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24

    +
  • 恢复默认

朝廷吏治糜烂。

朝廷和地方官官相护,官吏和商贾官商一体,利益盘根错节。

单靠制度法令难以以力破万法,要想迅速破局,他计划引进新势力,除拔高武将地位,渐渐改变以文制武外。

今日,他决定实施谋划已久的计划,即以提高政治地位拉拢商贾。

即不给商贾任何行行政权,赋予建议权,监督权,协助他制衡地方官绅。

甚至他连官名都想好了,就叫以前售卖的员外郎。

最好建设出后世地方议会制雏形,届时狠狠收拾官绅。

拔高商贾地位?

徐光启身躯晃动,内心好似掀起惊涛骇浪。

历朝重农抑商,确定士农贵,工商贱,皇帝为搞钱拉拢陕西商帮,解禁对商贾各类限制,允许商贾家族子弟入仕途。

本以为皇帝是作为陕西商帮赈灾的补偿,各种解禁限于陕西,孰料皇帝雄心勃勃,计划推广全国,欲打破乃至改变士农工商的传统。

这是向千年旧制发起挑战啊。

杨觐光,毕自严,王象晋,崔呈秀呆若木鸡。

昔年,管仲提出,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把士农工商视作国之柱石。

刘安淮南子内提出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从此商贾地位低下。

孰料皇帝无视旧制,重启炉灶。

这么做,初期肯定受到天下商贾支持,也必然在百官和士林学子掀起轩然大波,甚至造成动荡。

后期,兴许导致官商合一。

毕自严紧张兮兮说:“陛下,此事干系甚大,不可不察也。”

朱由校摇摇头,不容置疑说:“欲改善民生,训练强兵,财政总要解决。若官绅没法解决问题,不想解决问题,何不让商贾来试试,常言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商贾正常聚财手段比官绅更胜一筹。”

这...

虽然不想承认,但皇帝所言有道理。

毕自严,王象晋,甚至徐光启,杨觐光,崔呈秀听出朱由校弦外之音。

这是不信任官绅,确切说,皇帝清楚让出官官相护,官绅一体,让官绅帮忙官搞钱难如登天,故而,把希望寄托在商贾身上。

不过,皇帝给商贾提升地位,到底提升到何种高度,士商地位平等呢,或破格让商贾做官。

未知的,最难以预料。

唯一破解之法,官绅搞钱超过商贾。

虎口夺食,让官绅让利,难如登天。

朱由校内心有许多掏心窝的话要说,思前想后决定回朝说给百官,事后借机改变大明部分固有的政策。

此后数日,朱由校出顺天府,入保定府。

沿途遇到好几起卫所军官霸凌军户的现象,纵然锦衣卫主持公道,拨乱反正,他的情绪依旧非常低沉。

保定府靠近京师,分布大量卫所,卫所内海量军屯遭卫所中高层将官霸占,军户变相沦为奴隶,处境苦不堪言。

他有意彻查,向卫所开刀。

奈何卫所光涉及指挥使,同知,佥事,镇抚使,涵盖千户,百户,小旗等。

他们不同于内外廷宦官,官吏,他们基本掌兵,即使卫所形同虚设,吃空饷数额超过六成,是卫所军户依然存在兵勇。

故而,对于卫所将官,必须一剑封喉。

所以,朱童蒙,卢象升募兵归来,郑崇俭,梅之焕回京,北直隶的部分将官该人头落地了。

十月末,北方渐渐萧瑟。

朱由校视察途中,孜孜不倦向徐光启咨询农业问题,如粟的亩产,玉米,土豆,红薯,高粱,南瓜等传播到何处?

这次出宫微服私访,他的主要目的为深入底层,了解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为他日朝堂整顿做准备。

所幸,徐光启是农业好手,有问必答,耐心为他解惑。

交谈中,朱由校得知徐光启早年撰写的农政全书内,对玉米,土豆,红薯都有详细记载和介绍,关键徐光启亲自品尝过红薯。

南瓜,高粱已经在南方大量种植,特别是高粱,大明时南方产量远远高于北方。

偶尔同样擅长农艺的王象晋补充。

让朱由校吃惊是王象晋不光亲自种植红薯,还创造出压条繁殖法,对于植物嫁接改良亦有不俗见解。

朝廷,不缺干吏,缺把他们安置在合适位置的伯乐。

朱由校暗暗发誓,今后务必人尽其才,给予百官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临近安肃县时,朱由校偶遇上百名男女老少,顶着烈日在田垄处劳作。

观之,朱由校迅速下马走上去,望着田间高耸的作物,内心产生浓浓疑惑,秋收已经结束,为何这片地尚未收获,高声向田间老农询问:“老丈,田地是何作物?”

闻言,田间忙碌的老汉放下手里的活,走到田埂旁答道:“公子,这叫蜀黍。”

蜀黍?

朱由校诧异的望向徐光启。

徐启光解释说:“公子,蜀黍即高粱。”

高粱,朱由校恍然大悟。

他早前询问徐启光高粱传播到何处,谁承想保定府有百姓耕种。

朱由校让锦衣卫把水壶递给老丈,和颜悦色询问:“老丈,秋收结束了,为何家里才收粮?”

老汉望向朱由校,见他锦衣华服,随从云集,即知对方非富即贵,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答道:“公子,初夏时,老丈和儿子给襄城伯家做工,错过播种时间,所以,比别人家晚了月余。”

襄城伯。

李守锜。

靠。

这货死不足惜。

稍稍缓和心情,朱由校追问:“老丈,这蜀黍亩产几何,够家里糊口吗?”

老农沧桑的面孔露出几分难色,答道:“公子,丰年亩产三石,灾年两石。”

两三石?

明代一石一百五十斤,两三石头,即三四百斤。

这产量在古代已经很高,后世的高粱经过持续改良才亩产千斤左右。

他隐隐记得利玛窦传播教义时,记录大明风土人情。

着作《利玛窦中国札记》内描述南方土壤肥沃,农业发达,百姓注重饮食,万历中期,东南地区普通百姓能经常吃肉,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八百斤。

即使家境不富裕,也能购买到水产品和肉类,偶尔还能买水果回家。

时过境迁,朝政恶化,民不聊生。

北方旱情加剧,赋税沉重,莫说吃肉,吃水果,日常果腹都困难,不然沿途那来那么多无人收敛的尸骸。

朱由校追问:“老丈,蜀黍亩产量和粟相比如何?”

【除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