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紫宸殿的龙涎香混着新丧的檀腥,李隆基独坐九枝烛台前,指尖抚过案上鎏金错银的臂钏——那是武惠妃临终前死死攥着的太平公主旧物。

烛火突然爆出个灯花,映得屏风后转出的身影恍如鬼魅。

\"抬头。\"

杨玉垂首跪在冰凉的青玉砖上,鲛绡披帛下的鳞片随着呼吸翕张。

她刻意将发髻梳成武惠妃惯常的堕马髻,耳后未愈的鳞痕却渗出星点蓝光。

\"倒比寿王成婚那日更肖似太平姑母。\"李隆基突然轻笑,玄色常服领口微敞,露出心口狰狞的旧疤。

那是先天二年诛杀太平余党时留下的箭伤,每逢阴雨便隐隐作痛。

鎏金盏掷地的脆响惊飞檐下守夜的白鹇,杨玉腕间鲛珠链应声而断。

皇帝赤足踩过满地乱滚的珍珠,绣着十二章纹的袜套沾满武惠妃灵前的纸灰,伸手捏住了杨玉的下巴,强迫她抬起头来。

杨玉嗅到他袖口沾染的熏香气息——停灵的惠妃棺椁前香烛未停,帝王身上却是一点气息都没有沾染,可见帝心凉薄。

他竟一次也没有去看过她。

杨玉忽然想起三日前李琩指尖的颤抖,少年亲王为她系上披风时,玉佩穗子缠住了她新生的鳞鳍。

\"陛下容禀......\"

她的尾音染上鲛人特有的空灵回响。

只见皇帝瞳孔骤缩,那是他忆起七岁那年,掖庭老宦官讲述则天皇帝驭鲛人开海路的传说时的神情。

龙纹匕挑开她鲛绡外衫时,武惠妃的孔雀裘正从屏风后滑落。

李隆基的呼吸突然粗重,刀刃沿着杨玉脊背游走,在鳞片与肌肤交界处刻下血痕,

\"当年姑母在太液池宴饮,鲛人舞姬便是这般装扮......\"

\"朕当年就见识过,鲛人蛊惑人心的能力,你少在朕眼前演这种把戏。\"

刀尖突然刺入她腰间软鳞。

剧痛让杨玉尾椎窜出半截鱼尾,蓝血溅上李琩昨日送来的《孝经》。

她瞥见皇帝喉结滚动,那是猎户见到濒死白鹿时的饥渴——三十年前他持弓追猎太平公主亲信时,掖庭墙上也溅着这般色泽的血珠。

\"琩儿倒是孝顺。\"李隆基突然攫住她手腕,将沾血的指尖按在自己心口箭疤,\"连教你说的话都透着股懦弱气。\"

“子不肖父。”

倒是更像李隆基那懦弱无能的父亲——李旦。

\"寿王待你可好?\"皇帝突然发问,玄色袍角扫落案头祭奠用的白菊。

杨玉攥紧袖中李琩塞给她的鲛珠香囊,那是他今晨偷偷系在她腕上的:\"殿下仁厚......\"

\"仁厚?\"李隆基嗤笑着起身,金线绣的龙爪几乎踩到她曳地的鲛绡裙,\"朕像他那般年纪时,已经提着逆党的头颅进献姑母了。\"

他猛地掐住她下巴,迫使她抬头,\"你这双眼倒是比惠妃更像太平姑母。\"

杨玉感觉指甲几乎掐进鳞片缝隙。

三日前李琩为她描眉时,曾低声说过武惠妃总爱把眼尾画得上挑——如今她才明白,那是在模仿某位故人。

掌心伤口被鳞片刮开,他却笑得愈发畅快,\"你这条鱼尾,让朕想起祖母临朝时的九旒冕……真美啊。\"

——都是不该存于世间的绝色。

殿外忽然传来更鼓声,李隆基像是被惊醒般退后半步。杨玉瞥见他袖口露出的半截白绫,正是三日前绞死鄂王时用的那根。

\"更衣。\"皇帝突然击掌,两个老宫女捧着鎏金托盘进来。杨玉看清盘中衣物,浑身血液几乎凝固——那是太平公主旧时的猎装,袖口还沾着发黑的血迹。

李隆基抚摸着衣襟处的箭痕:\"先天二年,姑母就是穿着这件衣服......\"他突然将猎装抛向杨玉,\"穿上它,给朕跳支鲛人舞。\"

杨玉颤抖着指尖触到冰凉的锦缎。李琩教过她长安城最时兴的绿腰舞,却没说如何应付龙椅上这个痴狂的疯子。

当她系上蹀躞带时,听见皇帝在背后呢喃:\"当年若没赐死姑母......\"

夜风卷着纸钱扑进殿内,杨玉在旋转中甩出水袖。

她刻意露出颈间被李琩咬过的红痕——那是今晨少年亲王情急之下想的对策:\"父皇最恨旁人碰他的东西。\"

金器坠地的巨响骤然响起,李隆基赤红着眼掐住她脖子:\"你也配学姑母的神态!\"

他扯开猎装前襟,鳞片剐蹭出的血珠染红了太平公主的旧衣,

\"不过是条南海捞上来的畜生......\"

五更梆子响时,杨玉踉跄出殿。

晨雾中她攥紧袖中染血的《氏族志》残页。

泛黄纸页上\"太平\"二字被朱砂勾画,旁注小楷写着:\"景云二年七月初七,赐白绫于含风殿。\"

而夹层里武惠妃的簪花小楷则书:\"琩儿周岁,着太平公主旧时襁褓。\"

.

杨国忠跪在含元殿的蟠龙柱阴影里,看着皇帝指尖的鲛珠被碾成齑粉。蓝莹莹的粉末落在武惠妃的丧仪章程上,把\"谥号贞顺\"四个字染得妖异。

武惠妃棺椁落葬的纸灰还沾在殿角,混着他刻意熏染的龙涎香,竟透出几分腐甜味。

\"陛下明鉴,鲛人终究是水族。\"他偷眼瞧着李隆基摩挲武惠妃留下的玉梳,

\"前日太医令验过,那杨玉的鳞片遇硫磺便发脆,若强行取血......\"

话未说完,皇帝手中的玉梳突然砸在案头。

\"说下去。\"

杨国忠膝行两步,袖中滑出本《海错图》,

\"不如送去太真观静养,打着为惠妃娘娘祈福的名头。\"

\"臣查遍典籍,鲛人需每月浸海水三日方能保鳞片光泽——陛下可命人修条暗渠,引太液池水入观。\"

.

三日后,太真观多了位戴芙蓉冠的女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