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夜幕笼罩着翟国的都城,万籁俱寂之时。然而,就在这宁静的夜晚,翟国国君躺在床上思忖着如何应对重耳和晋献公。

狐白迷迷糊糊的似睡非睡,突然他觉得外面一片白亮,于是他很好奇,就独自一人出门查看。

等他出来后,然而四周一片昏暗,突然,天空中乌云翻滚,电闪雷鸣。

紧接着,一道耀眼的光芒划破天际,一条巨大而威严的苍龙从天而降,盘旋在都城上空。

那苍龙身躯庞大,鳞片闪烁着神秘的光芒,龙须随风飘动,龙眼炯炯有神,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

国君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瞠目结舌地望着这条苍龙,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恐惧。苍龙在空中缓缓游动,它的身影遮天蔽日,整个城市都被其阴影所覆盖。

狐白被吓得魂飞魄散,出了一身冷汗,一个炸雷下来,狐白就是一哆嗦,猛地从梦中惊醒过来。

之见他浑身冷汗淋漓,心跳急速加快,脑海中仍然清晰地浮现着那条苍龙的模样,原来是一场梦。

惊魂未定的国君狐白立刻意识到这个梦非同寻常,于是匆忙起身,天不亮就传召宫中的巫师前来占卜吉凶。

巫师们听闻国君的召唤后,迅速赶到寝宫。他们点燃香烛,摆好法器,开始施展法术,然后装神弄鬼一番,开始解读这个神秘梦境背后的含义。

巫师告诉狐白,这苍龙预示着天下将会有一位王霸之气的非凡人物出现,苍龙盘踞在我们翟国都城,而公子重耳流亡我国,应该是对应此兆。

这未来的王者就是公子重耳,他一时落难,就像这苍龙暂时盘踞在我们翟国。

国君狐白道:“既然如此,他是苍龙,今后一旦龙腾四海必将会对我们翟国造成威胁。

如果我们把他杀了,永绝后患,不知道可行否?”

巫师道:“天道不可违,苍龙乃是神灵,怎么可以加害,此举不吉,不如我们顺应天道,待之如宾,将来他飞黄腾达那一天,我们翟国也能跟着沾沾光,最起码不会有祸事上身”。

狐白听闻此言,思忖许久,点头道。

“是啊是啊!公子重耳好歹是我外甥,他将来要是真有崛起之时,我们也好靠着这棵大树乘凉,再说了,咱们收留他也没有什么坏事”于是翟国国君待重耳一行人很是礼遇,加上狐毛,狐偃都是翟国人(古代翟国通狄国,就是最早的翟戎,狄戎部落之一)。

众人于是在翟国安顿下来,这时候又来了一队人马赶到翟国,公子重耳以为是父亲派来的追兵,赶紧出来观看。

原来是边境官介子推接到寺人披的命令,要求浦地所有官吏全力追捕公子重耳等人。

介子推是边关守卫,同样接到寺人披的命令,公子重耳等人就是从他这里逃走的,他知道如果不派兵追捕重耳,就会受到牵连。

于是介子推就要起兵追赶公子重耳等人,他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得知消息后,前来阻止介子推。

她告诉介子推,做人要黑白分明,要明辨是非,有做人的底线,那公子重耳贤名远播,宽厚待人,如今他父亲要杀他,他居然不反抗,只是逃走。

可见他并没有反叛之心,这些都是骊姬等人陷害,你可不能助纣为虐,前去加害公子重耳,你反而要去保护追随他。

介子推是个大孝子,他告诉母亲,自己要是去追随帮助重耳,到时候牵连您老人家如何是好,再说了,我走了谁来赡养你。

介子推母亲告诉介子推,重耳乃是未来晋国的希望,你要成全大义,而不是顾着我这个老婆子的家庭小义,于是劝说介子推带人保护重耳,我自己也离开这里,前去绵山避难。

如果将来你们没有被国君杀死,你就去绵山找我就行,我就在绵山脚下等着你。

介子推于是带着手下前来保护公子重耳,重耳大喜,立即开城迎接。

公子重耳于是在城中和大家齐聚一起,其中除了两个舅舅狐毛 ,狐偃之外,还有胥臣、魏犨、狐射姑、颠颉、先轸等人。重耳大惊,问道:“诸位都是在朝为官,有家有室的人,如今脑袋栓到裤腰带上跟着我,这确是为何啊为何?”

