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得半个时辰。
果然只见数万兵马绵绵而来,兵临福冈城下。
刀皇见大虞兵马雄壮齐整,赞道:
“难怪大虞能雄视天下,今观其兵马果然不凡,可知来者何人。”
山下彻也眺望片刻,突然间脸色大变,叫道:
“领兵者乃太史慈也。”
刀皇喜道:“莫非便是斩羽生结弦的太史慈?”
山下彻也道:“不错,此人武艺高强,不可小视。”
刀皇道:“我听闻你和清水和夫联手也战他不下,今日我倒要会他一会。”
说罢便要领兵出城。
山下彻也急道:“此人当世名将不可力敌,今我兵力数倍于敌,不如掩杀之。”
刀皇冷笑道:“你懂什么,此乃先锋,敌军主力必在后面。”
“贸然全军出击,难操胜眷。”
“且此人乃我东瀛大敌,若不能以力胜他,终是难安军心。”
说罢不顾山下彻也苦劝,自领一万兵马出城迎敌。
待到阵前,刀皇拍马而出,叫道:
“来者可是大虞太史慈。”
太史慈叫道:“既知我名,还不下马就擒。”
刀皇大笑道:“休要狂言,今我特来取你首级。”
太史慈大怒,拍马挺枪直冲敌阵而去。
刀皇微微一笑,亦挺刀来战。
这一战于双方而言都是登岛后的第一战。
事关军心,影响深远。
因此二人都打起精神,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当下枪来剑往,转眼间便已斗了五十回合。
这二人皆是本国一等一的高手。
本以为此番交手会是一场龙虎之争。
哪知五十回合后,太史慈的攻势便越来越见凌厉,转眼间便已占据上风。
原来中原和东瀛的武艺大有不同。
中原武艺流派丰富多样,且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想。
东瀛武功则更注重实战技巧和直接攻击,风格较为刚猛直接。
二人初次交手,本来于对方的出手路数都不太适应。
但太史慈先战于东南,再战于太湾。
枪下斩过的东瀛将领不计其数。
因此早已熟知东瀛人的武功套路。
而刀皇却是此刻方才见识到中原武功的博大精深。
十分的不适应。
一时间便慢慢的落于下风。
待再战三十回合,刀皇已然只有八分守、两分攻。
险象环生。
谁也没想到无敌于东瀛的皇者级高手,竟然连百余回合都没坚持到。
太史慈哈哈大笑道:“还不束手就擒。”
刀皇脸色惨白,伺机调转马头便走。
太史慈正杀的兴起,哪里肯放人,叫道:
“贼人休走,留下头来。”
当下紧追不舍。
太史慈坐骑取自北境,异常雄壮,远非东瀛矮马可比。
三两下便追到背后。
正要一枪刺去。
哪知刀皇陡然间转身,手一扬便见一道寒光闪过。
直取太史慈咽喉而去。
这一下来的好快。
总算太史慈反应奇快,侧身一躲才堪堪避开。
这时刀皇面色沉稳,哪还有半分惊慌之色。
原来这不过是他的诱敌之计。
只见他手一挥。
又是两道寒光奇袭而来。
二人相距太近,太史慈避开了第二枚却再也避不开第三枚。
被那暗器一下就击中了肩膀。
太史慈吃痛不过,只得落荒而逃。
刀皇也不追赶,大笑道:“记住了,败你者乃东瀛长雨神刀也。”
当下得意洋洋,得胜回城。
山下彻也迎下城来,大喜道:“今日得见将军神技,实在令我心服口服。”
他被大虞人马压制许久,心中忧虑。
哪知今番刀皇出马,第一战便大挫敌军锐气。
刀皇笑道:“你虽号称东瀛第一神箭,但若真要论克敌制胜,哪有我这手里剑神妙。”
山下彻也本就自知远不如三皇,心悦诚服道:
“全仗将军神威,敌军中有一将名唤黄忠,此人箭法之精当世无双,我不如也。”
刀皇道:“既有这等人他日撞见时定为你报仇。”
山下彻也喜道:“多谢将军。”
二人喜气洋洋上城而去。
却说太史慈回到阵中后羞愧不已。
他受伤倒也没什么,只是没想到第一战这般轻易便输了去。
心中着实不服。
当日休整一夜,第二日想要再战一场。
恰好这时第二路的陆少名和第三路的甘宁俱已赶到。
太史慈无奈只得向二人言明情况并称刀皇暗器精妙,难以抵挡。
当下三路兵马并作一处再临城下。
刀皇施施然出得城来,叫道:“败兵之将还敢前来送死?”
太史慈勃然大怒,便要负伤上阵。
哪知身侧早有一骑抢先而出。
视之乃是甘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