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转头看向林晓诗,她的脸颊微微泛红,嘴角还挂着未干的油渍,那双明亮的眼睛此刻却显得有些迷离。我忍不住打趣道:“晓诗,你看你,吃得像头小猪一样,肚子都圆滚滚的了。”她听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反驳道:“那你呢?我看你也吃得不少啊,简直就像一头大肥猪!”

我们两人就这样互相调侃着,虽然步履艰难,但心中却充满了欢乐。我们搀扶着彼此,一步步向酒店的方向走去。街灯下,我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仿佛也在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惬意时光。

“你知道吗?我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和你一起吃到撑得走不动路。”我笑着对林晓诗说。她听后,也笑了起来:“是啊,我也没想到。但这种感觉真的很不错,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美食一起消失了。”

我们就这样聊着、笑着,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酒店门口。我轻轻推开门,一股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也在欢迎我们这对“吃货”归来。

蜀州市,这座坐落在华夏西南腹地的城市,近些年来的发展犹如春笋般迅猛。虽然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不断创新的发展策略,它已逐渐崭露头角,接近了五年前东海市的发展水平。这样的成就,对于蜀州市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奇迹。

蜀州市的蜕变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官方的大力扶持和市民的辛勤努力功不可没。如今的蜀州市,高楼大厦林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着提高。

回到酒店,一天的奔波让林晓诗显得有些疲惫。她坐在床边,轻轻揉了揉太阳穴,脸上露出了一丝倦意。我则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我的老家距离蜀州市虽然只有两百多公里的路程,但每次回家都让我感到既期待又忐忑。

我的老家是一个位于山区的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虽然交通不便,但那里有我深爱的父母和亲人。每次回家,我都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切和温暖。而这次回家,我更是带着一份特殊的使命——我要带着林晓诗一起回去。

还有一件事,就是去祭拜小兰,提起小兰我的心里还是有痛楚的,毕竟小兰的死跟我有直接的关系,我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小兰的父母,不过到了现在也只能够走一步算一步了。

小兰的老家位于西南省的另外一个地市,距离蜀州市也有两百多公里的路程。我们计划先回我的老家见见父母,然后再一起前往小兰的老家。

第二天早上八点,我们准时起床,然后洗漱一番后,准备下楼先吃个早餐,然后再去高铁站,毕竟这里离高铁站很近,走路也就几分钟。

到了楼下以后,我们找到一家早餐店,我看到了我最喜欢吃的豆花饭。

做豆花饭,这不仅仅是一道简单的家常菜肴,更是一道承载着传统和文化的味蕾盛宴。它起源于西南省。

制作豆花饭,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食材。主要材料包括黄豆、大米、肉类(如猪肉、牛肉等)、蔬菜(如豌豆尖、豆芽等)以及调料(如酱油、盐、葱、姜、蒜、辣椒等)。黄豆要选择颗粒饱满、色泽黄亮的优质品种,大米则要选用口感软糯、香气浓郁的优质大米。肉类和蔬菜可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选择。

浸泡黄豆:将选好的黄豆清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通常为6-8小时,这样可以使黄豆充分吸水膨胀,便于后续的磨浆和煮制。

磨浆:将浸泡好的黄豆捞出,放入石磨或豆浆机中进行磨浆。磨浆时要适量添加清水,边磨边加,直至将黄豆磨成细腻的豆浆。

煮豆浆:将磨好的豆浆倒入锅中,用中小火慢慢加热。在煮豆浆的过程中,要不停地搅拌,防止豆浆糊底。当豆浆煮沸后,继续煮5分钟左右,使其充分熟透。

点豆花:将煮好的豆浆倒入大盆中,稍微晾凉。然后,用勺子将石膏粉或卤水(一种点豆花的专用凝固剂)均匀地撒在豆浆表面。稍等片刻,豆浆就会逐渐凝固成块状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豆花。

切块:待豆花完全凝固后,用刀将其切成小块。切块时要注意保持豆花的完整性和形状美观。

淘米: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使大米充分吸水膨胀,煮出的米饭更加软糯可口。

煮饭:将浸泡好的大米倒入电饭煲或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水量要根据大米的品种和电饭煲的性能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水的量要比大米高出一个指节左右。然后,按下煮饭键或开始煮制。

焖饭:当电饭煲或锅中的米饭煮至七八成熟时,要关掉电源或炉火,让米饭在锅中焖一会儿。这样可以使米饭更加软糯、香气四溢。

准备配菜:将选好的肉类和蔬菜清洗干净,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片状。肉类要提前腌制一下,加入适量的盐、料酒、生抽等调料,拌匀后腌制10分钟左右。

炒制肉类:将腌制好的肉类放入锅中,用中小火慢慢炒制。炒制时要不停地翻动,防止肉类粘锅或炒糊。当肉类炒至七八成熟时,盛出备用。

炒制蔬菜:将切好的蔬菜放入锅中,用大火快速翻炒。炒制时要注意火候和时间控制,避免蔬菜炒得过熟或失去原有的口感和色泽。当蔬菜炒至断生时,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盛饭:将煮好的米饭盛入碗中或盘中,用勺子轻轻压实。这样可以使米饭更加紧实、不易松散。

