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抗倭战争进行到最艰难的相持状态时,局势也变得愈发严峻,就如同乌云蔽日般让人感到压抑。
马超望着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心中的斗志熊熊燃烧,决心再次披挂上阵。
他深知,此时唯有与王小强指挥的第三军团,一南一北相互呼应,截断倭寇的长江航线,才有可能力挽狂澜,拯救这岌岌可危的抗倭局势。
长江这条贯穿华夏大地的母亲河,如今已经沦为了倭寇肆虐的通道,若不将其截断,抗倭之战将愈发艰难。
然而马超心中也有顾忌,因为战场上生死难料,所以他担心自己与朱媺娖如果同时战死,就将会导致帝国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这一次决定乾坤独断,颁布了禅让诏书。
先是大肆褒扬朱媺娖聪慧坚韧,在过往的岁月中,她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担当。
相信她必然能在民族陷入危难的时刻,扛起帝国的大旗,维系好这来之不易的抗倭统一战线。
从即日起,他正式将帝国皇位传于朱媺娖。
但在退位之前,马超提前颁布了两道诏书,一道是册封自己为中华帝国兵马大元帅,统领帝国治下的一切武装力量。
如此一来,他便获得了继续领导军队抗倭的合法地位,全身心的投入到抗倭战争中。
另一道诏书,则是鉴于中华帝国和大明帝国的统治中枢,在抗倭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精英,已然名存实亡。
曾经人才济济的中枢朝堂,如今一片凋零,众多贤臣良将血洒疆场,帝国的运转已然陷入了困境。
所以他敕令朱媺娖即刻脱离战场,前往云南境内寻求南越军团的保护,重新组建帝国临时政府。
马超决心放下这一时代所拥有的一切,就像三百年后的自己那样,可以无所顾虑的用生命去扞卫民族的尊严,履行自己身为军人的职责。
他的心中满是悲观情绪,这不仅仅是因为在抗倭战争中屡遭失败,以及大片国土沦陷,还有他对徐小虎和伊宝忠的深深失望。
如今距离他向两人送去救援诏书,已经过去了八个多月时间,可他们的回复却都如同一辙,借口几十万欧洲联军虎视眈眈,以各自国内形势恶化为由延迟。
在这艰难时刻,帝国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却得不到他们应有的支援,这种推诿让马超感到寒心。
认为他们都已经被功名利禄蒙蔽了双眼,而坐视华夏大地被倭寇肆虐,却不肯舍弃既得利益。
在汉中府内集结的中亚军团,不断消耗着帝国有限的战争资源,却迟迟不肯东进入湖广,去配合朱媺娖对倭寇的大反攻。
在云南和广西境内的南越军团,更是让马超有一种被人欺骗的愤怒,甚至产生了想杀人泄愤的冲动。
原因是那支被他赋予重望的军团,竟然是一支使用老旧火绳枪和冷兵器的部队。
而且南越军团的士兵组成复杂,分别来自印度半岛上的三十多个部落,还有缅甸的七八个部落,军中语言竟然多达十五六种。
试想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在战场上如何能做到令行禁止,协同作战?
马超怎能不为之动怒,又有何脸面再继续当这个皇帝?
他深感自己当年的决策出现了重大失误,对三大盟国的殷殷期望,除了额哲的蒙古国鼎力相助外,如今却都已经化为了泡影。
抗倭战争自澎湖海战爆发后,已经过去了一年半时间,先后投入了一百多万中国军队,却始终被倭寇压着打。
如今高杰军团成功开辟第二战场,登陆倭国本土作战,这本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可自己却再也没有力量去策应他们了。
白莲教所谓的《天命论》大行其道,蛊惑人心。随着人民军在战争中屡遭失败,以此为借口的投敌卖国者比比皆是。
太多意志不坚定的人,被《天命论》中的歪理邪说所迷惑,为了一己私利,背叛国家和民族,心甘情愿的去充当倭寇的走狗。
抗倭战争中已经死了太多的人,如果再这样慢慢耗下去恐人心思变,倭寇扶持的傀儡政权反而会愈来愈强大,帝国反而会越战越弱。
唯有自己这位皇帝当机立断,抱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必死之决心,才有可能收拢人心,挽狂澜于既倒。
让我们拨动时间的转盘,回到一个月前的上海工业区,来看看倭寇军队大本营内,都发生了什么情况:
德川大和在获知朝鲜半岛遭受人民军偷袭后,正在大发雷霆,他一脚踢翻了身旁的桌子,怒吼道:
“混蛋,马超真是太狡猾了,竟然敢偷袭大日本国本土。
山本武清那个笨蛋,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朝鲜半岛上的异常,还放弃了如此重要的对马岛。
难道他不知道对马岛,对大日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吗?”
“征夷大将军,如果人民军占领对马岛,很有可能会渡海登陆九州岛。
山本大老疏忽了对朝鲜的关注,没有做好迎接战争的准备,而分散在各地的番头们,更是一些愚蠢的家伙。
本土的安危至关重要,不但会影响到京东工业区的生产,还会严重影响到远征部队的军心士气。
若九州岛被人民军占领,后果将不堪设想。
属下恳请大将军阁下,即刻派出军队回援本土,去消灭那支不知死活的人民军。”
德川大和虽然震怒,但他却并不想停止在湖广和浙江展开的军事反攻,打乱自己在华的战略部署。
他紧锁着眉头,在房间内来回踱步,思考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湖广和浙江两块无比富饶的土地,是他在华扩张的重要桥头堡,一旦放弃乘胜反攻的战机,那他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会付诸东流。
德川大和看着主动请战的藤野大佐,思虑片刻后,沉声说道:
“放飞信鸽,命令山本武清即刻将九州岛上的物资,全部转移至京都工业区。
让他放弃九州岛和四国岛的防御,集结本土所有番头的武装力量,在本州岛做好阻击人民军的准备。
派快船前往福建海域,命令三大舰队即刻返回上海港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