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解文对回乡下不抵触,这让阎埠贵很高兴。
回乡下过年其实是阎埠贵突发奇想的。
以前家里生活条件就那样,所以回乡下并不是好事。
主要村儿里有很多亲戚,而在这些亲戚看来,阎家人在城里就是过好日子的。
实际上呢,阎家的生活只能说是饿不死,有多好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愿意回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作为亲戚们羡慕的城里人回村,总不能空手回去吧?
以阎家的条件,就是给每家亲戚拿点糖都舍不得啊。
说白了还是因为面子的问题。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自从阎解文下乡回来后,阎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但天天馒头,顿顿吃肉,还给家里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比如卖鸡蛋,一个月净赚六十块,除去于莉等人卖鸡蛋的报酬,阎埠贵还能收入46块。
是的,自从给轧钢厂卖猪肉,阎解文已经看不上卖鸡蛋这点蝇头小利了。
于是将这个收益全部给了阎埠贵,等于阎埠贵每月除了工资外,还有46块钱额外收入,总共收入高达近八十块钱。
再除去柴米油盐酱醋茶,阎埠贵每月能攒四十块钱以上。
记得以前的阎家,全靠阎埠贵一个人的工资养着,别说天天吃馒头了,就是天天吃窝头都很难,每月还得去乡下把棒子面换成白薯才够一家人吃。
甚至阎家几兄妹偶尔还会去挖野菜来代替蔬菜。
现在嘛,不一样了,肉基本上不用买,几乎全是阎解文提供的,就算这样,阎家的小厨房里还挂着差不多一百斤的腊肉腊肠腊鱼腊鸡等等。
这还没算阎解文屋里挂着的一百多斤腊肉和两根大火腿。
所以,阎埠贵平常只需要买主食和青菜就行,这能花几个钱嘛。
生活的压力瞬间没了,阎埠贵心思就活泛了。
谁不想衣锦还乡呢?只不过以前他做不到而已。
现在他可以了,过年回到乡下可以在亲戚面前好好的显摆显摆。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赶紧让你妈收拾收拾,家里亲戚不少呢,到时候给他们一人分几斤白面啥的,嘿嘿。”
阎埠贵颇为兴奋,笑的很猖狂。
阎解文瞥了高兴的阎埠贵一眼,我去,这个老头子不会是想在亲戚面前装逼吧?
算了,反正家里有那个条件,他并不会反感照顾亲戚啥的。
阎解文一直笃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没钱的时候好好挣钱,有钱了就拉拉穷亲戚。
所以在阎解文看来,等改开了,需要人合伙的话自然是先想到亲戚。
当初要不是阎解文对老家没印象,养猪这种好事也不会落在铁子岭身上。
“对了,老二,要不让纯子她们姐妹也跟我们一起回乡下过年吧。”
阎埠贵知道李纯姐妹是孤儿,过年应该挺孤单的。
几次接触下来,李纯安静的性子深受阎埠贵夫妇的喜爱,他们已经认定李纯就是未来阎家的二儿媳了。
既然是自家人,那跟着一起回老家合情合理是吧。
阎解文漫不经心的抿了口茶,回道:“到时候我问问吧。”
他不想直接作出决定,因为李纯虽然爱粘着他,但也有自己的想法。
万一姐妹俩要跟福利院的孩子们一起过年呢?所以先斩后奏不是很好的选择。
下午的时候,四合院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许家的媳妇秦京茹外出上厕所的时候摔倒了,引起剧烈的腹痛。
许大茂急头白脸的把秦京茹送去医院,同时跟去的还有秦淮茹和三个管事大爷。
等晚上吃饭的时候,阎埠贵才唉声叹气的说秦京茹肚子里的孩子摔没了,当时许大茂人都傻了。
此事一度引起阎家人的讨论,而阎解文脸上没有太大的波动。
这事儿太巧了,同样是怀孕,同样是意外流产,不用说就是剧情里那段秦京茹假怀孕的戏码。
不得不说,秦家两姐妹为了过上好日子真是不择手段啊。
但这跟阎解文没啥关系,他和秦京茹又没仇,反而和许大茂有恩怨,自然不可能告诉许大茂实情。
这丫的还是给秦家姐妹好好吸血吧。
秦京茹“意外”流产了,成为当天四合院所有家庭的话题。
有的为秦京茹惋惜,哎呦喂,流产一个孩子对身体伤害很大的。
有的嘲笑许大茂活该,这辈子他就不配有后。
有的认为许家的风水不好,前有娄晓娥生不出孩子,后有秦京茹意外流产,这也太倒霉了。
傻柱自然是最高兴的那个,他没想那么多,他只知道只要许大茂还没有孩子他就高兴。
当晚,傻柱喝了整整一瓶二锅头,那叫一个痛快。
……
星期一,大雪覆盖了整个帝都城,阎解文没有骑自行车,选择走路去上班。
没办法,雪的厚度达到了脚裸的位置,骑车会打滑甚至摔跤。
回到东食堂,阎解文刚坐在椅子上,大徒弟刘新林就懂事的泡了杯茶过来。
“师父!喝茶!”刘新林一脸憨厚的说道。
因阎解文的关系,俩徒弟在上个月都转正了,成为食堂的正式职工,每月工资23块钱,而同期进来的这会儿还是学徒工,所以俩徒弟对阎解文孝顺着呢。
阎解文嗯了一声,接过茶杯后问道:“今天有招待吗?”
这段时间以来,阎解文的顶级手艺已经在周边工厂传开了,吃过的人赞不绝口,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吃家过来打秋风。
听到问话,刘新林赶忙回道:“有!早上杨厂长的秘书过来了,听说杨厂长中午要招待部里来的领导,让您做几道川菜。”
噢?阎解文微微颔首,部里来的?还要川菜?我去,不会是王大爷吧?
“还有其他的吗?”
“杨厂长还说了,让您到时候一起过来聊聊天喝喝酒。”说到这个,刘新林一脸钦佩。
这个师父虽然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但人际关系是真牛逼啊。
前几个月,只要有杨厂长的招待都会请自己师父去,好家伙,不是这个厂长就是那个局长,纷纷和自己师父喝酒拉关系,把刘新林给震惊的不轻。
刘新林当时觉得自己要是能混到师父十分之一的级别,估计就能在轧钢厂横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