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小鱼儿满月宴那日,列国皆遣使而至。
各国使臣远道而来,又是为了念念生的公主,她理应亲自款待致谢。
南景使臣送贺礼入昭的消息,元睿三日前便告知于她了。
她也已早早备下回礼。
可当她来到宴客厅外时,元睿却拦住了我。
他告诉念念,南景煜王竟也随使臣前来,如今已坐于殿内。
她忽觉心头异常的沉闷,快不能呼吸。
元睿见她身体不适,忙叫人扶她回了宫中。
宫宴散后,南景煜王叫人往她宫中送了拜帖。
元睿问她要不要见,能看出他眼里的担忧。
她答,好歹也是南景送来和亲之人,不让故国使臣进门,大抵是说不过去的。
她叫人请了他入宫,好茶伺候着,自己则躲在园子里修剪花木。
那日他等了五个时辰,直到夜幕降临,才徐徐出了宫门。
她猜不出他那时心情如何,只是,她在入夜后,默默地哭湿了枕头。
那年,她与他成亲时,亲口许下的誓言,若有一日,他厌了她,她必走的远远的,与他此生不复相见。
当时觉得一生是多么漫长啊,如今扳着指头数数,留给她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她那时为了给元睿寻求解药,没日没夜的配药。
她还瞒着所有人试药,不知吃了多少有毒性的草药入肚。
以至于她身体慢慢不太好了,常常莫名觉得累。
眼神也不如从前明亮,看东西似蒙了一层雾。
小鱼儿慢慢大了,会跟着村里的孩子们到处玩了。
有一次她回来说,后山住了一位叔叔。
帮她赶走欺负她的孩童,还给她吃了好吃的糕点。
念念忙叫了童越赶去后山,寻了一遍,却不见一人。
只在猎户搭建的茅屋里察觉出几分有人住过的痕迹。
留在杯子里的茶,握上去还带着余温。
霖儿和陆灏把陆家的丝绸生意又做了起来。
霖儿说,陆家的根在苏州,旁的地方再好,他也不去。
没两年,陆家丝绸行在苏州的招牌又立了起来。
遵照祖制,他们把每年的盈利拿出一部分赈济贫苦百姓。
老百姓都夸他们是个大善人。
日日复月月,朝夕相处,觅樱对童越生了情意。
童越虽日日摆出一副冷脸,却会在无人处悄悄望着觅樱笑。
念念看出两人的心思,试探过童越。
他却说自己受了先皇之托,此生并无娶妻的打算。
觅樱夜里暗自难过了多少回。
念念的近来眼睛愈发不清明了,为人瞧病很是吃力。
时常也没有胃口,入口的东西越来越少。
好在有件喜事将近,她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小白和小莲的婚期到了,两个人打打闹闹终于要成家了。
婚礼那日,念念帮着操持,忙出忙进的,没顾得上小鱼儿。
小鱼儿跟着伙伴们玩闹着,又不见了人影。
待念念发动了大伙儿外出找小鱼儿时,她却提着一个包袱回来了。
里面除了各种新奇玩意儿,还有一柄成色上好的玉如意。
她说又是从前见过那位叔叔给的,那柄如意是他给小白叔叔的新婚贺礼。
到底是什么人,她叫了人满村子后山的找,仍是没寻到半点影踪。
即使他不露面,她也知道是谁。
她的行踪已泄露,江夏是不能再待了。
哥哥一家已经回苏州老宅了,几次来信叫他们回去。
也该回苏州看看了,她简单收拾了一下,带着他们回了苏州。
霖儿知她不爱热闹,在城郊青岩山下的桃林旁,新建了一所宅院。
前院作为医馆,后院作为住房。
哥哥取名——闻山居。
一家人也算安定了下来。
大舅舅,小舅舅,堂舅舅,一下子多了这么多舅舅,小鱼儿最开心了。
近来身体愈发沉重,她觉得这副躯壳越来越由不得自己了。
医馆只得交给觅樱打理,一般的头疼脑热,念念都教会了她。
趁着还能看见,得了空,念念便悄悄溜出去,一走便是月余。
