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每年开春一直到夏中时节,渤海、黄海、东海一直到南海的海域,都是最繁忙的。

为了避开海上飓风的影响,沿海的海贸、运输船队往往在这个时节以及秋季频繁南北互通,海运就变得很有季节性。

同样有季节性特征的,仍旧是东征军发起的战事。

刘锜已经稳定了北自石见国、南至安艺国的战线,折彦质则移师向东,杀向了四国岛的伊予国。

从朝廷发起灭金之战后,汉军最喜欢的战术就是兵分两路、左右呼应配合,在日本战场,这个战术靠着汉军掌控了制海权,被运用得更加娴熟。

阮小二这个东征最高军事指挥官,先驻地对马岛,继而移动指挥部进入筑前国,然后第三次移动,这一次迁到了丰后国的最北端。

九州岛的九个令制国,被耶律宁、狄成分领诸行省义勇水师自南向北推进扫荡,七十万人口已经少了二十五万。

义勇水师对倭人的屠戮,主要集中在萨摩、大隅以及肥后三国,这里的隼人族群较多,反抗最为激烈,所以遭到义勇水师的屠戮也最甚。

在隼人反抗势力被打压下去之后,秦桧建议朝廷支持倭人自主汉化,并扶持一批主动汉化的倭人协助治理被占据的地方,九州岛的战火大为消减。

倭人百姓们对原田氏等原本的贵族本就有敬畏之心,于是九州岛的事务,义勇水师不再以出兵强行掠夺为主,而是转为与这些投靠的汉化倭人贵族合作,一起大搞倭人奴隶贸易。

相比之下,倭人女子是最受欢迎的,沿海富裕起来的诸府县百姓们,都乐意购买一两个倭女为奴婢或者侍妾,所以倭女的人口价格稳步提升了起来。

至于倭人青壮男子,大多被售卖到中原,从事挖矿、修路、开荒等艰苦的体力劳动,朝廷也有意限制来华的倭人男性的规模,反而是大琉球岛、吕宋岛等地,雇佣的最多。

相比直接掠夺,与汉化倭人贵族的合作,义勇水师自然是要少赚些钱的,但胜在更加安全,只要贵族派手下出面宣扬,签订了卖身契约,再转手给义勇水师的商人们,再也不用义勇水师成群结队去厮杀抢掠了。

于是随着折彦质领兵杀入四国岛的伊予国,狄成所领的三行省义勇水师就将重心向四国岛方向转移。

至于耶律宁,他则配合跟随刘锜登陆本州岛的呼延庆,对长门、周防、石见、安艺四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奴隶买卖。

几乎每隔五日,奄美岛就有数千倭人被送往蓬莱、宁波诸府,为中原的建设付出劳动甚至生命的代价。

在阮小二移师之后,对马岛就成为第二个倭人奴工集散地,朝廷官方商队以及民间商人们将这两处奴工营地的设施修得相当完善,甚至义勇水师还雇佣了不少民间的大夫。

每一个倭人奴隶都是一笔财富,所以中原来的商人们虽然苛刻但从不刻意虐待。

这就是属于汉人骨子里的一种文化自信以及仁慈,在儒家的文化传统中,在汉文明的传统中,“以人为本”是深入骨髓的。

或许通过各种比较,奄美、对马二岛的奴工营地的生存条件都是很恶劣的,但这个世间的所有事情都怕对比,与女真人对东北诸族的压榨、以高丽权贵对平民的压迫、以倭人贵族对底层百姓的剥削来看,中原人的道德底线实在太高了!

日本诸岛多山地,四国岛也不例外,折彦质已经占领了伊予国南部的宇和、喜多、浮穴三郡,正在伊予郡方向与本地的倭军纠缠。

伊予国内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故而北部的郡更多,九个郡的土地面积还不如南面两个郡大,但人口却超过了七成。

但是与当初耶律宁、狄成在九州岛南部遭遇的抵抗相比较而言,伊予国的反抗并不算激烈,实在是他们已经无法得到本州岛的支持,只能孤军奋战。

坛之浦海战时,四国岛的四个令制国,颇有一些贵族私兵被征召,结果被汉军水师全部送去了海底,实力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当折彦质领兵登陆时,伊予国曾经向土佐、赞岐、阿波三国求助,但狄成领义勇水师从南面登陆,便为折彦质牵制了土佐国的兵力。

四国岛的战事还在小规模、低烈度地进行着,坐镇丰后国速见郡日出城的阮小二则在忙碌着另外一件事。

日本由于实行严格的分封制度,一个令制国基本都属于某个贵族的封地,令制国下面的郡、郡下面的乡村,也被逐级分封,随着原田氏等倭人贵族的主动投降,分封贵族们很快重新掌握了自国至乡村的权力。

在中原没有大规模移民之前,这些权力是很难被汉军实际掌握的,但阮小二也不想任由权力被倭人贵族们延续把持,他觉得可以继续分化倭人的力量。

故而与众将领、随行文官、幕僚们商议后,阮小二觉得可以试着在九州岛组建一支由倭人组成的军队,协助汉军实际占领地方。

他选中的是日向国,日向人虽然在被征服前被天皇视为隼人,但他们自认为是日向人,既不是隼人,也不是日本自认的大和人。

以日向国的人力资源,阮小二觉得组建一支二千规模的仆从军是可行的,朝鲜兵缺乏短兵相接厮杀的勇气,他又不愿意将抽调而来的汉军消耗在这种拉锯战上,那不如补充一些倭兵,从而以倭制倭。

秦桧认为这个提议很不错,便转交上报朝廷,提议可以由部分京师武备学堂的学生们前往协助训练,从而获得练兵的经验。

这个提议让王伦很是感慨,秦桧还当真是有宰相之才的,能够注意到军队军官的梯队建设工作,这可不是一般的文官气度啊。

王伦便与太子王闻一起,前往京师武备学堂,挑选了一批年轻的学生,以预备役军官的身份,皆授合门祗候,准备前往日本。

这批学生之中,就包括了徐宁的长子徐晟、呼延灼的儿子呼延钰、韩滔的儿子韩超泰,以及阮小二的长子阮良。

徐宁作为梁山旧将中不那么内卷、无欲无求的代表,却把他的老大儿子徐晟教育得相当不错,年少沉稳,颇有乃父之风,和阮良、岳云一样,都很被王伦看重。

王伦希望他们继承父辈的光荣,延续家风,也延续家族的富贵,同时担任起该有的责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