胥臣,赵衰等人不约而同地说:“如今晋国内乱,主公宠幸妇人失德乱政,听信妖姬之言,逼死太子,晋国早晚必遭大乱。

公子您宽厚仁义,尊师重道,礼贤下士,所以我们愿追随公子流亡别国,不使大贤之士死于恶人之手。”

重耳闻听众人之言,感动的失声痛哭道:“诸位都是晋国君子之人,如今在我危难之际,不怕受到牵连前来助我,我重耳今生今世无论生死都不会忘却诸位的恩德。”

那魏犨捋衣服挽袖子,赤裸上臂,走上前来粗声粗气道:“公子,你在蒲城经营多年,深受百姓拥戴,不如现在我们就向你姥爷狄族借兵,然后杀回蒲城 ,再动员起蒲城百姓,进攻都城绛城。

眼下朝中人人心怀不满,一旦我们大军打到都城,定然会有人起兵响应。

到那时杀进都城,杀光朝中奸佞小人,将骊姬那妖姬碎尸万段,安定国家社稷,告慰天下百姓,岂不比这样颠沛流离。寄身于他人屋檐下的要好?”

重耳赶紧制止,连连摇头说道:“魏将军的话虽然令人震动,但是要是我们攻打国都,那岂不是儿子打父亲,这样忤逆不道的事情,不是我这个逃奔他国之人能做出来的事。”

魏犨本就是一个鲁莽之人 ,看到重耳并不接受自己的建议,不禁气得咬牙切齿,一跺脚道:“公子害怕那骊姬,如此惜命,胆小如鼠,如何才能成大事?”

狐偃在一旁边赶紧劝说魏犨道:“魏将军,公子并不是害怕骊姬,而是害怕攻打都城,让外人知道,不管是父亲有错也好,还是儿子有错也罢,列国都会非议晋国,而公子必然会落下一个不忠不孝之恶名罢了。”魏犨听闻后这才不再言语,只是蹲在一旁生闷气。

重耳的母亲虽出身于狄族,但她与父亲狐突、哥哥狐毛以及狐偃一同来到晋国之后,深知自身在此地毫无根基可言。

于是乎,狐季姬在重耳幼时便精心安排,让公子重耳拜德高望重的胥臣和弟弟狐偃为师,一文一武教重耳,期望他能够将中原文化及周礼礼法悉数传授给自己的爱子重耳。

在胥臣的悉心教导之下,重耳自小就深谙孝悌忠信之道,为人处世更是谦恭礼让有加。对于那些贤能之士,他总是以礼相待,虚心求教;对待师长,更是尊崇备至,不敢稍有怠慢。

正因如此,他不仅在诸公子当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声誉,就连朝堂上下乃至民间的诸多贤达才智之人听闻其美名后,都纷纷心生向往,渴望与之结交。

而重耳本人也从不摆架子,对待老师胥臣和舅舅狐偃时,犹如对待亲生父亲那般敬重;对待赵衰,则视之为良师益友;对待孤射姑,魏犨颠颉等人,更是情同手足,亲如兄弟。

正是凭借着这般高尚的品德和谦逊的态度,使得重耳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赢得了“贤公子”的美誉。

即便如今身处落难逃亡的艰难境地,依然有众多声名远扬的名士豪杰甘愿舍弃一切,义无反顾地追随于他左右。

他们坚信,跟随这样一位仁德兼备且极具领袖魅力的人物,必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欢迎阅读下一章,夷吾奔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