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兵主动撤围,朝廷完全可以借此机会重整兵备,调集更多兵马。
如果朝廷让耿炳文一直守在真定,断绝燕兵南下之路。
燕兵确实难以突破。
但是,用人不疑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更何况,建文帝朱允炆对耿炳文根本没有过深的了解。
他的一门心思全在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些儒士身上,哪能耿炳文发现身上的闪光点。
当下,朱棣最懂耿炳文的才能,最有惜才之心,却不能让耿炳文为己所用,当真造化弄人。
耿炳文与燕兵交战失利的消息飞速传回京师。
当前的局势考验着建文帝团队的智慧。
若是深入了解攻守行事,似乎不难做出判断。
无奈的是,建文帝的朱允炆的兴趣不在这上面,而他的团队成员更善于舞文弄墨,在战事方面的经验明显不足。
更何况,建文帝决策的过程中,还时常有杂音出现,比如右军都督徐增寿、驸马都尉王宁等人。
他们总在建文帝面前说耿炳文各种缺点,诸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类的话不厌其烦地反复提起。
建文帝本就拿不定主意,又分不清好赖人。
他过于从善如流,反倒失去主见。
徐辉祖等人的声音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刻意遮蔽了,据说有宫中几位宦官的功劳。
妙锦对三哥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真是手眼通天,十二监、四司、八局几乎全有他的眼线。
朱棣为获取皇宫的最新情报,当真下了血本,几乎把近年来上百家店铺的收益全交给三哥挥霍。
妙锦啧啧赞叹。
朱棣和三哥都在孤注一掷。
话说回来,其实自己也在背水一战,她是生生世世要和朱棣在一起的。
她不希望,朱棣以燕庶人的身份屈辱地活着。
想到朱棣,妙锦心中顿时柔情无限,花痴一般盼着他早点儿回来。
按照黄子澄、齐泰等人的设想,耿炳文对燕庶人应能手到擒来,至少不能输得这么难看,这让朝廷的面子往哪儿搁?
以天下之力,征讨北平一隅之地,竟然让燕庶人占了上风。
这难道不是个人能力问题?
倾国家之财,略无寸功,不问罪已然是皇上开恩。
建文帝的团队对战事预估的过于乐观,见耿炳文无法快速取胜,便生出换将之心。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对武将和兵事不那么上心。
他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以天下之力征讨燕逆,必胜无疑。
但是知己知彼,知人善用,这些最基本的规则被他们忽略了。
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但建文帝团队似乎不太在乎这些,对付一个燕庶人,还需要顾忌那么多吗?
收到真定的战报时,建文帝朱允炆的内心惶惶难安。
他最信任的黄子澄、齐泰都言之凿凿地主张换将。
此时此刻,他不信任他们,还能信任谁?
这是他亲手组建的团队,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他相信他们的才干,远胜于自己的判断。
实际上,对于战争形势,他很难做出判断。
皇祖父在世时,主要教他处理政务,平衡各方面关系,战争方面的学问涉及不多。
他被封为皇太孙之时,大规模的边境战事已经很少,对将领的调动绝大部分是备边操练。
他既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没有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时间来提升。
可能现在他还没意识到,他把许多事想得过于简单了。
黄子澄、齐泰认为耿炳文已不能再用,提议再次调集兵马,换帅出征。
换谁当主帅呢?他们提出的人选是曹国公李景隆。
“曹国公可以当之。前不遣长兴侯而用曹国公,必无此失。”
在朱棣班师回北平的第二天,建文帝朱允炆下旨,任命曹国公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取代耿炳文。
胜负未定,却被撤换,耿炳文只能遵旨。
与耿炳文相比,李景隆的出征仪式要隆重得多,建文帝特别授予“通天犀带”,以示恩宠。
曹国公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朱棣的表哥,也是朱棣小时候最崇拜的人之一。
有人认为,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李文忠的本事甚至超过了常遇春,仅次于徐达。
妙锦在长乐宫学兵法,碽妃常以李文忠指挥的战役为例,所以对李文忠印象深刻。
她也知道,朱棣对李文忠的感情有多深。
为了表达对此次出征的重视,朱允炆带着文武百官送李景隆出午门,行推车礼,为他饯行。
除了仪式隆重外,朱允炆还赋予李景隆一项特殊的权力,“一切便宜行事”。
有必要这样隆重吗?妙锦深感费解。
听说,耿炳文被换掉,朱棣的内心一下子放松不少。
晚上,他特地回来得很早,陪着误入尘网的仙子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饭后散步半小时,又刷牙漱口,前期铺垫结束,他拉起仙子滑嫩的小手,提议去泡温泉,顺便跟仙子聊聊私生活上的事儿。
仙子十分害羞,“你先去洗,你洗完了,我再去。”
他轻轻揉捏着仙子的手,“大师跟你说什么了?”
灿若星辰的明亮双眸忽然暗了下来,“师父叫我拱手相让”。
“让什么?”他摸着仙子纤细的腰身。
“你”,仙子失落地靠在他肩上。
“哦?你怎么想的?”他的心不由得有些紧张,怕小丫头谁的话都听。
她忽然搂住他的脖颈,在他耳边喃喃低语:“势在必得,不让”。
仙子果然不同凡响,不是谁几句话就能忽悠的。
他激动地一把抱起她。
她像一只温顺的小猫,乖乖地缩在他的怀中。
仙子委屈巴巴,“你是不是也这么想?”
他垂眸笑睨她,“你说呢?”
“一丘之貉”,她用力推他,但是怎么也推不开,脸涨得通红,“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