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二哥?”
宋玄之刚放课回来,正好在府门外撞见也要进门的宋润之。
他问:“你还没去画院?不是说今天要带小妹过去绘墙??”
宋润之眉头轻敛:“画院,绘墙?”
“是啊。”宋玄之一脸懵的说:“不是还让我放课去找你们?”
宋润之只疑惑了很短的时间,便笑了笑说:“还以为你找不到路,不来了。”
宋玄之脖子一硬:“嘁,那怎么可能?不就书画街那边的铺子吗?”
“哦。”宋润之点了点头:“那行,稍后你自行过来吧。”
说完,也不管宋玄之在后边儿叫着“等我一起去”,径直就去了书画街——
他也就一段日子没回来,家里人不仅没在意他,连那丫头都开始出门游肆了。
好好好,就看看你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
君乐从马车里下来,望着已经全部安排妥当的小小店面。
不由得有些小激动起来。
这家店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
沿河的一条街上全都是卖文房四宝和各类书画的,来往多是文人墨客,清静典雅。
河中偶有小舟泛过,远处的湖中还有豪华无比的船楼。
岸边边柳树成荫,枝条随着清风摆动。
简直诗意感满满。
门面不大,一共有两层,一楼主要是作为展览和咨询。
没有书架遮挡的一面墙上,已经被宋佩之画了一些人文气息极强的墙绘。
正对大门的墙上,则是留出了一面空白。
宋佩之问:“这面墙,你看看要不要画上你喜欢的图案?”
君乐有些意外:“我来画?”
宋佩之笑了:“自然,这间画院将来展出的都是你的画,墙上当然也有要你的手笔,你喜欢画什么都可以。”
在宋佩之的介绍中,这间画院俨然就是她的个人展览馆。
君乐越听越雀跃,同时又伴着些忐忑。
宋佩之又带着上了二楼。
二楼是一间休息室。
休息室里摆放了一张软榻,和一张共有一面墙那么宽的书桌。
宋佩之介绍道:“虽然你不太可能会来店里,但还是给你准备了这样一间房间,若是你哪日有兴致想来,又不想见那么多人,坐在二楼休息一下也好。”
说着便推开了沿河的那扇窗。
窗外就是茂密的柳树树冠,从楼下往上看基本看不见什么。
但从这扇窗往外看,便能看见近处的河道和远处的湖泊。
景色简直绝了。
君乐望着眼前的一切,眼眶忽然就有点发热——
现在这些,真的是她可以拥有的吗?
她配吗?
店铺的所有事宜都已经安排好了,就差提匾。
宋玄之还是坚持要用“君乐画院”这个名字,就突出一个怕人不知道。
君乐虽然觉得太过高调,可也不知道用什么名字好,最后也只能答应。
今天她和君乐过来,确定好最后的墙绘,就可以择日开业了。
可是,君乐盯着那面白墙很久,都不知道画什么。
她越是珍视这间画院,就越是下不去手。
宋佩之看了她犹豫了半天,最后当机立断,直接拿着一支大毛笔京楂,往墙上一刷。
洁白的墙面上立刻出现了一道粗黑的竖线。
“啊!”君乐被惊得发出一声短促的叫声:“三、三哥你……”
宋佩之则是淡定的说:“想画什么便画什么,画糟了,粉后重来便是,别想太多。”
“……”君乐抓了抓眉毛想:话是这么说,可这也太随便了啊……
不过,宋佩之这一笔,多少算是打破了君乐心里的那点障碍——
反正都毁了,那就拿来打草稿吧……
画院斜对面有间茶室,平日里很多文人会在这里交流书画,向来是人来人往的。
但今日却半虚掩着门,挂出了打烊的牌子,所有的窗户都拉下了竹帘。
看起来是在做清扫。
可实际上,最靠近画院那扇窗的桌台边,坐着两个人。
正是低调外出的萧怀瑾,和正巧也找过来的宋润之。
两人不期而遇,眼神一对视就知道对方的来意和自己一样。
于是十分有默契的包了这间茶室,透过竹帘的缝隙,坐在这儿隔街观望那间画院。
桌上的茶水都冷了,这两人却纹丝未动。
“啧,”宋润之不耐烦地道:“就刷个墙,就这般高兴?”
萧怀瑾默了默,眼神讳莫如深地瞅了他一眼,面无表情的说:“高兴么?没看出来。”
宋润之又问:“这画院何时开张?”
“本月初九。”
宋润之听了忍不住冷笑道:“连你都知道他们要开画院,却没人通知我。”
萧怀瑾端起冷掉的茶轻抿了一口:“我也是才知道。她近来没怎么找我。”
语气虽依然温吞淡然,但说得话,怎么听怎么带了点怨气。
一听这话,宋润之更是眼神复杂看向画院:“这丫头是最喜欢往你庄子跑的,竟都没空去?”
萧怀瑾又瞅了他一眼,把玩着茶杯答非所问道:“你们这对双生子,不是一向要好?你近来在忙什么?”
颇有种怨怼宋润之没将宋佩之看好的意味。
宋润之收回视线,也端起茶水喝下。
沉默良久才打量着萧怀瑾说:“我带人去了冀州,可终究是晚了一步,所有认识她们母女的人,都已不在当地了。”
“……”萧怀瑾手中的动作一顿:“你找他们做甚?”
宋润之眉头皱了皱:“果然是你,你到底查到了什么?收拾得这样干净。”
萧怀瑾垂下眼睑笑了笑:“你想知道我查到了什么,不妨先告诉我,你去冀州想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宋润之愠怒道:“还不是帮那丫头收拾烂摊子。”
宋润之想过了,族谱,他是决计不会同意君乐上的,但有些收尾的事还是要做。
她现在以宋家血脉的身份呆在京城,要是被有心人查出来,难免给宋家招来非议。
同时,他也还想进一步调查一番,到底君乐是何来历,能让英国公费尽心思的带回府。
结果,还是慢了萧怀瑾一步。
萧怀瑾不答,只唤来了店小二,借了纸笔写了些东西,让他代为转交给画院的人。
而后便起身往外走,不紧不慢地道:“英国公既然这样做了,必然有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