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朱元璋 > 第543章 徐增寿的决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增寿看着亲爹,此刻脑子都有点嗡嗡的,这分明就是有点兴奋过度了。

那些华夏遗民远渡万里重洋回到故土,特来向大明天子朝贡之事,可谓是整个大明人尽皆知。

作为跟常二郎同为一个投资团伙的成员,徐增寿自然也很清楚那殷商大陆到底有多地大物博。

可以说,那九州岛,怕是还没有上海县大,可是那殷商大陆,却足足有三四个大明帝国一般辽阔。

而且那里物产丰富,重要的是地广人稀,之前一帮子老兄弟都在讨论,不知到有生之年,能不能到那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可是徐增寿真的没有想到,自家姐夫居然如此给力,将有可能成为第一位被分封到那殷商大陆去的亲王。

若是永镇殷商大陆,而自己作为小舅子,若是能够跟随姐夫前往,怎么也能够吃香喝辣,而自己一身本领也算得上是有了用武之地。

而不需要在大明这边,只能混吃等死。

“爹,此事若是真的话,孩儿愿往,愿意追随姐夫,啊不……愿意追随燕王殿下同往殷商大陆,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创万世之基。”

看着跟前这位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的三儿子,徐达内心着实是分外的复杂。

毕竟那殷商大陆远在万里之外,需要飘洋过海。

“增寿啊,你可要想清楚,此事绝非儿戏。”

徐增寿毫不犹豫就朝着亲爹拜倒在地言道。

“爹,孩儿明白,孩儿其实也很想跟父亲一般,追随陛下,创不世之功。只可惜如今,天下渐渐承平,已无孩儿用武之地。”

“孩儿只能如那李景隆、汤老三一般,逍遥自在混日子。”

“而现如今,素有远志的姐夫,既然有了分封为王的可能,这对于孩儿而言,亦是可以尽展胸中所藏的机会。”

看着拜倒在跟前,激动得不行的好大儿,徐达上前搀起了徐增寿,拍了拍他的肩膀。

“汝此去,今生你我父子……怕是难有相见之期啊。”

“爹!”徐增寿两眼一红,又差点拜倒在地,却被亲爹那有力的大手给扯住。

“孩儿不孝……可孩儿不愿如此蹉跎一生。”

徐达没再多言,只是重重地拍了拍徐增寿那已然变得宽厚的肩头,想了想,吩咐道。

“你这些日子,多带一带老四,让那小子尽快把你身上的担子给接过来。”

“上位已与老夫商议过,等到此番,那支送殷商遗民的船队归来,就将开始分封。”

“也就是说,最迟明年。”

“孩儿明白,接下来的日子,孩儿一定会好好的带着老四,可不能让咱们徐家吃亏。”

听到了这话,徐达瞪了一眼徐增寿。

“常二郎那小子还是很知礼数的,怎么可能让咱们徐家吃亏。”

。。。

常二郎看着姐夫哥传回来的鸽信,不得不叹服,一旦开始认真办事情的姐夫,果然很是雷厉风行。

干脆利落的就将自己原本颇为担忧的事情给解决掉。

而姐夫哥在夸功之余,自然是来信求助,毕竟设立新机构之事既然已经办成,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就是如何组建新机构,其中的人员构成又将如何?

毕竟之前二人只是讨论了一个大概的草案而已。

例如设皇家科学院,将会有院监一人,与祭酒同,职从四品。负责全权管理皇家科学院事务,主持教学活动。

再有就是科学院司业一人,正五品,协助院监处理日常事务,分管教学和管理工作。

监丞,正六品,负责具体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纪律。

但问题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边的师长称谓,最好不要与国子监的那些传道授业的教学官员同名。

对于朱标这样的要求,常二郎觉得这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

毕竟自己干这些属于是老手中的老手,很容易就可以解决问题。

国子监那边真正教书的,也就是五经博士,还有就是助教。

既然想不叫这个名,那岂不简单?咱们可是皇家科学院,那么就直接叫院士,或者是诸科院士,同样也是从八品负责教授诸科之学,并且是每一科,设院士两名,从九品的副院士四到八名之间。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每一科,都需要往细致的方向去分,光是一个农学里边,就有专门研究土地肥力,盐咸度的老师,还得有专门研究如此增加肥力提高产业的老师。

更别提还有搞各种作物种子杂交,以及优育良种的老师。

而且常二郎的理由也十分的充足,学习四书五经,重点是看那些学生们的对于书籍的理解能力和作文章的天赋。

可是诸科之学,最讲究的就是严谨,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懂就是懂。

不论是算学,还是农业,又或者是地理学等等诸科之学,必须要言传身教,方才能够让知识传递不断档,方才能够推陈出新。

。。。

再有就是,关于皇家科学院的学子,毕竟之后,他们算是官员?还是算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着实也让常二郎犯起了难,毕竟这些学子毕业之后,很大的可能将会流向社会,或者是流向那些工厂,流向那些商贸团体。

反倒是凭着这一身本事,留在朝廷体系内的不会太多。

毕竟朝廷需要的,最多也就是一些专业性的人才。

而且常二郎的心里边所考虑的就是,先让朝廷重视科学,然后自己这边正好把大量的学子还有老师都塞进那皇家科学院去。

如此一来,皇家科学院,谁最具有话语权,当然是老子常某人,其他人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而且为了杜绝那些偷奸耍滑之人混进这纯洁的科学队伍。

那就必须要从根子上搞好,规定好一切,唯有打好了根基之后,这才不必担心皇家科学院会变质。

只是这该怎么弄,常二郎也颇为头疼,朝廷为天下培养科技人才,这是必然的。

但是有一些人才,朝廷肯定是急需的,例如农业官员,例如工部官员,还有就是负责财政的那些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