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清朝当咸丰! > 第93章 第一列火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历史的长河中,1814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年,英国的矿山技师德里维斯克创造出了一项伟大的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由于那时的火车以煤炭或木柴作为燃料,人们便亲切地将其称为\"火车\"。这个名字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历史的篇章之中,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

火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自己专属的轨道,仿佛是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根据用途的不同,火车可以大致分为货车、客车以及客货混运车三种类型。

每一种类型都承载着特定的使命,为人类的交通和物流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时间来到1825年,世界迎来了第一条采用机车牵引且同时办理客运和货运业务的铁路。这条铁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火车运输正式进入了实用化阶段,开启了交通运输史上新的一页。

而在1840年2月22日,康瓦耳的工程师查理·特里维西克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行驶的火车。这辆火车配备了四个强大的动力轮,为空车状态下提供了高达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

即使在载重情况下,它依然能够保持每小时8公里的稳定速度,相当于人类快步前行的步伐。

在京城的皇家科学院内,一间宽敞明亮的工坊中,一群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程师和学者们正紧张而兴奋地围着一列崭新的蒸汽机火车,车身反射着阳光,熠熠生辉。

这列火车是由大清动力学院的工程师查理·磁里维西克指导,着名科学家徐寿和其他工程师研制而成。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使得这个庞然大物成为了现实。

随着一声尖锐的汽笛声划破寂静的空气,火车缓缓启动,轮子与铁轨间发出铿锵有力的节奏。它的锅炉中燃烧着煤炭或木头,产生的热量转化为蒸汽动力,驱动着车轮转动。

烟囱中冒出的浓烟与蒸汽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工业革命的生动画面。

火车逐渐加速,烟囱喷吐出滚滚浓烟,蒸汽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但它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优雅姿态,在铁路上奔驰而过,留下一道道模糊的轨迹。人们纷纷惊叹于这项伟大发明所带来的变革力量。

“看啊,它动了!”徐寿的6岁的儿子徐建寅激动地喊道,声音清脆而响亮,充满了兴奋和好奇。他的眼睛闪烁着光芒,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他小小的身躯站在那里,眼神中透露出对科学探索的强烈渴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憧憬。

“真是不可思议,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徐寿抚摸着自己精心设计的车轮,感慨万分。他的手轻轻触摸着那光滑的表面,感受着金属的质感,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情。这个车轮不仅仅是一件机械装置,更是他多年来辛勤努力的结晶。

查理·磁里维西克,这位来自遥远国度的工程师,也忍不住发出感叹。他用那带着浓厚口音的中文说道:“这是中西科技交流的美妙成果,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合作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期待。

就在这时,工坊的门缓缓打开,两位身着华丽朝服的御前大臣——端华和载衡,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进来。他们人一踏入工坊,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他们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

“这真是太神奇了!”端华惊叹道,语气中充满了惊喜。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正在运转的火车模型,仿佛看到了国家未来的繁荣景象。

“是啊,我们的国家终于有了自己的火车,这将大大促进各地的交流与发展。”载衡附和道,他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你们的努力和创新将为国家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这正是我大清需要的进步现象!”端华赞叹不已,“有了这样的交通工具,国家的物流将会大大提升,我们的边疆也将更加稳固。”

载衡则更加务实,他走到控制台前,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操作细节:“徐寿和磁里维西克先生的辛勤工作,为我们大清带来了荣耀。

我们必须确保这个发明能够安全可靠地服务于帝国,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将它推广到全国各地。”

查理·磁里维西克站在一旁,他的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他对徐寿说:“你们的智慧和勤奋,让这项伟大的工程得以实现。”

徐寿谦虚地回应:“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探索。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能够服务于国家和人民,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随着火车的远去,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一刻,不仅标志着大清帝国铁路时代的开启,更是科技与创新精神的胜利。

随着蒸汽机火车的速度逐渐加快,达到每小时25公里,整个工坊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工程师们互相拥抱庆祝,学者们则开始讨论如何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提高效率。

在这个时刻,大清帝国的科技梦想似乎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而这辆蒸汽机火车,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突破,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一座桥梁。

这时端华想起得给奕宁报喜,于是让人回紫禁城报道此事。

不久后一位太监小心翼翼地走进御书房,跪在地上禀报:“启禀皇上,大清动力学院送来急报,徐寿与查理·磁里维西克工程师合作研制的蒸汽机火车已试验成功,时速可达二十五公里。”

奕宁放下手中的奏折,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哦?竟有此事?此乃国之大喜,速召诸臣入宫商议。”

不久,几位重臣陆续进入御书房,其中包括李鸿章、杨秀清等知名官员。奕宁示意众人坐下,开口道:“朕方才得报,我大清终于有了自己的蒸汽机火车,此物不仅能大幅提升运输速度,亦能彰显我朝科技之进步,实乃振奋人心。”

