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哈喽!宝贝们!又见面啦!昨天我到了杭州,人家都说,不到西湖非好汉,所以本好汉就来游西湖啦!】

“哇呜,长城说谢谢你”

“北京:眉头一皱,坏了,冲着我来的!”

【嘻嘻,到了西湖不看看西湖十景,那就是白看,所以我带大家来到了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虽然现在已经不是苏堤观景的最好时节了,但这里还是很美的哦。】

“亲自去,达咩,云旅游,心中狂喜”

“哇呜,好漂亮”

“苏堤!要素察觉!”

苏堤?南宋以后的古人们不少都是知道苏堤来历的。

“这一期要说的难道是东坡先生?”

“大抵是了,东坡先生自然值得天幕单独讲一讲的!”

【苏堤连接了南山、北山,全长大约三公里,堤上一共有六座桥,俗称“六吊桥”,咱们今天就从北面出发,走一走这苏堤吧。

这个苏堤呢,和咱们北宋的大诗人苏轼苏东坡很有些关联。】2

“苏市长”

“南面有纪念馆,结束之前还能去看看”

“姜姜去看曲院风荷了吗”

苏轼则是好奇地抬头,没想到这一次的主角竟然是他,只是他又和这苏堤又有什么关系呢?

和他一个时空的人也很是好奇,要知道苏轼的才名那可是享誉国际的,辽、夏都是有他的粉丝的。

人们一听这与他们喜欢的大才子有关,立刻就有了兴趣,嘈杂的议论声中,姜姜继续讲解着。

【苏轼在公元1037年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他的父亲是苏洵,就是《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的主角。

而苏轼的“轼”字原意是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的意思。

而苏轼的成就也的确惊人,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是极为厉害的。

尤其是文章方面,这毕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6年,苏洵带着十九岁的苏轼,十七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赴京参加科举考试。

这场考试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豪华阵容的那一场,当时那场的策论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而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是锐意诗文革新的时候。

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直接让他们惊为天人。】

“一个字,牛”

“苏轼那个成就词条,可长了”

“牛得嘞”

清朝

乾隆难得见天幕难得说了自己感兴趣的人,也是乐呵起来,“这天幕还是还是很有眼光的,苏东坡之才,当属宋之魁首。”

乾隆很喜欢苏轼,在《唐宋诗醇》御定的六位诗人,其中宋朝上榜的诗人就是苏轼与陆游。

甚至苏轼经常遭他的毒手,经常被乾隆批注。

比如说打卡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隔空唱和;比如像是现在这样展开苏轼的《寒食帖》,掏出自己心爱的小红章。

底下还有个高情商臣子和珅吹捧:“这苏东坡若是知道陛下如此喜爱他的作品,定是高兴的。”

乾隆得意的笑了笑,“那是自然的。”

【但是吧,这里还是闹出了一个大乌龙。

原因是欧阳修觉得这篇言之有物的文章可能是他的好门生曾巩写的,若是把曾巩点成第一的话,怕别人觉得自己搞黑幕,思来想去, 只能忍痛将这篇文章定为了第二。

结果成绩批出来,大家拆开名字一看,却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曾巩,而是苏轼!】

唐朝

“拆开名字?”李世民咂咂嘴,一下子就明白这个意思了,但看着下面装傻充愣的臣子,也没多说。

但是心中还是琢磨开了,这个批完再拆开的名字的做法还挺不错的。

众位被类似“我的国公父亲”“我的宰相伯父”“我姓崔,清河崔氏的崔”的科举文章坑害得不轻的文人们羡慕的都要流口水了。

一书生道:“如果你我身在宋朝,是不是就会好多了?”

另一书生扇了扇扇子,笑道:“可是那大宋的风评可不是太好,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说的也是,还是希望咱们大唐能像宋朝一般把名字遮盖住吧。”

宋朝

尴尬的欧阳修:“……”

难为情的曾巩:“……”

倒霉的苏轼:“……”

【虽然闹了一场大乌龙,不过最后的结果还不错,苏轼被顺利录取,还因此成了欧阳修的门生。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天幕下,王安石摩挲着茶盏,不屑的冷哼道:“苏子瞻,狡诈之徒。”

原来就是那场科举文章,欧阳修对苏轼文章中采用的典故好奇,苏轼便告诉他这典故出自《三国志·孔融传》。

结果就是欧阳修翻烂了书也没找到这个典故,再次询问苏轼后,才知道这是苏轼学习孔融编造出的一个典故。

欧阳修不在意,甚至觉得这样的这样的苏轼非常的豪迈、敢于创新。甚至还称赞苏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当然了,现在嘴硬的王安石还不知道,在原本的世界中,自己是怎么给他讨厌的“奸诈之徒”求情的。

【但是好事多磨,在苏轼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了苏轼和苏辙母亲病故的噩耗,二个兄弟只能随着父亲回乡奔丧。

守满了丧期回京的苏轼,也没有就此沉寂,兄弟两个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被推荐着参加了制科考试,这场考试中,苏轼的策论依旧写得很好,被定为第三等。

这个制科考试是唐宋的一种特殊考试制度,不定期举行,且程序繁琐选拔严格。

有多严格呢?南北宋加到一起三百多年的历史,科举出来四万多的进士,而制科考试只举行了二十二次,成功通过的人不过四十人。

而且这个第一等与第二等都是虚设的,所以第三等就是实际上的第一等。

而整个宋朝的制科考试中只有苏轼得了第三等,所以苏轼也被称为“百年第一”。

据说,宋仁宗看了他的策论,也称他是宰辅之才,还授他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人生嘛起起落落落落落”

“这么牛的吗?”

宋朝

赵匡胤被这样一位人才喜的不行,前朝的诗人有那般才华,但少有策论写的好的诗人,这个苏轼的策论能得一个 “百年第一” ,当真是厉害。

见赵匡胤一片的欣赏之色,赵普说道:“陛下,这位苏东坡初出茅庐之时的策论就能引人赞叹,那么稍经打磨,必定是位大才。”

赵匡胤也是感慨:“说的不错,这人的诗文如何我还不知,但是这政治见解定是不俗,这样的有才之人在仕途定是比杜工部顺遂的。”

赵普点头说道:“定是如此。”

【有大佬看好,还被顶头大boSS记住了,那按理来说,苏轼之后的仕途肯定是要一帆风顺了。

但是他的运气是真的不好啊!

在他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的父亲过世了!于是苏轼兄弟又得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倒霉倒霉倒霉倒霉”

“太惨了”

汉朝

刘彻挑了挑眉:“他这时候几岁了,该不会大好年华的全在守孝吧?”

“十九岁上京,这时候大概也就二十多岁吧。”最好的时候轮番守孝,那等他回到朝堂时,还会有他的位置吗?

就算是才子,可朝堂之上又有谁不是大才呢?

天幕不是也说了吗?苏轼那一届科举阵容豪华,人才济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