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士并未与张彬争论,
因为他决心将一生奉献给球状闪电研究,研究生期间的研究题目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至于他研究球状闪电的动机和童年的故事,陈博士没有透露给张彬,
他认为张彬不值得知道。
陈博士甚至认为,正是大学里像张彬这样的人太多,才导致人类科研进展缓慢。如果这样的人少一些,人类的科研或许早已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
观众们对这段剧情深有感触:
【这真是太真实了!】
他们批评大学里的一些老师只会重复使用几十年不变的ppt,每年只是更新一下日期。
有人提到自己的专业课老师甚至连ppt上的时间都懒得修改,打开时发现还是2002年的。
他们感叹教材内容过时,老师传授的知识也落后于时代。
观众们真诚希望大学里能少一些这样的老师,多一些真正能够传授知识的老师。
…………
此时,
国内主持这次比赛解说的撒贝柠,看到这段剧情时也苦笑了一下。
意识到这已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普遍问题,即使在她当年的学校也有这样的老师。
…………
AI成像依旧在继续:
————
两年后,陈博士的研究生学业顺利而平淡地结束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陈博士从张彬那里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张彬的技术严谨性、精湛的实验技巧以及深厚的工程背景,都为陈博士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些知识与他对球状闪电之谜的探索相比,仍显不足。
因此,陈博士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他的导师高波,拥有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声誉卓着。
高波与张彬截然不同,他思维活跃,充满活力。
当陈博士提出以“球状闪电”为研究课题时,高波欣然同意。
这反倒让陈博士感到些许担忧,
因为这项研究需要大型雷电模拟装置,而国内仅有一套,显然不会轮到他使用。
但高波却轻描淡写地说:“你需要的只是一支铅笔和一张纸。”
他鼓励陈博士构建一个关于球状闪电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在理论上应具有独创性,在数学上要完美无瑕,在计算机上要能运行自如。
高波将这比作创作一个理论艺术品。
陈博士表达了他的顾虑:“一个完全脱离实验的研究,在我们这里能被接受吗?”
高波坚定地回应:
“黑洞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天体物理学界已经将其理论发展到了何种程度?有多少人依赖它为生?球状闪电至少是真实存在的!”
他甚至承诺,如果论文不通过,他将辞职,与陈博士一同离开这所大学。
…………
看到这段剧情,
观众们对此反应热烈,纷纷表示高波是一位出色的导师,而张彬相比之下则显得不够称职。
…………
【正文】
在开学前的暑假,陈博士计划回乡探望一直支持他的老邻居们。
当他乘坐的火车经过泰安站时,他心中涌起一股冲动,想起了泰山玉皇顶的一次球状闪电目击记录。
于是,他在泰安站下车,前往泰山。
当他抵达泰山玉皇顶气象站时,他遇到了师兄赵雨。
赵雨现在是泰山气象站的副站长,在他的帮助下,陈博士得以继续他的研究。
他们寻访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老王,
他曾亲眼目睹过球状闪电。
老王回忆道:“你们说的是滚地雷吧?我在泰山工作了四十年,见过好几次了。”
陈博士追问:“您还记得1963年的那次事件吗?”
老王点头:“那次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有人受伤了。”
他继续讲述:“那天暴雨倾盆,我在屋内工作,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叫,说有人被雷击中了。”
“当时有四个人在这里进行科研观测,其中一人不幸被雷击中。”
“我冒着大雨将他拖进屋内,他的腿上冒着烟,雨水浇上去还发出吱吱声。”
“就在那时,滚地雷进入了房间。”
“它在屋内飘来飘去,我吓得说不出话来。”
“那些科研人员倒是很镇定,让我们不要碰那个东西。”
“那东西在屋内转了几圈后,钻进了厨房的烟囱里,随后就在里面爆炸了,墙壁都被炸裂了。”
陈博士又问:“那四位观测人员是从哪里来的?”
老王摇头:“我不清楚。我只记得那个受伤的人,他当时好像还是个大学生。”
“尽管伤得很重,但他的精神状态很好,躺在医务室里还在看书。”
“我们去探望他时,他兴奋地告诉我们,他有了新的人生目标,要一辈子研究滚地雷,甚至要制造出来。”
陈博士好奇地问:“您还记得他的名字吗?”
老王点头:“当然记得,他叫张彬。”
听到这个名字,陈博士和赵雨都愣住了,心中充满了震撼。
…………
观众们也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张彬年轻时也和陈博士一样,将研究球状闪电作为一生的追求?】
【他后来怎么变成这样了?】
【张彬经历了什么?从一个充满抱负的少年变成了现在这样。】
【他是不是在研究球状闪电时遭遇了什么?才会在陈博士提出研究时,张彬表现出那种态度。】
评委席上,诺兰沉思道:“张彬,似乎隐藏了某些事情。”
“看来这个角色,并非只是个简单的‘过路人。”
“张彬,他的存在不容忽视。”
裴离在写完那段后,心中不禁感慨,
张彬,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然而,一想到即将要描绘球状闪电的核心人物——“林云”,
裴离便重新振作起来,迅速地继续他的创作。
————
陈博士对命运的曲折感到惊叹:“张彬,那个固执的,乏味的,坚决反对我研究球状闪电的人……
“难道他是我自己的另一面?”
带着疑惑,陈博士在玉皇顶的走廊中徘徊,
心中不断思索:究竟是什么让张彬变成了现在的模样?他下山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走着走着,陈博士在雨幕中看到了一个优雅的身影。
她留着短发,站在走廊外侧。
在狂暴的暴雨中肃立,仰望着天空中划过的闪电,宛如一幅动人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