摆放豆花:将切好的豆花均匀地摆放在米饭上。豆花的数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

浇头:将炒好的肉类和蔬菜浇在豆花和米饭上。浇头时要均匀、适量地浇在米饭和豆花上,使其充分融合。

调味: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加入适量的酱油、辣椒油等调料进行调味。这样可以使豆花饭更加美味可口、风味独特。

一碗软嫩的豆花饭,一份肥肠牛肉蒸笼,一碗豆浆,这早餐吃起来相当的舒适。

身为从小在京都长大的林晓诗,对豆花这种地方特色麻辣美食,几乎有种痴迷的状态,她实在是太喜欢吃蜀州的美食了。

吃完了早餐,我们拉着行李箱来到了高铁站。

高铁站内人头攒动,人们拖着行李,急匆匆地赶往各自的列车。我们也提着行李,跟着人流来到了候车室。不久后,高铁缓缓驶入站台,我们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列车飞驰在铁轨上,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我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我已经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了。但无论走到哪里,我始终觉得自己的根在这里,这里是我永远的牵挂。

一个小时后,伴随着列车的轰鸣声,它准时抵达了老家县城的站台。我和林晓诗各自提着沉重的行李,缓缓地下了车。当双脚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时,一股亲切的感觉涌上心头。我们不约而同地深吸一口气,那是家乡独有的气息,比城市里的空气更为清新,仿佛能够洗去旅途的疲惫和心灵的尘埃。

站台上人头攒动,人们行色匆匆,但我却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宁静与安心。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或许是因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吧。我们穿过人群,来到出租车等候区,很快就坐上了一辆开往汽车站的出租车。

车子平稳地行驶着,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我和林晓诗静静地坐在后座,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县城的新面貌,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道也变得更加宽敞整洁。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叹家乡的发展之快,同时也为它的繁荣感到骄傲。

没过多久,出租车到达了汽车站。我们下了车,走进候车大厅,买好了前往镇子上的大巴车票。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大巴车很快就驶入了站台。我们拎起行李,登上了这辆回家的班车。座位宽敞舒适,我们把行李放好,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感受着车子的晃动,思绪渐渐飘远……

在一辆宽敞明亮的大巴车上,我偶然间碰到了几位来自山村的老乡们。尽管对这些面庞感到熟悉,但我却难以准确地呼出他们的姓名或辈分来。然而,他们显然都认识我,并以满腔热忱向我打招呼,询问着我近来的生活状况。毕竟,作为这个宁静小山村里首位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我在家乡也算得上小有名气。

我们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故乡的变迁以及未来的发展,彼此之间的话题默契十足且引人入胜。此时正值秋季,车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接连不断地闯入我的视线。那片广袤无垠的金色海洋,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家乡最美丽的装饰,也是我心中永远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

一个小时后,大巴车如同一个疲倦的旅者,缓缓地停靠在镇子的中心。车门打开,一股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迎面扑来,我和林晓诗提着沉重的行李,步履坚定地下了车。眼前的景象,那一条条熟悉的街道,一幢幢古朴的房屋,宛如一幅幅温暖的画卷在我眼前缓缓展开,勾起了心中难以言喻的亲切感。

这个镇子,曾是我童年的乐园,是我成长的摇篮。这里的每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我的回忆。街道两旁的树木,已经长得枝繁叶茂,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而那些曾经熟悉的店铺,有的已经换了主人,有的却依旧保持着旧时的模样,让人不禁感叹时光荏苒。

我站在路边,环顾四周,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们决定打一辆摩的,一同踏上回家的路。

摩的司机是一位中年大叔,他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然后载着我们飞驰在乡间的小路上。乡间小路上风景如画,金黄的稻田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我望着这些熟悉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这片土地,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承载了我无数的梦想和回忆。

林晓诗坐在我身后,她第一次坐摩的,对这种新鲜的交通工具充满了好奇。她不停地左瞅瞅右看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指着路边的风景,兴奋地向我描述着她的感受。

摩的飞驰着,很快便到达了我家的村口。我付了车费,然后拉起行李箱,带着林晓诗朝着家的方向走去。然而,当我们走到家门口时,却发现大门紧闭,还上了锁。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疑惑,难道家里没人吗?我四处张望,却连一个人影都没看到。

突然间,我想起之前父母来医院看望我时曾提到过拆迁的事情。难道是因为拆迁,大家都已经搬离了吗?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我拉着林晓诗,转身朝着邻居家走去,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线索。

然而,当我们到达邻居家门口时,同样的情景再次出现——房屋门上也挂着一把锁。整个村子里都空无一人,仿佛变成了一座空城。我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小山村,如今却变得如此寂静荒凉。

