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来人往
徐渭没有立即走。而是在京师滞留了一日,将顺天府的事情全部忙完之后,就在周梦臣拔给十名护卫的护持之下,一路向大同而去。
虽然依然有些风险。但是这一行护卫都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而且跟随周尚文在大同驻守多年,要战斗力有战斗力,要人脉有人脉,再加上已经去信给马芳。有马芳接应,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徐渭走后。
周梦臣也没有闲着。
与新任顺天知府做了交接。
就准备离京了。
他首先要确定的是随行人员。
徐渭是周梦臣的谋主,麾下有十几位文员都是徐渭一手挑选的。周梦臣也没有多操心。有这些人打底,到了大同再收纳一些大同当地人入幕府。就能支撑起一个巡抚衙门了。
当然了,这也与大同巡抚的职权有关系。
毕竟,大同巡抚虽然是巡抚,但管辖范围与一个知府相差不大。事务方面也多偏向军事上的,不需要多带幕僚。
不过,周梦臣胸中有一篇好大的文章。虽然因为去大同,让周梦臣很多计划未必能顺利推行。他还是决定,按自己的步骤来。他给自己老师吴廷翰写信,说要在大同办书院。教化百姓。请老师推荐一些人手过来。
这个计划,并不是周梦臣临时起意。却也做过调整。
如果说周梦臣去江南,浙江,福建的话。办书院的计划,依然会有的。但是要拖后一些。毕竟这一带都是文化锦绣的地带,从来不缺书院。而且心学盛行。即便是贩夫走卒都言心学。而且心学之中,也有很多人才,上到内阁大学士徐阶,下到侠士,如何心隐。中到名士,如徐渭。
没错,徐渭也受到心学影响。
什么是天下显学,这就是天下显学的底气。而气学,已经式微了。最大的表现就是,王阳明门下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有名有姓的一抓一大把。而气学这里,吴廷翰已经算是年轻一辈的人。虽然一把年纪了。吴廷翰以下,在学术上有些成就的人,几乎没有了。即便是高拱虽然学术有些功力,但他更偏向实学,只是算是受到气学影响。未必能列入气学门墙了。
所以,周梦臣要在江南办气学的书院,是何等头铁。
在原本计划之中。周梦臣准备先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再着手做这一件事情。但是大同却不一样了。
大同敢战之士,勇决之将。从来没有少过,能在战场上,三进三出,立尸不倒的将士,从来不少,所谓大同马兵甲天下。这是公认的。但是文化方面。这就有一点不好意思了。
不能说,大同就没有读书人了。
但大同的读书人。还每个高端到可以讨论气学与心学的时候。他们有一点经历,就去考科举了。根本没有闲心去研究这些儒学之中形而上的学问。
这也是环境影响人。
所以,周梦臣在大同办书院,绝对不会人说什么。教授什么。大同人也不在乎。或许有些大同读书人,读过阳明先生的着作,但是也仅此而已。
周梦臣在嘉靖面前说过要在大同久任,这一次最少要待三年,甚至要更多年,也说不定。他就想让气学在大同扎根。毕竟,气学在边关上,也是有一些影响力,比如外科医学在大同的影响就很大。
周梦臣心中设想了一系列学校,大同大学,大同医学院如是云云。甚至周梦臣还自我安慰。大同也不错,最少在办学上,他能放开手脚。不用顾忌别人。
除此之外,周梦臣还要在自己的弟子之中,挑选一些人随行。毕竟,周梦臣要的气学,是他自己的气学。而不是王廷相的气学,或者说吴廷翰的气学。请吴廷翰派人来,是周梦臣知道,自己乃至自己弟子一脉,在传统的儒学之中,是有些欠缺的。
需要一些儒生来填补。
但是教学的主导权,是不可能让给别人的。
所以,他准备将自己的弟子们,带上一批到大同去。
外门弟子就不用说了。这不用周梦臣去管。周梦臣与外门弟子们接触不多,也就是周梦臣上上大课而已。而今周梦臣的外门弟子有三四百人。人数一直在起伏。因为周梦臣对外门弟子的约束很薄弱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很多人都已经不在门下听讲。
特别是很多工匠。他们在周梦臣门下,只是听一些能解决现实的问题的方式方法。更深的东西,他们没有兴趣,也没有心思学。无非是留下一个姓名,算是学过而已。
周梦臣估计,能跟随周梦臣离开京师的,有一百人就相当不错了。
不过,也无妨了。他的亲传弟子也不可能全部走。
首先杨宏量,是不会走的。杨宏量而今已经是刻漏博士了。在钦天监之中对各种天文资料进行着精密的核算。编制新历。以周梦臣的了解,今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年,这新历就能完成了。
也就是如果按新历来说,嘉靖三十年,就是新历元年了。当然了不可能有这个纪年方式。
到时候,杨宏量大概有再升一级。倒是老监正也会退下来。杨宏量不会直接接任钦天监正。会有一两任监正做过度。但是杨宏量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未来钦天监正的人选了。
他是不可能走的。
徐杲也是不能走。
无他,就是水泥厂这一摊子事情。这里面有周梦臣,皇帝,各家勋贵的利益。谁都想将这一个工厂办好。但问题是,这与军器监一样,已经是原始的工厂了。这样的工厂在后世随便一抓都能抓到能当厂长的人。
但是在这个时代,能让各方面安心的厂长人选。可不好找。
各方一致决定,让徐杲来办。
徐杲也就以工部主事来办这个水泥厂了。
于是,水泥厂就形成一个非常怪异的制度。说是官府的也不是。说不是官府的,但有官府工坊的一切待遇,连管理人员都有官衔。
冯保更不用说了。根本不可能离宫。
周梦臣准备,带程大位,刘修水,殷宗伊三名弟子一并走。至于夏言的儿子,一方面年纪小。二来孩子的母亲对任何当官的都深恶痛绝。所以一回到家乡,就切断了与周梦臣的联系。
让周梦臣都忘记了,他还有这个弟子。
还有戚继光也不可能留在京营,虽然周梦臣估计,这一世,戚继光很可能不打倭寇了。但是在西北,依然可以绽放自己的光芒。
只是周梦臣却没有想到,他的安排之中,出了一点点的意外。
不是别人。正是刘修水。
对于周梦臣的安排,他所有的弟子都没有意见,唯独到了刘修水这里。这个一直沉默少言的弟子,终于开口了。
刘修水说道:“老师,我不想去大同。”
周梦臣为之一愣,他虽然对弟子一向宽容,但是人都会变的。在明代这个讲究师道尊严,还有老师与弟子之间,有特殊的权力义务,周梦臣都习惯了弟子们言听计从。这让周梦臣有些不舒服,但仅仅是不舒服而已。不至于让他生气。
他问道:“我可以问为什么?”
刘修水深吸一口,鼓起勇气说道:“老师的学问,究天人之际,畅宇宙之尽,非弟子能望之万一。只是弟子才智鲁钝,学到而今,已经学不进去任何东西。再在老师门下,一无是处,已经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拖累老师之英名。再加上家中催促弟子回家成亲。弟子已经准备回麻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