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卫国对娄半城一帮狐朋狗友的所谓投资来者不拒。

只要有人给,他就敢要。

不过,李卫国不喜欢欠人情,只要收了大黄鱼,一般当场就还了。

一帮中老年人,哪个能没点儿毛病,只要是能治的,李卫国绝对不会藏私,给多少钱,就治多少病!

可惜,即便李卫国医术高明,甚至手到病除,在这帮人的心目中,也远远达不到平起平坐的地步。

这一点,娄半城就做得不错,哪怕拿李卫国没有办法,哪怕连自家闺女都豁出去了,依然没有把他和自己放在同等位置看待。

这就是李卫国对这帮人丝毫都不手软的原因,给钱就看病,没钱就别谈感情,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把你当回事!

说句不好听的,在某些所谓的大人物眼里,其他人都是蝼蚁,只不过有些是大蝼蚁,有些是小蚂蚁。

别的可以装,唯独情绪值装不了,系统早就告诉李卫国,这些人心里对自己是什么态度。

这就是为什么李卫国一直不待见这帮人的原因,要不是看在他们的几个闺女还算善良的份儿上,别说给他们治病,不收拾丫挺就是好的!

……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凉,市面上的物资越来越短缺。

鸽子市的粮食依然在不停地涨价,带动各种物资价格都在上涨。

不要票的白面,已经涨到了七八毛一斤,而且卖的人越来越少,还时常断货。

没有定量的人雪上加霜。

比如贾东旭一家,生活就陷入了困境。

原来贾东旭一个人的工资,够家里半个月的伙食,现在不行了,顶多十天就花个精光!

易中海终于受不了了。

不是心疼贾家人,主要是被贾家人吸血吸得太厉害。

几个月以来,贾家一直都靠易中海资助过活,从原来每个月“借”一二十块,到现在三四十块都打不住。

即便易中海每个月都有百来块的工资,时间长了也感觉吃不消。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别说贾东旭只是一个徒弟,就是亲儿子,这样无休止地接济也扛不住。

无奈之下,易中海准备召开全院大会,转移矛盾,让四合院众禽和自己一起分担负担。

为了寻找召开全院大会的时机,易中海可谓是绞尽脑汁。

因为他根本就不敢让李卫国参加!

让易中海抓狂的是,李卫国虽然经常不在,他的八个徒弟却每天都在家,从来没有出去玩的时候!

哪怕是星期天,哪怕是节假日,八个小子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是学习,就是练武,根本就没有半点小孩子的样子!

更让易中海头疼的是,不但八个孩子不出去,就连娄半城的宝贝闺女娄晓娥也跟屁股上抹胶水了似的,除了买东西,几乎就不出四合院的门。

而且,李卫国早就向大家宣布,娄晓娥也好,八个徒弟也罢,全都是95号院的人,院里有什么事情,统统都有他们的一份儿!

好吧,李卫国恨不得95号院再大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住进来的人越多,提供的情绪值就越多。

两口子占据了两间房的易中海,一个人占据了两间房的聋老太,一个人占据了三间房的何雨柱,以及一个人占据了两间房的许大茂,统统都成了李卫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么多房子,要是像阎埠贵和贾张氏家一样,一间房住好几口,甚至十几口人,该多给自己提供多少情绪值啊!

于是,李卫国向何雨柱和许大茂发出了最后通牒:“傻柱,老帽儿,给你们一年……不,半年时间,必须解决个人问题,到时候如果还不娶媳妇,小心我阉了你们!”

聋老太……

聋老太还是算了,这么大岁数,估计是找不到上门女婿了。

也就是这帮家伙是剧情主要人物,提供的情绪值比较多,不然李卫国早把他们从四合院搓出去了,根本就不允许有人占着茅坑不拉屎!

为了寻找开会时机,易中海头都愁白了。

很遗憾,到了最后,也没想出一个好办法。

易中海心里清楚,哪怕趁着李卫国不在家的时候开会,等他一回来,会上说的所有事情统统都得作废。

无奈之下,易中海只好找到李卫国:

“卫国啊,最近的物价越来越贵,咱们院里好几家都已经过不下去了,你看怎么办呢?”

李卫国没想到,易中海居然会主动找自己问计,看来是被贾家吸得太厉害,受不住了。

“一大爷,我不知道啊,你还是找街道办吧。”

易中海真想给李卫国翻两个大大的白眼,要是找街道办有用,我还找你干什么!

好吧,其实易中海压根就没找过街道办,因为贾张氏坚决反对。

现在去找街道办,肯定是让贾张氏和秦淮茹这些没有城市户口的人回农村。

现在农村有大锅饭,白吃白喝多香啊?

“对了一大爷,现在公社不是有大锅饭吗,你想办法,让咱们院里所有农村户口的人都回去,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易中海又想翻白眼了。

你小子坏得狠,老子要是听了你的馊主意,那才是得罪一大片!

谁也不是傻瓜,这光景,谁都不会回农村。

尤其是贾张氏,易中海心里清楚,只要自己敢提出来,老娘们非和自己拼命不可!

回去看似能吃大锅饭,好像占了大便宜,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大锅饭岂是白吃的,只要一回去,肯定就要参加劳动,不干活还想吃白饭,纯粹就是想多了!

贾张氏养尊处优这么多年,哪里还能干农活,绝对不会因为一口吃的,把自己的老骨头豁出去。

而且,为了粮食的事情,她已经和贾家村的人闹翻了,回去也落不了好。

至于她自己的娘家?

只要是对农村熟悉的人都知道,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长期住在娘家会是什么情形。

何况,她张二丫可是村里为数不多嫁到城里享福的人,灰溜溜滚回去,根本就丢不起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