到她从未到过的地方,看她从未看过的景色。
苍山巍峨,绿树擎天。
巨浪翻涌,潮起潮落。
青石小巷,人间烟火。
回来后,挑灯把自己这一路的见闻写下来。
曾经,有个人与她相约,执手游遍南景的大好河山。
看来,只她一人守了诺言。
又过了几年,年仅十一岁的景帝亲政。
都传,景帝年岁不大,却博学多才,谦逊有礼,体恤臣下,勤政爱民。
他是煜王一手养大的,像极了煜王。
小鱼儿七岁生辰要到了,女孩七岁称“髫年”,是个重要的日子。
念念在林州游历时,便收到霖儿的书信。
信上再三叮嘱及时归乡,莫要误了小鱼儿的生辰。
霖儿如今是陆家的一家之主了,说话越来越老气横秋。
她时常在他的信中能捕捉到爹爹的语气痕迹。
爹爹的幼子如今也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若能看到,定会欣慰。
霖儿除了将陆家的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还把小鱼儿照顾的妥妥帖帖。
她时常外出游历,霖儿忙碌之余,日日还要到闻山居陪小鱼儿玩耍。
做舅舅的倒是比她这个亲娘更像亲娘了。
许多年过去了,童越仍遵着元睿的令,去到哪里都要跟着。
害得觅樱更加感伤了,她常常向念念投来幽怨的眼神。
半是嫉妒半是忧伤。
这傻丫头定是胡思乱想了。
因着童越惹觅樱心伤,念念生气叫他不要跟着,他不敢近身,只远远的尾着。
念念是夜里回到闻山居的,觅樱陪着小鱼儿睡下了。
她不便打扰,悄悄回自己房中,实在太困了,躺在床上便睡着了。
还是自己的床舒服,不觉又睡到了日头高高。
小鱼儿见娘亲回来自然高兴,觅樱也高兴。
霖儿一早派人来,说请了聚香楼的厨子在老宅办宴席,给小鱼儿庆生,叫闻山居的人,务必全员出席。
瞧瞧,舅舅如此顶用,她这个为娘的,可不就只管带张嘴去了。
哥哥在山塘后街办了一所书院,如今他们一家人都住在书院的后宅。
老宅如今只有霖儿住着。
她许久未到老宅,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还是从前的样子。
不免想起幼时的人和事,有些伤感。
她一手牵着小鱼儿,一手从袖口掏出丝帕,揩去眼角的湿润。
来到正堂,远远瞧见有客,哥哥和霖儿都坐在一旁接待着。
怪不得霖儿不到门口迎接。
小鱼儿看见舅舅,撒开她的手往正堂跑去。
小孩子果然就是,谁对她好就更喜欢谁。
“小舅舅,小舅舅。”
“大舅舅。”
“堂舅舅。”
没想到堂兄也回来了,听说他到冀州谈生意了,回来的真及时。
“小鱼儿,快过来,有金陵来的客人,他正要见见你。”霖儿迎出门。
她闻声下意识的往里面细细瞧了瞧,那人正转头过来。
竟是钱子京。
她不知为何会有些失落。
钱子京瞧见了她,忙起身,往门口走来。
她对着他行了个礼,他亦回个礼。
他如今不仅官居文华殿大学士,还是帝师,身份尊贵。
“念念。”女子的声音传来。
她回头,正是瑶儿。
瑶儿正领着孩儿们过来,怀里抱着一个,手里牵着一个,身后还跟着两个大的。
想来,他们两夫妻定是恩爱非常啊。
瑶儿一点都没变,倒是她额间已经生了几根白发。
不曾想,与瑶儿再见时,已有七年之遥。
她对着瑶儿欣慰一笑。
瑶儿也笑。
眼睛里似乎含了泪。
席面温馨又热闹,念念却希望这顿饭能吃的久一些。
很久后,她才知道,她不是不爱热闹,只是不爱与自己无关的热闹。
午后,念念带着瑶儿和孩子们回她的闻山居。
桃花开的正盛,孩子们在桃林里追逐打闹,真像她们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