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了,将巧姐儿一个人留在永安宫,没什么问题吗?”朱由校突然问道。

“有奶妈照顾,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范思蕊轻声回道,虽然她也不太放心巧姐儿,但能与皇帝夫君短暂欢聚,她只能让奶妈在永安宫照顾巧姐儿。

“那就好,先陪朕下会儿棋吧,刚用完晚膳不宜早睡!”朱由校轻吻了下范思蕊额头说道。

“好,妾身去让人准备棋盘!”范思蕊说完,从朱由校的怀中站了起来,朝厅门走去。

第二天一大早,朱由校在范思蕊的亲自伺候下,用心穿戴好正旦大朝时用的服饰,好在朱由校将早朝的时间统一改到了上午九点,不然凌晨三四点就得早早起床开始穿戴,实在是折磨人。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早朝时间,完全是反人性的规定,休息不好谈何勤政,一天都在瞌睡中渡过了,关键还十分伤害健康。

刚开始更改上朝时间的时候,尽管有大量官员劝谏,但朱由校依然是我行我素,官员们上的题本全部石沉大海不说,朱由校也不会因少数人的早早来到承天门等候而做任何的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连续多次大案的影响,向朱由校劝谏的题本变得越来越少了,毕竟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朱由校这个住在紫禁城的皇帝都得凌晨三四点起来准备上朝之事,更何况那些住得偏远的官员,久而久之,他们自然而然地从内心上认同了朱由校这个皇帝对早朝时间变更。

至于被骂沉迷后宫的昏君,朱由校也就无所谓了。

在穿戴完毕后,朱由校在一众随侍宦官与护驾亲军的护送下,先来到了太庙祭告列祖列宗,交代过去一年的政绩与未来一年的大致规划。

做完这些后,朱由校在众人的簇拥下再去了趟家庙,也就是奉先殿,完成三拜九叩后,朱由校才坐着御辇朝皇极门驶去。

同去年一样,站在文官之首的是首辅方从哲,之后依次是次辅徐光启与阁臣李长庚,再之后则是六部九卿等部门一把手。

至于武将这边,为首的则是去年年底返京的英国公张维贤,在他后面的则是魏国公徐弘基与定国公徐希,这俩都是出自徐达一脉。

至于定国公徐希的后面,则是都督府的三位副都督,再之后则是一众侯爵与伯爵以及驸马都尉。

除此之外,还有在京的禁军与京营的四品以上武官,不过皇极门大殿太小,加上人数太多,他们只能选择站在皇极门前面的广场上。

此外,三位在京的藩王也同样参加了正旦大朝,只不过三人非常突兀地站在了所有人的前面,没办法,谁让他们仨是天潢贵胄的亲王呢。

按照老朱同志的《皇明祖训》规定,文武百官见到藩王还得行君臣之礼,更何况三位参加大朝的亲王还是正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亲叔叔,地位自然是十分的超然。

除了三位亲王,还有同样地位超然的唐藩世子朱聿键,他此刻就站在三位藩王的身边。

自从去年回南阳完成大婚后,不久后便带着世子妃又返回了京城,并进入大明发展银行担任起了要职。

对于三位在京藩王一直没有出京就藩,很多官员心里一直纳闷为何一直没有动静,不仅皇帝不急,连三位藩王在去年的时候也不急了,并且从去年开始还在京城做起了生意。

对于藩王就藩地方,文官们自然不希望看到,因为藩王就藩地方,意味着户部与地方又少了不少赋税,而且也会影响他们继续兼并土地。

虽然有几个想博取名声的科道言官上疏请求三位藩王就藩,但因没有其它官员附和,加上朱由校的冷处理,就藩的呼声还没掀起什么浪花,就彻底地消失在了湖面上。

更有甚者,这几个上疏的科道言官,还收到了其它官员的“好言”劝告。

至于留京的唐王世子朱聿键,皇帝只是让他协助管理大明发展银行,跟朝政无关,更不会有好事的官员出来七嘴八舌。

毕竟若上疏反对,除了给皇帝添堵外,并不能得到任何好处。

若是过去好说话的皇帝,没事上个题本给皇帝添堵就添堵了,但现在的皇帝可是个狠辣的主,给他添堵,他也不打板子,也不降品级,而是流放式地平级贬到西南担任教授、学正或教谕等地方管教育的学政官,美其名曰教化西南土民,而且还说什么希望再来个“龙场悟道”。

面对着这么个耍无赖、不讲理的皇帝,科道言官们实在是憋屈得慌,现在主动来干科道言官的官员变得越来越少,新代理督察院的左副都御史李邦华有时候不得不放低姿态,主动朝在地方上干得不错、为官清廉的知县发去邀约。

不是李邦华不喜隆武二年的新科进士,而是这些没有任何从政经验的新瓜蛋子,除了跟风乱弹劾之外,想成为合格的御史十分艰难。

而那些有过主政一县的知县,拥有了较为丰富的地方从政经验后,以后再来到督察院监察百官,就能很好地发现官员间的那点套路。

除此之外,当今皇帝喜欢重用有过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员,这些知县在督察院熬几年资历后,在朝堂无法继续前进的话,还能重新返回地方担任一府知府,或者是布政司的督察司督察使。

在百官的连番恭贺声中,就基本结束了正旦大朝的朝会,因为谁都清楚现如今的皇帝不喜在朝会上讨论国事。

临近大朝结束时,刘时敏向百官公布了取消正旦午宴的旨意,同时宣导了建国节的几项安排。

看着低声议论的百官,朱由校高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很快,短暂的议论声便停止了,居然没有一人出来发表反对言论。

虚正旦,提升建国节地位,对于百官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只不过原先的项目从正旦调到了正月初四而已,无可无不可的事情,他们也没有必要在大年初一得罪皇帝。

见众人没有反对,朱由校望了一眼刘时敏,刘时敏立马会意地高声唱到:“退朝!”

紧接着,朱由校在众官员的高呼声中退出了皇极门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