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召荣耀 > 第626章 书香门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6章 书香门第

项谨第一次对徒弟拂袖离去,可见是气得不轻。

项小满呆愣愣地望着师父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后宅的垂花门处,依旧木头似的杵在原地。

他的脸沉得吓人,双拳因为握得太紧,连指节都变成了葱白色。也不知站了多久,心里经过好一番纠结挣扎,似是做出了一个决定,抬脚走向东厢,拍响了屋门。

张峰或许是真的抄书抄得太累,此时仍在熟睡,不曾想被一阵急响吵醒,迷迷糊糊问了句:“谁呀!”

“我!”

“屋里没人。”

砰的一声,房门被直接踹开。张峰心中一惊,狸猫似的弹跳而起,火气顿时直冲头顶:“臭小子,你又想挨揍了是不是?!”

“少废话,赶紧起床,随我去一趟黎州!”

张峰微微一怔,见项小满如此严肃,被人扰梦的火气瞬间消散不少:“去黎州干嘛?”

“杀人!”项小满声音低沉,“动作快一点,在院门处等我!”

他抛下这句话,转身就走,回屋拿了「破阵枪」,又径直去了东院,找到赫连良平,将刚刚发生的事情与他说了一遍。

当然,跟他说不是为了听取他的意见,只是为了让他在自己离开的这几日,帮忙好好照看师父。

说完,也不管赫连良平是什么反应,又急匆匆去了马厩,骑上「青骁」,前往院门。

张峰已经一身戎装,扛着方天画戟在那等着了,见项小满过来,忍不住问道:“你要杀谁?”

“边走边说!”项小满随口应道,旋即一夹马腹,向东门狂奔而走。

「青骁」脚程快,没多久就追上先行一步的秦光和楚江,只是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后半晌,见到他们时,夜幕已然降临。

项小满本想连夜赶路,可不知怎的,似乎这老天爷也在跟他作对,白天还轮晕炽烈、晴空万里,现在突然就云层滚动,不见了月色。

四周一片漆黑,没有星月引路,骑着马根本无法赶路,没奈何,众人只得在野外露宿一晚。

项小满已经与张峰说了此行的目的,张峰并没有表态。

他不知项谨的态度如何,只觉的项小满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读书人怎么了,命也不比寻常百姓金贵多少,脖子上挨一刀也会流血,脑袋会咕噜噜滚到一边,不可能再自己长回去。

一夜无话,天亮启程。

黎州位于兴安郡西南部,距离定安城不过二百里,算是一个不小的中级县,城内常住百姓有个六七万,发展的还算不错。

一行人皆是轻装简从,昨天跑了五十多里,剩下不到一百五十里,一天时间赶到自然不在话下,来至城下时,天色依然大亮。

项小满拿出令牌,通行无阻,径直前往县府衙门,见到了城内主事。

这人有个二十七八岁,一身蓝白长袍,头束长巾,脚踏云履,典型的儒生打扮。其相貌也是眉目方正,仪表堂堂,气质不俗,是何文俊从一众幕僚中选出来的,姓常名真,字伯清。

他听说义军首领来了,自然不敢怠慢,将人请到后堂花厅,奉茶倒水,也算是恭敬得紧。

项小满没心思喝茶,开口直言:“常先生,我这次来,是为了城西杨家的事。”

常真点点头:“在下明白。”

“你明白?”项小满眸中划过一丝诧异,“你知道我会来?”

“知道。”常真说,“杨家丧事,在下也曾前去吊唁,其以活人同殉之举,在下也尽力劝过,只是……”

他顿了顿,轻叹一声,“废除人殉,乃是义军新订律法中的第一条,在下虽敬重杨老太公德行,但也不敢隐瞒,遂命人前往定安告知何先生,却不知主公来的如此之快。”

项小满恍然,找人找到正主身上,也算是省了调查的麻烦。

只是听对方说敬重那老儒的德行,心里难免有些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这杨家很有名?”

常真微微欠身,拱手说道:“杨氏一族乃是黎州赫赫有名的书香门第,传承至今,少说已有两百余年。族中子弟世代秉持着渔樵耕读的生活方式,一心钻研学问,从不涉足官场。杨氏族中有一条铁规:族中子弟的学识达到一定高度,或可进入私塾,或可踏入书院,全心全意教书育人,致力于教化世人。正因如此,杨氏一族虽无权势,却深受读书人的敬重,即便是在那百年动荡的岁月里,也能得以保全。”

项小满心里咯噔一下,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他伸手端起茶杯,陷入了沉思,旁边的张峰却是直接把心里话问了出来:“那他们哪来的钱,能养这么多仆人?”

张峰质疑的,无非是这杨家的生活方式,不入朝不从商,只靠教书的那点束修,撑不起那么大的家业。

常真不认识张峰,但见秦光和楚江在门边站着,他却能与项小满同桌而坐,且一身戎装,威势摄人,也能明白他应是义军将领,地位不低,便拱手说道:“世代教书,桃李遍天下,总会有几个出人头地的,逢年过节送的东西,足够他们享用不尽了。”

“哼,原来如此。”张峰冷笑道,“看来,也不是不求回报嘛,还以为他们真的是大公无私呢。”

常真讪讪一笑,不知如何回应。

项小满放下茶杯,淡淡地说:“学生有了出息,懂得感恩,这是好事。都已经离开了书院,年节走动,当老师的收些礼,也是情有可原、无可厚非,又不是还在书院,以收礼为威胁不好好教导,没必要如此苛责,倒显得太过愤世嫉俗。”

张峰撇撇嘴,小声嘀咕:“我是在帮你说话,你怎么还念叨起我来了,这立场也太善变了吧!”

声音虽轻,却传到了项小满的耳里,他看看张峰,轻声回了一句:“一码事归一码事,不要混为一谈。”

随即站了起来,看向常真,“常先生,杨家现在的家主是谁?”

“杨老太公的长子,杨文同。”常真回道,“此人年有四旬,学富五车,是兴安书院的教习,因要操持丧事,近日正在家中。”

“既然在家,那就请来好好聊一聊。”项小满转头看向屋门,“秦光、楚江,你们领影卫前往杨家,将那位杨文同带来县府大堂,同时将杨家所有族人看管在宅子里,没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离开半步!”

两人抱拳领命,当即带百十影卫前往杨家。

一旁的常真却微微蹙起了眉,迟疑了片刻,谨慎地问道:“敢问主公,打算如何处置那杨家?”

项小满瞥了他一眼,丢下一句“律法上不是都写着呢”,随即叫上张峰,去了前堂,静待杨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