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之上,李靖还在为失利而感到沮丧,一名俊秀的和尚走近了祂的住所。
李靖感知到祂,即刻上前迎接:
“李靖见过迦叶尊者,今日拜访,不知所为何事?”
“阿弥陀佛!李天王可曾外传‘掌中佛国’?”
与阿难齐名,同为如来弟子的迦叶尊者并未遮掩,直接问道。
李靖一滞,低声承认。
“佛祖懿旨:
‘李靖授掌中佛国于外人,甚至与人有碍,以资外敌,又私相授受,罪加一等!
补足十倍兑换额度,以儆效尤!’
李天王,贫僧劝你勿要再做这等不智之事。”
摩诃迦叶摇了摇头,告诫一番便飘然离去,只余李靖一人在原地露出黑脸。
对于他一名大罗来说,兑换一道神通并不算什么,十倍价值都是其次,可以轻松承担,但这种敲打却令李靖难受。
让它再次认识到了自己“没用了”,祂很长时间内都需躲避在灵山之中,因此如来才来的敲打祂,让祂不要再做些无用功。
掌中佛国是佛门流传最广,其他势力亦有类似的神通,李靖才没有放在心上,以此做为赌约。
但佛门还是对李靖不满,护法天王、护法金刚在佛门没有很高地位。
佛陀们做得,菩萨们做得,却不是你等做得的。
李靖只能将怒意再度寄托在莫问仙身上,不可用佛门之物,祂一介大罗还不可对付一个小修?
……
离开五指山,莫问仙继续朝着西游之路前行。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有些地方荒废了,亦有些地方变得兴盛。
车迟国没有、乌鸡国没了,白骨领也不见了……
观音禅院更加兴旺,高老庄成了名门望族,流沙河还是一如曾经的汹涌澎湃。
莫问仙一路西行,感受着曾经的变化,消化着之前所得,因此表现得有些沉寂。
李靖这才舒了口气,对问贤和尚感慨:
“你的提议不错,好在自爆对他有所损害,能耽搁一些修行进度,虽没有对他有大的影响,但终究是损害了他,那便不错,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李靖还真有些无所事事。
莫问仙虽不怎么赶路,但终究脚力远胜当时的唐僧,很快便走过许多西行之地,不过三人都不识具体路径,便肆意而行,所到地域随机。
几人此刻来到了狮驼岭,来到曾经的“骷髅成山,人肉为食”的奇境。
离开了青狮、白象、大鹏三妖,此刻无数年过去,此地也恢复成了普通妖境,虽有妖族,再不复当年之可怖!
“南瞻部州到底还是人族领地,有妖魔也到底有数,但西牛贺州就大不相同,若非当年三大妖魔威,使得神州人族势力不可相抗,而碍于西游之劫,不使其圆满,其他势力亦不能干涉,也不可能出现当初的境况。”
张玉琴也解释道。
莫问仙点头,但内心亦是知晓,洪荒先天神圣们主宰时期,终究与人族主宰时期大不一样。
或许在先天神圣眼中,妖吃人与人吃妖并无多少差异,狮驼岭残酷,与人类养殖场、屠宰场并无多少不同。
区别可能就是一者干净一些,一者肮脏一些。
问贤和尚又插话说道:
“溟渊施主已经恢复了许多,这些地域虽消逝,但西牛贺州中还有其他留存之地,不如入其一观?”
莫问仙轻笑道:
“贫道不修佛道,入其不过兴趣,不入也可,强求有何意义?”
“贫僧观施主对西游之所有着兴趣,但如今所见这些西游古地都已经不复当年韵味,贫僧知晓几处还有神妙之地,便推荐而已。”
“哦?和尚不妨直说,虽然贫道与佛门无缘,但也不至于去也去不得。
不过你既然开口,恐怕有所谋划,你不说清楚,我也不愿进去!”
“施主误会了,贫僧只是觉得其中或有变数,想让施主前去一观!
前方还有四处曾经的古迹还兴盛。
一为女儿国,二为万寿山,三为地涌洞,四为小雷音寺。
施主可愿前去一观?”
这几处地域莫问仙也都知晓,这和尚有何谋划?
张玉琴为莫问仙介绍一番几地近况:
“女儿国不必多说,乃一处皆女子存在的国家,据说与玄门某位大能有关,在西游结束后,没有量劫气息,便复归原样!”
“万寿山乃地仙之祖地,自然神圣非凡,乃诸多玄荒修士必去之地,与溟渊道友应该无碍。”
“西游之役后,黄眉大王便常常溜出灵山,在小灵山行当年之事,只不过弥勒佛对于黄眉大王十分纵容,不惹出大事,并不会多加干涉!
其中或有问题。”
“而地涌夫人当年也无大错,被李天王收走后很快便无了罪行,自行行动,也很少有消息传出。
但这和尚说地涌洞又恢复原样,那么可能地涌夫人就回归此处,此地亦可能存在问题。”
莫问仙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问贤和尚必有谋划,但万寿山总归不会出现问题。
“还请公主带我前往万寿山!”
……
曾经佛门未曾兴旺之时,佛门还是西方教时候,万寿山便是东西方之分界线,可惜如今佛门势大,不管其深层次原因为何,但此刻的现实就是如此,万寿山亦是沉寂了许多。
若无要事,便不于洪荒显现。
此刻有玄荒修士前来,此刻万寿山门才开。
运颉仙开创玄荒之后,地仙道已经扩展无数条不同道路,此刻与万寿山上的地仙之道已经大相径庭。
但双方还是有着一股亲近之感。
踏上地仙祖地,莫问仙心中还是有些波动的,他原本打算最后再来到此祖地,但之后情况有异,便还是先入此地一探。
山是神山,仙灵气息浓郁,各类奇花异草密布,莫问仙对于花卉一道并不熟悉,若是元诗诗、小彤,或许可以从布局、花种中看出此地如何不凡,但他大致感觉只有不凡、神妙,气息通畅、连接极妙之感。
踏入以蓝色为主调的山门之中,莫问仙感受到了一股道门无为之气、又有阴阳相生之理。
虽不是三清一脉,但镇元子大仙亦是紫霄三千客,玄门道家人。
一名俊美的青年道人从中走出,端倪莫问仙两眼,笑道:
“可是溟渊道友?贫道清风道人。”
当初运颉仙见到清风之时,他方才得西游之运,成就真仙,开创洞天,此刻就已经晋升金仙。
莫问仙作揖答道:
“原来是清风道主,晚辈正是溟渊道人!”
清风一笑:
“无需多礼!
师尊遣我与明月来此接待众玄荒同道,便是因为你等或许对我两熟悉一些,少些拘谨!
或许你等不知,当年运颉师兄前往玄荒之时,除了师尊,最后见得人就是我两。
如今看得你等已经繁盛至此,我亦是十分感慨!
贫道资质浅薄,得老师之助方才堪堪踏入金仙,没想到玄荒已有复数大罗,又在如此紧要之地,或许我地仙一道真能有混元诞生!”
莫问仙眼中神光滟滟:
“大世降临,未来如何,犹未可知!”
清风点了点头,祂也只是抒发感怀,也未曾想过面前这人会登临混元,感慨几句,便说起正事:
“玄荒来客自当招待,但老师赐下人参果有数,因此五位金仙自有一枚,另外的,每十名真仙,争得一枚!
道友正是第十人!且随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