李鸿章起身拱手道:“陛下圣明,此火车之发明,确实为我大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若能广泛应用于各地,必将极大地促进商业流通和国防建设。”

杨秀清也附和说:“诚如李大人所言,此火车若能在战时迅速调动兵力,对我朝抵御外侮大有裨益。”

奕宁点头微笑:“二位所言甚合朕意。朕决定拨款支持铁路建设,并命徐寿和查理·磁里维西克继续研究改进,务必使火车更加完善。

同时,朕希望诸位爱卿能共同努力,将此技术推广至全国,使我大清真正步入强国之列。”

众臣齐声应诺:“臣等遵旨,定不负陛下厚望。”

随着这场会议的结束,大清帝国似乎看到了一线现代化的曙光。奕宁的喜悦和决心,以及诸臣的支持,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当奕宁皇帝正沉浸在对蒸汽机火车成功的喜悦之中,此时,一名侍卫快步走进御书房,跪拜在地,禀报道:“启禀皇上,美国发明家萨缪尔·摩尔斯先生已成功在北京紫禁城至天津之间铺设了电报线路,消息传递瞬间可达。”

奕宁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站起身来,激动地说:“好!好!电报线之建成,犹如为我大清添上一双千里眼,万里耳。

此乃国之大幸,民之大福。速速传令,赐予摩尔斯白银一百五十两,上等绸缎三十匹,以表彰其功。”

侍卫领命而去,不久,摩尔斯被引入御书房。他身着西式礼服,举止彬彬有礼,向奕宁深深鞠躬。

奕宁亲切地说:“摩尔斯先生,您为大清带来的电报技术,实乃开天辟地之举。朕深感欣慰,特此赏赐,以示嘉奖。”

摩尔斯双手颤抖着接过赏赐,激动得语无伦次,“谢皇上恩典,能为大清服务,是我莫大的荣幸啊!”

奕宁微笑着点点头,接着说道:“摩尔斯先生,朕有一事相问,不知您是否愿意将公司迁至大清,以便更好地协助我国发展电报事业呢?朕有意收购您的公司,让电报技术在大清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造福我大清百姓啊。”

摩尔斯闻言,心中一动,但没有立刻表态。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皇上,对于大清的未来,我充满信心。

而且,我也非常愿意将我的知识和经验带到这里来。但是,关于公司的搬迁和收购事宜,我还需要回国后与我的合伙人商讨一下,毕竟这关系到许多人的利益。不过请放心,我会尽快给皇上一个答复的。”

奕宁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朕期待着与您的进一步合作。大清需要像您这样的人才,共同推动国家的进步。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能够让大清变得更加强大,让我们的文明之光照亮整个世界!”

摩尔斯再次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激之情,然后在侍卫的引导下缓缓离开了御书房。奕宁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知道,无论是蒸汽机火车还是电报技术,都是大清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而他,作为一国之君,必须把握住这些机遇,引领国家迈向辉煌的新时代。

随即奕宁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他摊开一幅世界地图,他的目光聚焦在欧洲的一个小国——普鲁士。

他听闻那里有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和企业家,名叫维尔纳·冯·西门子,他在电气工程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

奕宁皇帝转向身边的大学士洪秀全,说道:“朕听说普鲁士有位名为西门子的工程师,其在电气领域的造诣非凡。朕欲将其招揽至大清,以助我国电气事业发展。”

大学士洪秀全恭敬地回答:“陛下英明,西门子先生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臣建议派遣懂得德语的学子前往,以示诚意。”

奕宁点头同意:“善哉。朕记得大清大学中有两位德语系的学生,海固和海富,他们的德语流利,且对西方科技颇有研究。就让他们作为使者,前往德国邀请西门子先生。”

不久,海固和海富两兄弟被召至御书房。奕宁皇帝对他们说:“你们二人德语娴熟,对西方科技也有所了解。

朕有一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们:前往德国,找到西门子先生,向他传达朕的邀请,希望他能来大清共谋发展。”

海固和海富兄弟跪拜在地,齐声答道:“陛下厚爱,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恩。”

奕宁皇帝继续说道:“你们此行不仅要表达朕的诚意,还要详细了解西门子先生的技术和业务,以及他在电气工程方面的最新成果。朕希望大清能够借助这些先进技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海固抬头回答:“陛下放心,臣等必会深入了解,将最准确的信息带回大清。”

奕宁皇帝满意地点头:“好,你们即刻准备,择日启程。朕期待着你们的佳音。”

海固和海富兄弟再次叩首,然后退出了御书房。他们知道这是一次重大的使命,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他们开始紧张地准备行程,搜集有关西门子和德国电气行业的资料,以便能够更好地完成这次外交任务。

随着海固和海富兄弟的出发,大清帝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和求知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