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结果到七月底才能出。
七月初离开学还有很长时间,许愿就在附中的家教群里找了两份家教。
她高考成绩不错,试听一节课后家长学生都挺满意,就这么定下来了。
两个学生都是准高三生。
一个是文科生补数学,一个是理科生补数理化。
七月下旬,许愿结束下午的家教出了楼门。
翻开手机时看到班群里有同学在刷录取结果,付江江钱前他们也发消息问她。
七月底的空气依旧燥热。
屏幕反光,阳光晃眼,蝉鸣嘶哑。
汗沁在手心里,带着痒意。
她慢慢找了好久按键才终于输对了密码。
摁下按键的一瞬。
页面跳转——
录取院校:东宁师范大学
录取专业:数学系
她的第一志愿!第一专业!
一瞬间,心跳过速,莫大的喜悦占据了她的所有情绪。
许愿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原地蹦了两下。
“啊啊啊!!!”
恰逢过桥,她拎着帆布包冲上桥。
许愿叉着腰看流过桥下的潺潺河水和远处的红霞落日,喜悦激荡在心口,张扬在嘴角。
开心到站在桥上便觉得整个世界的景色都尽收眼底。
于是终于懂了太白诗里的那句话——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刚笑了没两秒。
桥下有人上来,稚气十足的小孩低声问:“妈妈,这个姐姐怎么了?”
“额……”母亲为难了两秒,说,“这个姐姐可能是有什么开心事。”
小孩子奶声奶气地:“哦——”
许愿慢慢放下叉腰的手,规规矩矩地挎上帆布包往下走。
一边走,一边捂脸。
捂了两秒还是忍不住笑出来。
她飞奔着下坡。
过了桥也没停,一路向前跑。
天边的晚霞无比绚烂。
让她忽然想起十几岁时她被老师赶出教室时看到的那片晚霞。
彼时。
她不觉得她会从一而终的喜欢什么。
而现在。
她确信她遇见了会热爱一生的事。
会喜欢一生的人。
-
录取结果陆陆续续出来。
付江江和赵今越去了江城大学,付江江学法,赵今越读金融。
顾毅去了北方一个重本的理工大学读能源化工,钱前和他成绩差不多,但去了南方一所学校学金融。
张喆恰巧够上了国防大学的分数线,但专业没得选,分到了土木工程,诸葛檀去了北榆外国语大学学小语种。
和许愿考到一个地方的是赵星,她分数比许愿略高一些,去了海宁大学学医。
……
高考录取结果出现后。
一个热搜词条爬上了热搜的尾巴,几乎是没多久,这个词条就蹿上了热搜顶端。
#郑青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他们都不看好你,可偏偏你最争气
#郑青云考入江城大学
……
这个名字太独特,以至于许愿几乎是瞬间想到了那抹站在天台顶端的身影。
网络拥有记忆,但很多网友没有记忆。
许多人一头雾水地点进热搜词条,才弄明白了郑青云是谁。
词条下有人用“那个被老师猥亵过的高三生”来表述她,有人用意志坚韧来形容她,有人赞美她,有人怜惜她,有人崇拜她。
她写下遗书,站上高台,离开学校,她曾独自一人走过漫漫长路。
恶意的,善意的,胡乱臆测的。
所有的注解都无法描述她。
录取通知书上写着她学了法,去了全国最好的法学院。
无数媒体蜂拥而至,她只接受了一家官媒的采访。
采访里。
她说,我通过社会舆论和法律武器获得了我想要的正义,可不应该,舆论不应该成为普通人想要获得公平的最有效的途径,社会的焦点无法聚焦到那么多人。
普通人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也应当是法律。
我想学法,如果以后我可以推动哪怕一丁点法律体制条例的完善,可以帮助到别人哪怕一点儿。
那么,那就是我学法的意义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