我们沿着来时的路缓缓往回走,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这个小镇,这个山村,曾经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如今它们却即将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希望这片土地能够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永远的回忆和怀念。

不知走了多久,我们终于来到了村口。就在这时,我远远地瞥见一位年纪颇大的阿婆。她正弯着腰,在田地里忙碌着。我心中一喜,急忙走上前去,向阿婆打听情况。阿婆停下手中的活儿,抬头看着我,眼中透露出一丝和善与慈祥。

荒村的离别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村口那条蜿蜒的小路上,斑驳的光影交织成一幅寂寥的画卷。我站在村口,望着这座我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惆怅。阿婆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割破了我心中对往昔的留恋,也揭示了这个村庄即将面临的命运。

阿婆是村里最后一位留守的老人,她告诉我,一个月前,村子里的人就开始陆续搬走了。他们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却也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离开。有的为了孩子的教育,有的为了生活的便利,还有的则是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而阿婆自己,因为舍不得那片她辛勤耕耘的田地,决定暂时留下来,等庄稼收割完后再离开。

我站在那里,仿佛能听到往昔的欢声笑语在耳边回荡,那些熟悉的身影在眼前浮现。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我仿佛能感受到这座村庄的呼吸在逐渐减弱,它的生命力在慢慢流逝。

我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惋惜。这个我曾经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如今却变得如此陌生。我不知道它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许会成为一片废墟,也许会被新的建筑所覆盖。但无论如何,它都将失去那份独特的韵味和记忆。

正当我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时,林晓诗轻轻地拉了拉我的衣袖。她似乎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脸上带着一丝忧郁。我们相视无言,彼此都明白对方心中的感受。

然而,现实却不容我们过多地沉浸在悲伤之中。我们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离开这个即将成为荒村的地方?我们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也没有人可以联系到。这一刻,我真恨不得给自己狠狠地来两个大嘴巴子!要是我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在县城时就该租辆车回来,那肯定会方便许多啊!

就在我们束手无策、准备给父母打电话求助之际,突然间,我留意到之前送我们过来的那位摩的师傅竟然又开着摩托车折返回来了。他停在我们面前,脸上带着一丝歉意和关切:“哎哟小伙子!你看看我,我给忘了你们村子都搬迁了,搬到镇上了!那你们回到这里肯定找不到人啊!快上车吧,我免费送你们到镇子!”

我微微一愣,随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位摩的师傅虽然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但他的善良和热心却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我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从衣服口袋里面拿出在火车站小卖部买的香烟,从里面抽出一根递给他。他嘿嘿一笑,接过香烟夹在了耳朵上,然后示意我们上车。

坐在摩托车上,我感受着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心中却异常平静。我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变迁,这段经历都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车子在蜿蜒的小路上行驶着,我望着渐行渐远的村庄,心中充满了感慨。这座曾经给予我无数美好回忆的村庄即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我也将踏上新的征程。但我相信,无论未来走到哪里,我都会牢记这里的一切,因为这里是我永远的根。

车子在镇子的边缘停了下来,我们向摩的师傅道了谢。他摆了摆手表示不用在意这些小事,然后骑着摩托车消失在了我们的视线中。

现在到了镇上,我原本以为能够直接找到父母的新居,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面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我只能四处张望,希望能从镇上的人口中打听到一些线索。

镇上的街道虽然不如城市繁华,但也有着它独特的韵味。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我穿梭在人群中,不断向过往的行人询问,希望能够找到一丝关于父母去向的线索。

经过一番打听,我终于得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原来村子里的人都搬到了镇子西边新建的楼房里。这个消息让我既惊喜又疑惑,因为据我所知,拆迁补偿的房子应该是在县城才对,怎么会突然出现在镇子上呢?

然而,事已至此,我也只能按照这条线索去寻找。我依稀记得前两年过年的时候,我还曾见过那片正在修建的楼房,那时它们还只是一个个孤零零的框架,如今却已经变成了人们的新居。

我拉着林晓诗,拖着行李箱,朝着那片楼房走去。这是一片由三栋七层楼房组成的住宅区,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环顾四周,试图从外观上找到一些熟悉的感觉,但一切都已经变得如此陌生。

正当我感到有些迷茫时,我忽然看到了一位在小山村里面比较熟悉的阿姨。她正提着菜篮子从楼道里走出来,我赶紧迎上前去,拦住了她的去路。阿姨见是我,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她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并询问我的近况。

我趁机向阿姨打听我家住在哪里,阿姨毫不犹豫地告诉了我家的地址——中间这栋楼房的三楼。听到这个答案,我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仿佛已经看到了父母熟悉的面孔。

于是,我和林晓诗迫不及待地拉着行李箱上了三楼。我走到家门口,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轻轻地敲响了房门。然而,等待我的却是一片寂静——没有人来开门。看来父母并不在家,这让我感到有些失望。

我站在门口,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惆怅。我原本以为能够直接找到父母,和他们团聚在一起,但现实却让我感到了一丝的孤独和无助。我拿出手机,拨通了父母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