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相处下来,范有亮就觉得李书记总是不按常理出牌。
就拿这次召开的县委常委会来说。
按照正常流程,常委会召开前,县委办先向各个常委收集议题。(如:经济发展、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
收集完议题后,针对这些议题县委书记、县长、副书记三个人会召开一个碰头会,对这些议题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常委会上的议题清单。
在确定议题清单的同时,三人也会对这些议题交换意见。
这个时候就是三位大佬的博弈或者说是交易。
比如县委书记的议题,可能就需要用支持县长或者副书记的议题来进行交换。
当然也有在某些核心利益上,双方分歧很大,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
这个时候,县委书记就有着绝对的主动权。
比如县委书记支持的议案,县长和副书记都持反对意见。
那么县委书记就会评估,这个议题在常委会获得通过的把握大不大。
如果通过的概率高,那就上会,如果希望不大,那就搁置这个议案,在和其他常委充分沟通后,下次再上会表决。
相反,如果是县长和副书记支持的议案,县委书记如果坚决反对,那直接就否决上会。
只要没有县委书记点头,就算是他们两个和其他常委打好招呼也都白费。
这就是县委书记的优势,他对议题是否上会有最终的决定权。
当然这个权力,县委书记一般情况也不会滥用。
比如干部任免、重大投资项目等重大事项,县委书记虽然可以选择搁置,可如果因为搁置导致出了问题,那后果是要县委书记一力承担。
正常情况下,县长和副书记为了能让自己的议题能上会通过,只能对县委书记在某些领域进行妥协和让步。
总归来说,常委会前的碰头会,就是县委书记的主场。
尤其是李书记刚到谷山,这个碰头会更应该好好利用起来,为自己谋取更多的资源。
可偏偏李书记取消了这个对他有利的碰头会。
用他的原话来说:“现在这个碰头会,就我和县长两个人,有什么好碰头的,反正县委常委也就6个人,所有议案直接上会讨论好了,省得浪费时间。”
然后李仕山就让王涛把自己圈定的议题清单送给县长李太奇过目。
只要李太奇没有问题,那就直接上会。
两人不见面,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那传递给外界的信号可就不太好了。
这就相当于告诉所有人,两人的关系非常不好。
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李书记走访调研了十天,县里关键核心部门都走了一遍,唯独忽略了县政府。
李太奇也一样,李书记都来了十几天了,也不去拜访。
两人很有默契一般,彼此都把对方当作空气,互不来往。
现在他们两个人的关系给外界的感觉就像是,两军对垒,剑拔弩张,随时都会爆发一场大战。
范有亮对李仕山的做法感到担忧。
两人的关系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矛盾迟早公开化。
如果被市里面知道,影响最大的可是李书记啊。
“班子团结度”可是上级组织部考核时的重要指标。
李书记现在还是副书记,如果事情闹大,他很有可能就转不了正了。
这些天李仕山的表现,让范有亮感觉到他是真心实意想为百姓做事情。
这样的好书记,范有亮是真的不希望他出事情。
范有亮想到这些,忍不住抬头看向坐在会议桌上首的李仕山,眼神中充满了担忧。“”
“书记啊,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啊!”
同样琢磨李仕山心思的还有县长李太奇。
他同样费解李仕山这些天的反常举动。
首先就是选秘书的事情。
他为什么会选王涛当秘书。
李太奇不相信李仕山看不出王涛身上的问题。
在自己的授意下,王涛的反常表现都快把“奸细”两个字刻在脑门上了。
当初李太奇也在怀疑用王涛当秘书,就是李仕山在打乱自己的思维。
可是这两天他的举动就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李太奇预想过,李仕山下乡走访这么多天,必然会发现扶贫款被挪用的事情。
昨天他一回来,就要看“账本”这也属于常规操纵。
扶贫款这么大的事情,他当然要把前前后后的事情梳理清楚。
这将来万一要出事去了,他也好把自己撇清楚。
这都是很正常的“自保”手段。
你查账就查账,怎么会想到去找审计厅的。
今天早上他收到王涛发来的消息,说是李仕山要去审计厅,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
李仕山这是要发疯啊。
虽说审计厅每年都会对全省贫困县扶贫资金开展审计,但主要通过专项抽查而非覆盖每个县。
全省一共四十多个国家级贫困县。
审计厅每年也要抽查一、两个资金使用量大、问题频发的地方。
就像谷山县这样,人口又少,扶贫资金拨付少的地方,别说审计厅了,就连市审计局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审计过。
现在李仕山跑去审计厅是想干什么。
是去请审计厅的人,下来查账吗?
李仕山这是要把保康的天撕破一个口子啊。
这要是下来审计,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
不仅县里兜不住,就连市里的相关领导也兜不住。
到时候事情闹大,省纪委成立工作组进驻,紧接着一大批官员将被问责。
李仕山然后趁机洗牌,全盘掌控谷山。
如果李仕山真的是这么打算的,那他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
先不说这个事情会不会成功。
就算他成功了,那么他以后的仕途算是彻底地断了。
现在李仕山背后有项成儒肯定没事,可是三年以后,项成儒走了之后他怎么办。
那些受到牵连的官员必然要找他秋后算账。
这么多人联合起来,李仕山将在汉南官场没有立锥之地。
没有哪个领导会为保李仕山,去得罪一大批官员。
李太奇在考虑,是不是自己有些高估李仕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