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齐桓公正在气头上,管仲也不敢直接劝他不要封禅 于是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管仲告诉齐桓公,自己当然支持齐桓公封禅泰山,并且告诉齐桓公,齐侯如今功绩斐然,一旦举行封禅大典,自然就像周文王当年获得商纣王册封王位一样,用不了多久,齐国就有可以取代周天子。

这句话说到齐桓公心坎里去了,于是齐桓公面露喜色,管仲继续道。

“君侯,我们这次不但要搞封禅大典,并且还要搞得隆重点,您知道封禅泰山都需要准备什么吗?” 。

齐桓公听完就是一愣 ,祭祀嘛!无非就是三牲六畜,金银礼器,香烛火把,这随时都能准备齐全。

管仲嘿嘿一笑道:“君侯,你看看,您对于封禅大典还是不甚了解啊!

你说的这些都是普通祭祀,封禅大典依照最后一次,大禹王的规制,铸九鼎,献大兕一只 ,四不像两只,仙禽十二只,玄鸟十二只。

另外要使用龙涎香,麝香,檀香,沉香若干,鲛人长生灯两盏 。”

这些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其他的倒无所谓,这些东西大部分很好找但是大兕,四不像,龙涎香,鲛人油灯可不好弄啊!

咱们是不是先准备好这些东西,然后在去祭祀泰山。

齐桓公听完眉头紧皱,心说这不学习就是不行,他原以为封禅泰山不就是简简单单祭祀嘛!

谁承想这些祭祀物品也非寻常,这大兕(白犀牛)从周昭王时期见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并且龙涎香,鲛人油都不是寻常之物。

齐桓公道:“没有这些难道就不行吗?”。

管仲道:“诶……君侯,这是封泰山,禅梁父,那可是祭祀天地神灵,岂能马虎,如果这些东西凑不够,草草举行封禅大典,会让列国耻笑,史书也会记载下来,有损君侯威严”。

你放心,这件事交给微臣,我定能给你把东西凑齐,咱们先回去好不好,都出来两年多了……。

齐桓公听闻泄气道:“好吧!咱们暂且回国,这件事你可给寡人操着点心”。

管仲笑道:“一定一定……君侯放心,交给我吧!” 管仲这才连哄带骗让齐桓公取消掉封禅大典的想法。

等到齐桓公回国后,才明白过来管仲意思,思前想后自己也觉得封禅大典不合适,于是齐桓公从此再也不提封禅泰山的事情了。

公元前651年六月,宋国太子滋甫回国后,正式继位为宋国国君,史称“宋襄公”,宋襄公任命哥哥子鱼为宋国大司马,总管宋国军务,称之为“司马子鱼。

公元前651年七月,晋献公回国后一病不起,他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开始安排后事。

晋献公知道如今晋国朝堂内,对于之前废长立幼分为多派势力,其中骊姬,梁五,东关五这是一派,荀息,寺人披,这是自己的人,而里克,丕郑原本是太子申生的人,如今也算是自己派系。

如今自己一旦去世,太子溪齐继位,骊姬在儿子被立太子当中,其手段阴损狠毒,已经被寺人披调查清除,现在晋献公也知道太子申生是被冤枉的。

但是事已至此,为了晋国安稳,不可能为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等人平冤翻案。

目前来说是保证溪齐的顺利继位,但是需要防止骊姬母以子贵干涉内政,所以晋献公开始权利重新分配。

他让寺人披掌管内宫禁卫军,负责皇宫安全,丕郑为绛城大司寇 主管绛城安全事务。

至于里克,此人首鼠两端,投机取巧,不可委以重任,如今士蒍去世,司空一职闲置,于是让里克继任晋国司空。

原本士蒍当司空时候,晋国司空相当于是相国,主管军政要务,后来士蒍年龄大了,无法执政。

晋献公为了表示对士蒍的感激,并没有夺走他的大司空一职,但是只让他挂个空衔,工资照拿,不用上朝。

大司空实际上职务已经调整为只管辖军需粮草和城防建设,大司空成为后勤部长。

然而此时此刻,晋国的所有军政大权皆被晋献公毫无保留地交予荀息手中。

要知道,荀息当时所担任的职务乃是太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师。虽说其身份是太傅,但实际上却在行使着丞相的职权。

此次,晋献公将那徒具虚名的大司空之职,赐予了里克,与此同时,还特意为荀息另行设立了一个崭新的官职——“相国”。

这可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首次出现“相国”这样的称谓!而荀息,则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首任相国。

所谓相国,那可称得上是晋国军政事务的头号人物。晋献公之所以会如此放心地将大权托付于荀息,原因在于荀息其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且大公无私。

在这一点上,他与那位名叫寺人披的宦官颇为相似,从来不会去质疑国君下达命令的是否合理,但凡接收到国君的旨意,便会毫不犹豫、雷厉风行地予以执行。

因为只有让荀息这般忠心耿耿之人掌管着晋国的大权,才能够确保骊姬无法干预朝政之事,也能让奚齐得以顺理成章地继承国君之位。

不仅如此,晋献公还任命梁五作为上军的主将,东关五则出任下军主将一职,如此安排旨在防范可能会对奚齐君位造成任何潜在的威胁。

如此一来,晋国朝堂上权利重新洗牌,晋献公把权利分散化,寺人披、荀息、里克、丕郑、梁五、东关五、骊姬以及其他诸位卿士,皆手握一定权力,然而却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制衡关系。

他们各自的势力范围相互交错,犹如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将整个晋国笼罩其中,从而确保这个国家不至于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

就在这时,晋献公决定亲自召见荀息。当荀息踏入宫殿时,只见晋献公躺在床上,神色凝重地注视着他。

待荀息行过礼后,晋献公开门见山地对他说道:“荀大夫,寡人深知你忠心耿耿,才智过人。如今寡人即将离去,幼子溪齐尚年幼无知,还需你来悉心辅佐。

虽说上军与下军现交由梁五和东关五掌管,但若无你和国君溪齐二人共同下达的调令,无论是谁,哪怕是身为主将的梁五和东关五本人,也绝不可擅自征调上军和下军之兵马!”

荀息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当即双膝跪地,重重地叩头拜谢,并高声回应道:“请国君放心!老臣承蒙国君厚爱与信任,必当肝脑涂地,以死相报。

纵使粉身碎骨,亦要誓死辅佐新君溪齐,保我晋国太平安宁!”

晋献公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交代完这些身后之事,他如释重负般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随后,缓缓闭上双眼,溘然长逝。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威震诸侯的一代雄主晋献公,就这样完成了他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

然而,尽管晋献公用尽心思做出了一系列精心安排,试图为晋国铺就一条平稳发展的道路,但事与愿违。

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离世之后,晋国便立刻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各种势力趁机蠢蠢欲动,原本看似稳固的政治格局瞬间土崩瓦解,局势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生前的预想,向着截然相反的方向急转直下......。

欢迎阅读下一章,密谋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