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向凝重的将方协文翻译的稿件拿在手里,又重新默读了一遍。
他的心底在沸腾,眼中不自觉有着泪光。
“这样的中国,不应当,也绝不会止步于此。”
“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有这么辉煌璀璨的历史,这个坚韧不拔的民族,怎么可能不会实现民族复兴呢!”
梁向心中感慨万千,他忍住翻涌的情绪,捧着稿件。
他已经迫不及待将这篇文章上表到省里,甚至是中央。
现在正处在改革的困局之中,很多同志对于改革其实是充满迷茫的。
尤其是去过国外的人,对比国内国外的差距,简直是天堑一般令人感到绝望。
这一点,他在深圳都感受的尤为强烈。
可以说,邵维鼎的这一篇文章,不光是给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他有种感觉,这篇文章可以给当下的中国。
给全国为民族复兴的同胞们,注入一针强心剂。
邵维鼎预言中的未来中国,实在是太美好了。
梁向深呼吸了几口,平复好情绪,抬头看向方协文:“方总,这篇文章我拿回去可以吗?”
方协文没有说话只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说实话他也还在震荡的余波之中。
邵维鼎的这篇回答叙述,给予他极大的震撼。
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的认同感,他从未如此强烈过。
港岛没有经历过反帝反封建,没有推掉压在人身上的三座大山。
港人的思维其实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与内地相比,他们更崇拜白人,更崇拜西方文化和思想。
以前,港岛人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但是这个“中国人”的概念,其实很模糊,都是从父辈口口相传中留下来的惯性。
但现如今,因为英国的刻意影响和宣传下,不断地强调港人观念,强调殖民,潜移默化下的影响。
新一代的港岛人,对于父辈口中的中国人,更能接受的其实是港人。
对于中华民族,他们并没有产生认同感。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余毒如此之深的原因所在。
可现如今,方协文有种灵魂在震荡的感觉。
他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邵维鼎有如此强烈的家国情怀。
那是比之血脉还要重要的元素——文化以及历史深深根植在邵维鼎的心中。
这是方协文,甚至是很多新一代港岛人所欠缺的。
“东山先生。”方协文转头看向东山友太:“这期的时代周刊是什么时候发行的?除了在日本发行之外,港岛能买到吗?”
“就是这周。”东山友太笑道:“应该是能买到的,这是国际版时代周刊,在我们日本是由?纪伊国屋书店进行发行,不过要晚一周,即时购买的话,在各大机场服务站都能买到。”
“港岛机场也是世界国际机场组织的合作成员,应该也是能买到的。”
方协文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预想。
鼎少的这篇报道,大概率要在港岛掀起惊涛骇浪了。
只是,未来中国真的能如鼎少所说:此刻的困顿,不过是凤凰浴火前的短暂黑暗。
他没有答案。
他甚至清楚,对面的东山友太给予的善意,其实是并不相信邵维鼎对于中国的预言。
东山友太是日本人,日本人比之其他外国人更为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历史。
但是,他们真的相信,这样一个与日本经济差距十几倍的国家,能翻身成功?
好好承接住转移的一些边角料工厂,作为世界分工的一环,用一些淘汰的技术换取这个十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这就是西方给予中国的角色定位。
日本人清楚这一点,美国人更加清楚。
前路漫漫,方协文突然有种历史参与者的吊诡之感。
.......
与此同时,就在梁向将手中时代周刊关于邵维鼎专访的译文向上传递之时。
这篇文章也在港岛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然大多数港岛人是没有直接看到文章内容的。
港岛各大媒体,最先报道的新闻事件只有一个。
“邵维鼎登上时代封面人物,与英首相齐名”
图片出现两则照片。
全球版时代周刊邵维鼎的封面头像,以及欧洲版时代周刊撒切尔的封面头像。
二者放置在一起,给予此时还是英殖民地的港岛极大的震撼。
以前邵维鼎出名是因为什么?
钱,财富,以及一个个大手笔的并购案。
可这一次,第一次与政治人物同时登上时代周刊。
而且还是英国首相。
在港岛,谁不知道,英国人就是他们头顶的上位者。
以前哪怕是有一些华人授勋,也不过就是太平绅士以及最低等的几个爵位。
但就算是如此,这些人在港岛都是特权阶层。
受到全港人的尊崇膜拜。
可现如今,邵维鼎这算什么!
港岛人不敢想,却又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当天刊登相关报道的报纸,全部卖爆。
尤其是直属于鼎峰旗下的《朝阳日报》,更是得到了一众港岛市民的哄抢。
邵维鼎在港岛的巨大影响力,在这一天展露的淋漓尽致。
要知道,现在的邵维鼎仅仅只有二十出头的年纪。
这般作为,这般的影响力。
就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整个港岛的年轻一辈。
作为父亲,邵毅府老怀欣慰,看着报纸不住的露出笑意。
因为这个小儿子,他在港岛的地位直线攀升且不说,邵氏也被他彻底盘活了。
如今tVb、邵氏电影在港岛,甚至是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都在与日俱增。
他距离自己梦想中的影视帝国越来越近。
而这一切,都是自己这个小儿子带给他的。
而作为母亲,方艺华可不像邵毅府那么含蓄,只会在自己的办公室偷乐。
她特意订购了几百本《时代周刊》,来到tVb总部大楼,见人就发一份。
刘德桦作为现如今tVb五虎之一,自然也是拿到了这本杂志。
看着上面的封面人物,他心中赞叹不已。
这才几年过去,那个和他年纪一般大的人物,如今已然是更加的高不可攀。
“伟仔,你英文好,和我们讲讲鼎少的这篇专栏都讲了些什么。”
他看向五虎之中新近崛起的梁超伟,表现的很亲近。
黄日哗、苗侨威、汤正业也向梁超伟看了过去,眼睛里满是求知欲。
房间内,不仅是这几人。
梅艳芳、周闰发、钟楚红、一大群邵氏签约艺人,甚至是最近火热的李炼杰都在其中。
朝阳日报等一些报纸刊登的内容,大部分都围绕在封面人物。
以及对邵维鼎最近半年在美国的活动的一些叙述上。
触及到《时代周刊》正文内容上的,目前还没有。
主要是还有英文门槛,得需要报纸编辑重新翻译以及评论。
所以刘德桦几人,就更想知道,时代这份世界影响力的周刊,到底写了些什么。
才会将邵维鼎作为封面人物。
这不仅是他们几个的想法,几乎每一个在港岛并且手上买到了时代周刊的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本就有些内向的梁超伟被这么多人看着,脸上立刻就红了起来。
“那我试着翻译一下。”
梁超伟点头说了一声,将双眼投向正文。
下一瞬,目光陡然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