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见通天并未为难自己,心中松了一口气,连忙行礼道:“多谢师叔祖宽恕,杨戬告退。”
他的声音恭敬而谨慎,生怕再惹出什么变故。虽然通天教主并未表现出敌意,但那股无形的威压依旧让他感到窒息。
杨戬心中清楚,眼前这位师叔祖的实力深不可测,远非自己所能抗衡。
说罢,他不敢多留,转身驾云离去。黑犬紧随其后,夹紧尾巴,化作一道黑光,消失在云端。
那黑犬平日里威风凛凛,此刻却显得格外谨慎,仿佛也感受到了通天教主身上那股令人心悸的气息。
它战战兢兢,不敢发出任何叫声,紧紧跟在杨戬身后,不敢有丝毫懈怠。
杨戬一路疾行,心中思绪万千。他虽未与通天交手,但方才那一幕已让他心惊胆战。
通天教主随手一挥,便将那天将斩杀,动作轻描淡写,仿佛只是拂去一片尘埃。
那天将的实力杨戬是知道的,虽不及自己,但也算得上是一方强者。
可在通天教主面前,竟连一丝反抗之力都没有。
更令他震惊的是,通天教主竟然还活着,且实力依旧深不可测,甚至看着比自己的师尊玉鼎真人还要强上许多。
杨戬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师尊曾言,通天教主自废圣位,早已陨落,为何今日却出现在隐雾山?难道师尊所言有误,还是这其中另有隐情?”
他越想越觉得事情蹊跷。
通天教主的复生,自然瞒不过师祖元始天尊,师尊玉鼎真人或许也知晓此事。
可他却为何没有告知自己?难道这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杨戬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仿佛自己正被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
“今日若不是对方有意放过自己,他根本就没有机会活着离开。”
杨戬心中暗自庆幸,同时也感到一阵后怕。
通天教主的实力如此恐怖,若是他稍有敌意,自己恐怕早已命丧当场。
这一切究竟是不知而为,还是另有深意?杨戬越想越觉得事情复杂,心中疑惑重重。
脚下的云头却不敢有丝毫停顿,杨戬直奔玉泉山而去。
他要去见自己的师尊,因为他心中也隐隐感到,这件事恐怕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玉泉山,金霞洞。
玉鼎真人正盘坐于洞中,闭目凝神,周身道韵流转,正在静坐悟道。
自从在玉虚宫中得令后,他们这些二代弟子封闭洞府、自我禁足,规规矩矩的蜗居其中。
忽然,他眉头微皱,睁开双眼,目光如电,看向洞外。
“杨戬?他不是应该在天庭吗,怎么跑这里来了?”
玉鼎真人低声自语,随即袖袍一挥,洞门大开。
杨戬驾云落下,快步走入洞中,见到玉鼎真人,连忙躬身行礼:“弟子杨戬,拜见师尊。”
玉鼎真人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杨戬身上,见他神色凝重,便知有事发生,问道:“何事如此匆忙?”
杨戬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师尊,弟子今日奉命率天庭大军征讨隐雾山,却在山中遇见了师叔祖!”
“什么?你确定是通天教主?”
玉鼎真人闻言,脸色骤变,眼中震惊之色亦显,比在隐雾山时的杨戬有过之而无不及。
杨戬点头,将事情的经过详细道来,尤其是通天随手斩杀那天将的一幕,更是描述得细致入微。
同时,杨戬一边叙说,一边暗中细细观察玉鼎真人的神色。
玉鼎真人听完,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有些焦急道:
“通天教主自废圣位,按理说早已陨落,怎会重现人间?此事非同小可,需立即禀报你师祖。”
见玉鼎真人的惊讶之色不似作伪,杨戬心中稍安,显然此事师尊并不知晓。
而且他已经起身,看样子是要立即去玉虚宫向元始天尊禀报此事。
杨戬犹豫片刻后,忍不住说道:“师尊,弟子觉得此事师尊应该早已知晓。”
玉鼎真人闻言身形一顿,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杨戬。
“师尊,师祖乃是圣人,又与通天教主一气化三清,同为道祖座下弟子,此事应该瞒不住。”
“弟子见过通天教主出手,虽说实力强大,但远不是圣人之威。既已不是圣人,想必也无法避开圣人的探查。”
杨戬的话虽然看似对元始天尊大不敬,但句句在理,令人无法反驳。
通天教主活着,且还在隐雾山,这件事他们这些仙者察觉不到情有可原,圣人不可能不知道。
而明知通天教主在隐雾山,却不与这些弟子言说,倒让他们打上门。
以阐教和截教的恩怨,通天绝不可能让这些阐教弟子活着离开。
一旦这些阐教弟子死在通天手中,他们这些做师父的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这是两教之间的宿怨。
可如此一来,岂不是代表阐教入了大劫,与元始天尊此前告诫他们置身事外相冲突,这对阐教又有什么好处呢?
就算截教借着人皇的力量死灰复燃,而自己所在的阐教拱手将弟子送上,任由对方屠杀,这不是自断根基吗?
如果说派出三代弟子是为了对道祖鸿钧有所交代,可截教却亡而不灭,这也不是他们想要看到啊。
玉鼎真人摇了摇头,他实在想不明白其中道理,叹息道:“揣摩不透,师尊到底想要干什么?”
“师尊,此事还需您亲自前往玉虚宫禀明师祖。”杨戬思索后说道。
玉鼎真人糊涂了,刚才他要去玉虚宫,杨戬却拦着。
现在又要他去禀报这件事,可此事很大概率师尊已经知晓,压根用不着他去说,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关键是弟子还活着。”杨戬沉声说道,道出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