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本想取小名喜姐的,但想到万历皇帝的皇后叫王喜姐,也就断了这个想法。
范思蕊在口中轻念了两遍巧姐儿后,笑着看向女儿道:“巧姐儿,父皇给你取的名字,你喜欢吗?”
不知何故,巧姐儿好像是感受到了母亲的呼唤一样,粉嫩的小嘴吧唧了两下,像是在说对这个名字很满意。
看到女儿这个样子,朱由校这个中年男人灵魂的心也被深深地萌化了一般,用手背轻轻碰了一下她的小脸:“巧姐儿,以后可要乖哦~”
在简单说了几句话后,朱由校就让人将巧姐儿抱到了早就准备好的婴儿房,而他自己也和范宽走出了产房,让范思蕊好好地休息。
走出产房后,朱由校转过身朝身后的范宽说道:“今天你就先回去吧,皇后与巧姐儿有女医官与宫女照应,明天上午九点你和你夫人再来看她们吧!”
“是,陛下,臣告退!”范宽躬身行了一礼后,逐步退出了永安宫,在内侍太监的引导下退出了皇宫。
待范宽走后,朱由校一旁的王承恩说道:“让人盯紧点,可千万别出事了!”
“是,皇爷,奴婢知道的!”王承恩低声回道。
“那就好,朕先回去了,有事儿及时来找朕!”
朱由校交代完,便转身朝南边的琼华宫走去,虽然一胎不是皇子,但朱由校也没什么遗憾,反正自己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而且太早有嫡长子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回到琼华宫后,朱由校因初为人父而高兴了许久后,才逐渐将思绪拉回到政务中来,看着伺候一旁的方正化,淡淡地问道:“辽东与宣大,可有什么异常之事?”
“回皇爷,辽东自从处理了王之心后,后方运转尚算正常,没人再敢作妖,宣大那边有孙阁老坐镇,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方正化低声回道。
“最近京城可有四处串联之事?”朱由校继续问道。
“并无明显串联之事发生,倒是对水泥路的修建反响不错!”方正化回道。
看着外面飘散着的雪花,朱由校喃喃自语地说道:“秋季攻势也该收尾了,不知道这个冬天的努尔哈赤与虎墩兔该如何渡过这个寒冬!”
面对朱由校的喃喃自语,方正化选择了侍立一旁默然不做声,知道太多的东西后,选择沉默便是最好的自保之策。
看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雪花,朱由校也没心思处理政务了,而是干脆返回了三楼的私密书房,继续绘制朝阳新城的蓝图。
自从进入十月之后,朱由校一有空便开始了这份额外的政务与爱好。
在他的新城规划中,分成了商业区、住宅区、运动区、仓储与物流区、行政区、工厂区、教育区等,除此之外,还规划了下水道、绿化带、停车点、未来车站、公园广场等等。
未来的朝阳新城虽然定位为商业中心,但朱由校这个深切感受过大城市病的人,自然不会再将朝阳新城建设成密密麻麻的水泥森林,而是一个与自然相和谐的园林新区。
现在的大明地广人稀,根本不需要建造如此密集的城市,也不需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城市化将农民都赶到城市里来,现在大明的生产力还是极度低下,绝大多数人仍然无法离开土地。
若将农民都赶到了城里,这些人将靠什么来维持生存,城市里可很难种出庄稼,而且也没有岗位提供给他们。
而且未来的京城,朱由校绝对不会让其总人口超过两千万,甚至是一千万,维持在五百万左右就非常的合适。
未来京城,承担的更多是行政上的职能,经济职能则会提前放到东南边靠海的天津,而且教育与文化职能也会分担到全国各地,而不是过于集中京城或某一地。
朱由校规划的未来都市圈,除了以京城与天津为核心的京津环渤海都市圈外,还有以郑州、开封、洛阳为中心的中原都市圈。
以武昌、汉阳、岳阳、长沙为核心的湖广都市圈,以襄阳、南阳为核心的南阳盆地都市圈,以凤阳、徐州、海州为核心的淮海都市圈。
以南京、扬州、苏州、杭州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圈,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都市圈与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四川盆地都市圈。
至于为何没有上海这个后世超一线大都市,不好意思,朱由校并没有搞直辖市与优先只发展某一两个大都市的想法,因为前世的朱由校非常痛恨不得不去沿海流浪还被处处排挤的感觉。
他规划的都市圈,基本涵盖了大明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实际上就是沿着京城-郑州-武昌-广州这一条地理、人口与经济的中轴线分布。
按道理,朱由校是要重点发展一下关中地区,但奈何此时的大明正是小寒潮的高峰期,在关中搞都市圈,只会进一步加剧这里的人地矛盾。
除此之外,朱由校记得这里并没有什么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西北历经几千年的过度开发,植被破坏十分严重,水土流失的严重性自然是非常的严峻。
但朱由校也不会忽视关中地区的重要性,未来他可是要想办法收回青藏高原与西域的,自然离不开关中这个大后盾,以及西北民风彪悍的人口。
至于未来的教育与科技中心,朱由校除了不喜欢将很多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京城外,也不喜欢集中于省会这个区域行政中心,而是喜欢类似于英美那种比较纯粹的办学风格,不必将优质教育资源强堆在首都与大都市。
当然,朱由校不想将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京城或布政司首府,并不意味着将它们随意布局在非常偏僻的地方,毕竟大学与科研中心最终是要演化成经济效益的,也还需要靠近都市圈。
也就是说,未来的优质大学与科研机构,会集中在京城、天津、郑州、洛阳、襄阳、武昌、长沙、成都、九江、凤阳、南京、苏州、杭州这些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至于具体会是哪里,现在时间尚早,而且在儒教与官学占据绝对教育统治地位的现在,想太多也没什么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