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城头,李世民挥斥方硕,指点江山:“在这片长城之外的大草原上,一个部族的衰落,代表另一个部族的崛兴。”
“现如今,自突厥大汗室点密起兵,统领十方部落可汗,率精锐金狼军十万众,击败了强大的柔然汗国,建立起了一个比匈奴领域更辽阔、声威更强突厥汗国,设牙帐于都斤山,草原诸部族,无不慑服。”
“后来虽被吾师一力瓦解,分裂成了东西两个部分。可是即使分裂,突厥高手依旧层出不穷,纵横在这大草原之上,从无敌手。”
“草原汗国虽有被我中原王朝击败、甚至灭亡过无数次。然而疾风知劲草,从秦汉时期的匈奴汗国,到三国两晋时期的鲜卑汗国,再到南北朝时期的柔然汗国,直至现在的突厥汗国,这些胡族却便如这野草一般坚韧,春风吹又生。”
李世民声情并茂,其身后,大唐十六卫中的高级将领林立左右,这些人气血盈目,煞气冲天,即使不细看,也知他们至少都是大宗师级数高手。
尤其是江湖浑号“归藏鞭”的尉迟敬德,自从前几年击败当世鞭法第一人长白派“定世鞭”王薄之后,实力每日剧增,如今无上宗师初期的他,已隐隐有了突破中期的迹象。
自淮水之盟前夕,李渊传下唐国公位,后被陈宇霸气,手持传国玉玺,一言册封唐王,李世民整合唐军并天策府一起,编练为此十六卫野战大军。
每军设一万人,合计五营,一营骑兵,四营步甲。
军队人数较之前减少许多,战力却都达到了三级兵种以上,整体实力飞速攀升。
十六卫大军,分别是左卫将军柴绍、右卫将军侯君集。
左武卫将军屈突通、右武卫将军李孝恭。
左武侯卫将军长孙无忌,右武侯卫将军尉迟敬德。
左翎卫将军薛万彻、右翎卫将军刘德威。
左屯卫将军敬君弘、右屯卫将军李绩。
左骁卫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将军段志弦。
左领军卫将军王君廓、右领军卫将军史万宝。
左监门卫将军庞玉、右监门卫将军罗士信。
众卫将听的认真,细细揣摩着唐王殿下心意。
自战国末年匈奴汗国崛起,控制草原。以始皇帝嬴政横扫六合之威势,也不得不加以重视。
不但修建长城抵御之,且以太子扶苏为监军,携上将军蒙恬,亲率三十万大秦锐士于此雁门关对垒。
及至汉初,又有匈奴大单于围困高帝刘邦于白登七昼夜,受尽屈辱。
这才有了汉之和亲,卧薪尝胆,历文景之治,到汉武,举全国之力,兴马政,养羽林精骑十万,覆亡匈奴于一役。
之后更有三国时期的魏武挥鞭,虎豹骑纵横草原,征服鲜卑诸部,将其分化。
三国内斗,却未能尽灭草原部族,其后的司马晋无大作为,终于导致五胡乱华。
再到后来南北朝时期,草原风云变幻,柔然汗国一统草原,后被突厥灭之。
突厥势大,至隋唐到达巅峰,围困李世民于长安,被一统中原的李世民视为耻辱,奋发图强,征服草原,万国朝拜,称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