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悉把账本带回家,先去陶旺说的厢房查看了一番,里面果真摆放着许多玻璃和琉璃器,都是成双成对的,做工甚至比铺子里卖的还精美。
闵悉想了想,这些器物估计是按照给宫里做的标准做的。他拿起一个玻璃碗看了看,还好,上面并没有宫造字样,看来琉璃厂的人办事还挺细心的。
虽然玻璃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但这些可不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每一件都是能工巧匠的匠心之作,说是艺术品毫不为过。大明工匠的审美还真没得说。
云霖还让人做了架子和底座,将这些器物一一陈列起来,让它们看起来更精致了。
他正在欣赏这些玻璃器物的时候,云霁回来了,他得知闵悉所在,便推门而入,看见屋子里被无数盏琉璃灯照得亮堂堂的,各种晶莹透剔的琉璃器物在灯光的映射中璀璨夺目,惊讶得一时间失了语。
闵悉听见开门的声音,扭头看去:“七哥,你回来了。你来看看,这是咱们不在的这段时间琉璃厂烧造的琉璃和玻璃。”
“这么多!”云霁走到闵悉身边,还是掩饰不住惊讶之色。
“对。今天我去琉璃铺子看过了,他们居然把左右的铺子都盘了下来,生意火爆得不行。你知道我看到账册的时候有多惊讶么?京城这间铺子一年的毛收入居然快有百万两白银了,还不包括琉璃厂那边的收入。我估摸着应天府琉璃厂的收入不会比京城少多少。这两个琉璃厂一年至少能赚百万两白银。”闵悉说到这里还是觉得夸张。
“竟有如此多!”纵使身为巨贾,云霁听见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他知道琉璃厂赚钱,但没想到能赚那么多,“琉璃厂的规模不足以支撑起那么大的产出吧?”
“我听牛掌柜说,琉璃厂扩大了规模。很多外地客商都来京城采买。”闵悉估摸着镜子和玻璃窗是卖得最火的,这东西只要有一户人家有了,当地哪个有点头脸的人不想都镶嵌上玻璃门窗呢?哪家女眷不想用上纤毫毕现的镜子呢?
铜镜固然锃光瓦亮,但在颜色上就输给了玻璃镜子,而且时间一长,就需要重新打磨,这点就远比不上玻璃镜子。
云霁大致翻看了一下账本,吃惊地说:“这一面镜子竟售价百两银子?”
闵悉探头过来看了一下,耸肩:“这是穿衣镜,尺寸大,背面用银涂层,造价也高。最重要的是,除了咱们,没人懂造玻璃的技术啊。这就是技术垄断的好处,价格随便定。”
云霁含笑看着他:“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奸商?”
闵悉哈哈笑起来:“哈哈哈,这怎么能叫奸商呢?咱们又不坑穷人,穷人谁花几两银子去买一面镜子?谁花几千两银子去装窗玻璃?”
云霁抬手捏捏闵悉的耳垂,笑道:“你说得对,不坑穷人!”
“改天我们去琉璃厂看看吧,我想知道到底扩大到了什么规模。”
“好,等元宵节吧,元宵节会休沐,咱们去琉璃厂看看。”
两人一起欣赏琉璃器,直到陶旺来喊他们吃饭。饭桌上只有他俩,云霖昨日已经去文昌书院了,霸王趴在桌子底下,闵悉和云霁一边吃饭一边扔肉喂它。
闵悉想起一件事:“等吃了饭,咱们把给亲戚朋友们的礼物都理一理吧,明天让人送去。顺便约个时间,在云祥酒楼设宴,请他们吃个饭。你们户部现在还忙吗?”
“还好,刚过了年,户部每年也就是这个时间比较清闲一点,我能抽出时间。”
于是两人吃了饭,一起把送给亲朋的礼物都整理好,又写好请柬,吩咐给管家,让他明日挨个送到那些朋友的府上。
唯独把给费尔南多男爵的礼物留下了,闵悉要亲自送过去,他们回来后一直在忙,还没去拜访过男爵一家,虽然听云霖说男爵一家适应得很好,但毕竟人家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来到大明投奔他们,他们这做朋友的理应表示重视。
第二天,闵悉去衙门点了卯,确定衙门无事,便准备离开,去拜访男爵。
刚出鸿胪寺大门,就看到一顶轿子停在门口,姚公公正掀开轿帘从里面出来,跟闵悉打了个照面,对方见到闵悉:“闵大人,您这是要去哪儿?”
“姚公公!许久未见,您身体可还安健?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闵悉忙跟姚公公行礼。
姚公公笑道:“托您的福,还不错。陛下着我来给闵大人颁发圣旨,恭喜闵大人又升官了。”
闵悉一下子愣住了,他还能升到什么官职去,鸿胪寺比他官职高的也就是鸿胪寺卿和少卿了,也没听说他俩要升迁啊。
姚公公见他发愣,便提醒:“闵大人,咱们先进去再说吧。”
“对、对、对!里边请!”闵悉这才回过神来,把天使们迎进府衙之中,衙门中尚未离开的官员也都得到了消息,赶紧都过来迎接天使们。
鸿胪寺卿和少卿心里也在猜测,闵悉要升迁,到底会升到哪个衙门去,他俩没接到调令,就意味着闵悉不是升迁到鸿胪寺,而是别的部门。
闵悉这会儿心理上还没适应过来,或者说是根本就不是他所期待的,他就想在鸿胪寺这个清水衙门混日子,根本就没想升官的事,皇帝这是不想让他清闲么?
姚公公拿出圣旨宣读皇帝的旨意,圣旨上把闵悉好一顿夸,说他出使南洋立了大功,能力卓着,朝廷要对他进行嘉奖,除了鸿胪寺的左寺丞之外,还让他兼任都察院的监察御史。
闵悉听到这个监察御史,差点就裂开了,他觉得这应该是张居正的手笔,让他去做御史,以后专门监督皇帝。可他并不想做这个御史啊。监察御史是正七品,专门替皇帝巡视地方、考察官员的,也叫做巡按御史。
闵悉听完之后半晌都没动静,姚公公说:“闵大人,愣着干啥,接旨啊。”
闵悉只得上来接过圣旨,他不太确定地说:“姚公公,那我以后去哪个衙门上衙?”
姚公公说:“闵大人您这监察御史跟其他监察御史有所不同,您负责监督京城官员,而且陛下还特意命你上朝。”
这个上朝,指的是早朝。万历亲政初期还是很勤政的,三天一次早朝,也就是说,闵悉每三天都需要四更起,去宫里上朝。闵悉觉得天都要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