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快冲出去!冲出去!”

慌乱中,有很多没有被燃烧弹影响的骑兵稀稀拉拉向前冲去。

结果冲出去不远,就被地上的绊马绳直接绊倒,还遭遇了两侧霰弹枪的攻击。

混乱中,将领也看不清前面的状况,一个劲地下令向前冲,自己也在一群侍卫的包围下想要突破埋伏。

但是他低估了燃烧弹的威力。

随着一枚枚燃烧弹继续丢下,他身边侍卫的战马有不少都被炸开的火焰侵染,立刻发出嘶鸣,失去控制,开始乱跑,让这些侍卫不得不选择跳马。

很多侍卫身上也都沾染了火焰,想要扑灭却于事无补,惊慌失措中,反而沾染了更多火焰。

就连那将领胯下的战马也被一团飞溅的火焰沾到颈部,火苗顺着向上烧掉了一大片鬃毛。

将领伸手去拍打,但作用不大。

虽然把鬃毛上的火焰给拍灭了,但是颈部沾到的那一团却一直在燃烧。

战马吃痛嘶鸣,且不受控制地飞速向前跑着。

突然前蹄被什么东西一绊,巨大的惯性让整匹马侧身摔了下去,还在地上旋转了半圈,滑动了十来米才停下。

但也因此让它颈部的火焰灭了大半,只剩下一小撮火苗奄奄一息。

马背上的将领也被直接甩了出去,掉在地上翻滚了好几圈,摔得七荤八素。

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撑着身子慢慢站起,却被一枪打中了脑袋,整个人又重新倒了下去,死得不能再死了。

埋伏在这里的是何志远分出的五百人,敌军进军经过这里在前方停下后,才悄悄绕后过来的。

而那些先遣的部族战士,都是段家已经提前联系好,要一起推翻大长和国的各家族的人,之前已经直接穿过山谷,躲进了山中。

现在,羊且咩城也十分热闹。

就在郑买嗣派出五千精骑出战后,几大家族就联合了一支以勤王为由赶来的南部势力,组成了一万三千人规模的联军。

在陶安的帮助下,在郑买嗣还没反应过来时,不到一刻钟就直接破门攻入了外城。

外城的一万守军死伤近半,剩下的也都直接投降了。

郑买嗣不得不率领仅剩的五千精兵退守内城。

攻入外城的联军一方面与内城守军对峙,一方面守在外城城墙抵抗城外两支支持大长和国的勤王军队。

若不是有陶安率领的两百人,城门被破的外城根本守不住外面的一万二千人。

只不过,现在也只能是勉强顶住,夹在中间与内城和城外两股力量形成对峙。

但这样的对峙并没有维持太久。

当何志远带着一千人,与各部族的五千人赶到羊且咩城后,这样的平衡就被彻底打破。

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将城外的一万二千勤王军队击溃。

然后又花了一个时辰直接攻破内城。

郑买嗣则是被段宝龙亲手斩杀,一同被杀的还有十七岁的太子郑仁旻以及郑家一众直系。

自此,大长和国仅存在了短短三年便提前覆灭。

所属地域直接改为云南道,归为了大唐疆域。

但收复一整个王国的土地,后续要处理的问题可不像收复一个州城那样简单。

但好在刘策给出的思想和治理方式都相当的完善,且何志远也有丰富的经验。

大理附近各部族的汉化水平也都很高,因此很快便稳固了大理周围这一片地域。

段宝龙担任了大理都督府的大都督,附近几个睑被改为了几个州,由其他几个部族自行选出一人担任各州刺史,改革成为各部族的自治州。

而整个云南道中部和东部区域的一些部族,就由段宝龙这个大都督负责招降和改革。

这些地区汉化程度都较高,改革问题不大。

最麻烦的还是云南道南部和东南区域,这些地方部族多且杂,汉化程度也很低,有一些小部落甚至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

唯一好的就是部落的规模普遍都不大,鲜有能超过一万人的体量。

因此这些是何志远接下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何志远驻扎在大理南部一百里的蒙舍自治州,这个州涵盖了整个巍山盆地,最南边已经靠近了后世的西双版纳地区。

之所以驻扎在这里。

一方面是为了帮助这里的部族稳定整个蒙舍州,毕竟南部是改革难度较大的区域,蒙舍南部还有不少没有改革的部落。

因此,何志远需要在这里坐镇,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出兵镇压。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地处红河流域的最上游,何志远计划在这里建造一批小型战船。

待此地彻底稳定并备足补给后,便可以乘坐战船,沿着红河流域一路向着东南方向行进,收复沿途的大小各部落。

而陶安则是充当起了外卖小哥,在何志远与复兴城之间提供所需的工匠、干事等人员以及各种武器和物资补给。

当大长和国覆灭,改为云南道归附大唐的消息传回成都后。

李晔这边已经乐开了花。

“哈哈哈哈......大唐复兴,指日可待啊!”

“护国公提出的治理策略确实可行,西南地区若是能够从此稳固,我大唐将来的后患便能除去大半!”

大唐之所以走向衰败,虽是始于安史之乱。

但其中南诏对大唐的影响也非常大,曾在多次战役中击败大唐军队,致使大唐的国力遭受重创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历史上,西南地区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治理难点,数百年来一直都在尝试改革。

从宋朝的改革尝试,到明朝的改土归流均以失败告终。

直到清朝中后期才有所成效,可见难度之大。

如今刘策的治理策略却能让西南的治理变得更加容易,这让西南问题提早解决近千年。

与李晔的反应完全不同的是,蜀王府的王建已经彻底麻了。

“大长和国可不是一城一池!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败给那刘策,还归顺了大唐?”

“如此一来,我还如何与之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