都善于骑马,因而秦国也是最早使用骑兵的诸侯国之一。而刘邦的军队,也有不少是征召自关中的秦人,为了组建骑兵,刘邦下令于军中招募善于骑射、有骑兵作战经验的关中秦人,又将军中的战马集中起来使用,并选拔拥有指挥骑兵经验的秦人为基层军官,从而组建了一支基本由秦人组成的骑兵部队,这便是史书中提到的“郎中骑兵”。

当时,项羽的追击部队中,骑兵凭借速度甩开步兵已经逼近荥阳,面对杀气腾腾的楚骑,匆匆组建了骑兵部队的刘邦,一时间却找不到合适的骑兵主将,无奈之下,便让骑兵将士们共同推举,结果几乎所有人都推荐曾任秦国骑兵将领的重泉人李必和骆甲,刘邦便打算拜两人为将。

李必和骆甲则表示,“我们本是秦国百姓,以我们为将,恐怕将士们难以信服,还是请大王选拔亲信将领为将,我们愿为副将辅佐。”

于是,刘邦以灌婴为中大夫,以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统领训练这支骑兵部队,然后将其交给了负责阻击楚军的韩信。

韩信知道,想要让刘邦放心将军队交给自己,想要让各级将领对自己心服口服,自己这一仗必须打的漂亮。因此,韩信经过精心挑选,将战场设在了荥阳南部的京索之间。

荥阳故城乃是山地与平原的重要分界线,荥阳以东是黄河冲积平原,地势极为平坦,乃是大军交战的极佳之地。而荥阳以西则多为地势崎岖的豫西、晋南山地和陕东交界的崤、函山区,再加上水流湍急的黄河,地势极为复杂。

将战场定在荥阳南部的索邑至京县之间,汉军取胜便可阻止楚军进一步西进,而即使汉军作战不利,也可固守荥阳一线,或向西撤退凭险据守,而不至于陷入溃败。

虽然汉军的骑兵部队刚刚组建,但在韩信的指挥下,再加上汉军步兵的协同作战,还是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而楚国骑兵虽然精锐,但作为先锋的他们兵力却并不多,再加上长途跋涉,面对以逸待劳的汉军主力,楚军最终被击败,只能放弃追击,退兵与后方主力会合。

“京索之战”的胜利,不仅让汉军走出了彭城战败的阴霾,同时也使得汉军重新稳固了阵线,阻止了楚军继续向西进攻。

至此,刘邦东出以来的楚汉第一次交锋短暂告终。

击败楚国追兵后,刘邦开始沿荥阳一线布置防线,他以韩信为主将,负责荥阳一带防务,又以陈平为副将,命其与樊哙等驻军荥阳以北的广武,以确保粮仓敖仓的安全。

对于韩信,经过京索一战大家已经心服口服,但对于陈平,众将却颇有些不服,周勃、灌婴等将领纷纷跑来向刘邦告状,有的说陈平只不过长的漂亮,根本没什么真本事;有的说陈平早年在家乡时,便与嫂嫂私通,人品实在不行;又有人说陈平就是个墙头草,先投奔魏王魏咎,又投奔楚王项羽,如今又来投奔咱们,忠心度很成问题;还有人说刘邦任命他为护军,负责监督将领,结果他就借机收敛钱财,谁给的钱多就照顾谁,谁给的少就故意刁难。

正所谓三人成虎,眼见这么多将领都来告发陈平,就连刘邦自己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识人不明、用人不当。

为此,刘邦先是找来了推荐陈平的魏无知,以荐人不当为由对其予以责问,魏无知却说,“我举荐人才是看才能,大王问的却是品行。即便一个人品格高尚,但对战争胜负却没有帮助,大王难道也要用吗?楚汉对峙的关键时期,我只是想推荐一个有利于国家的人才罢了,至于人品是好事坏,又有什么关系。”

刘邦被怼的没有脾气,只好让魏无知离开,又派人找来陈平,对其责问了一番,陈平解释道,“我先投奔魏王,但魏王却不能采纳我的建议,因此我便离开他投奔项王,然而项王却不信任他人,只宠信于那些项氏宗族和妻族,即便有奇才也不能重用,我这才离开楚王,只因听说汉王能识才用才,这才前来投奔。我只身前来,身无分文,不接受钱财便没有办事的费用,因此才接受贿赂”,见刘邦并不生气,陈平便又拱了拱手道,“如果我的计谋值得一用,那么希望大王能够采纳;如果没有值得采纳的,我所接受的钱财都还在,请允许我交还钱财、辞职返家。”

刘邦听罢,不仅没有责怪陈平,反而向其道歉,表示不该怀疑他,并对其进行重赏,又任命其为护军中尉,负责监督全体将领。眼见如此,周勃、灌婴等人便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在解决了项羽的追兵后,刘邦将荥阳一带的防务全部交给韩信,自己则带着一双儿女返回了关中,毕竟此时的关中,还有一大堆糟心事等着处理呢。

关中作为秦朝都城所在,本也是一片富饶之地,然而由于秦二世在位以来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再加上项羽西入关中后的一通烧杀抢掠,以及刘邦还定三秦后的一系列战乱,导致曾经的天府之国变得民不聊生。

刘邦一统三秦之后,虽然命令萧何坐镇关中,然而他并没有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便又接连率兵东出,关中百姓又要负担起大军的补给。更为要命的是,在刘邦一统三秦之后,关中地区虽然没有再爆发大规模战争,但小规模的冲突却是此起彼伏,以至于刘邦在率兵东进攻打西楚时,还不得不留郦商在关中平叛。

由于长期的战乱,导致关中民生凋敝,就在刘邦彭城兵败的同时,关中也爆发了大饥荒,百姓饥贫、粮价飞涨,一斛米已经卖到了万钱的高价,饥肠辘辘的百姓更是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

刘邦很清楚,想要与项羽争夺天下,就必须保证关中这个根基之地的稳定,只有如此,才能对前线源源不断的提供支持。若是关中地区再因饥荒而发生叛乱,到时别说争夺天下了,恐怕自己连容身之地都没有了。因此,在阻止了项羽的西进后,刘邦便立刻返回了关中。

想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以当时的情况而言,无非两个选择,要么从巴蜀地区运粮入关中赈灾,要么让关中百姓进入巴蜀、汉中谋生。

运粮赈灾显然不太现实,毕竟前线还在打仗,而蜀道又太过难行,刘邦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和人力去完成此事,在与萧何商议之后,最终还是决定给百姓们发放路引和粮食,让关中百姓进入汉中和巴蜀谋生,并命当地官府妥善安置,从而减轻关中的人口和粮食压力。

虽然迫于生存压力,百姓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南下巴蜀之路,但他们心中难免会有怨言,为了减轻百姓对自己的仇恨,刘邦又玩了一个转移仇恨的把戏,他命人在民间散布流言,说粮价飞涨,乃是由于奸商囤积粮食,低买高卖所致。

实际上,当时的确有不少商人在做这种买卖,例如宣曲任氏,其祖先曾为秦朝督道仓吏,他深知乱世粮食的价值,秦朝灭亡之际,人们纷纷囤积珠宝,而他却囤积了大量粮食。关中爆发饥荒后,他便以高价出售粮食,于是那些豪杰囤积的珠宝便又全都流入了任氏手中,任氏由此富贵数代。

百姓们本就对这些奸商没有什么好感,如今在官府的有意引导之下,百姓们对于他们自然是恨之入骨,对于刘邦的怨言则无疑减少了很多。

不仅如此,为了获得百姓们的拥戴,刘邦又想起了自古以来统治者乐此不疲的祭祀之法。不过,由于自己乃是楚人,不知秦人习俗,他便问身边的秦人侍从,“昔日秦朝时祭祀的都是什么神?”

侍从回答说,“秦朝祭祀的共有四帝,建有白帝、青帝、黄帝、赤帝祠庙。”

秦襄公时,于西垂设立西畤,祭祀白帝;秦文公时因为迁都,又在陈仓建立鄜畤,祭祀的同样是白帝;秦宣公时则在渭南建密畤,祭祀青帝;秦灵公时又在陈仓先后建立上畤和下畤,用于祭祀黄帝和赤帝;秦献公时再次因迁都,又在栎阳建畦畤,用于祭祀白帝。

闻言,刘邦说道,“我听说天有五帝,如今却只有四庙,是什么原因呢?”左右侍从不知如何作答,刘邦于是笑道,“我却知道为何,这是在等待我来凑足五帝之数啊!”

刘邦因此下令建立黑帝祠,命名为北畤,命令官员主持祭祀。

汉二年(前205年)六月,处理完了灾民事宜后,刘邦立刘盈为王太子,留守栎阳,并大赦天下,命诸侯之子凡是在关中者,皆为太子宿卫。同时,命令萧何坐镇关中,辅佐太子刘盈,负责治理关中地区,尽快恢复关中的经济和生产。

如此,刘邦便解决了汉国的王位传承问题,即便自己在前线发生不测,也不至于自己打下的江山就此分崩离析,到时候即便刘盈无力争夺天下,或许也能凭借关隘的险要做一个关中王。同时,此举也等于给关中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表示自己不会放弃关中地区,自己曾经给关中百姓的所有承诺,都将长期有效。

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之后,关中的不稳定因素便只剩下了一个,那便是仍在废丘坚守的章邯。此时的章邯虽然已经无力回天,但有他坚守在废丘,不免牵制了汉军的部分兵力。

为了彻底拔除这根钉子,刘邦命人水淹废丘,废丘最终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刘邦改废丘为槐里。至此,关中才算彻底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