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面的授意,彼此间又一团和气,“谈判”自然半功倍。
基本没费什么力气,沧浪公司的股权结构便初步确定下来。
建行持百分之二十优先股。
承诺承担蛇口第一期2.4平方公里电子工业区土地购置费,提供两亿软妹币五年期免息贷款,用于三通一平工程。以及不低于十亿软妹币的低息贷款准备金。
并建立专项审批通道,简化流程,保障资金高效调用、进出。
“皮包公司”将注册地设立在宝安,定名“正兴”公司,占股百分之三十八。
bE公司占股百分之三十四。
股份不是白给的。
首先,bE公司与国科院达成协定,共享7899项目中,涉及到的包括视频、音频、接口、构架、闪存、经纬定位器(鼠标)等一百三十二项专利。
互相共享,表面上看谁也不吃亏。
但bE公司拿出的专利,大部分都是真金白银从美西方买的。而7899项目中的相关技术,事实上都是曲卓搞出来的。
另外,bE公司承诺,十年内所有利润全部用于内陆科教项目。
这一点,大人们还是有点大气的。
曲卓的承诺并没有时限。三号做做主,改成了十年。
而且,预计前五年为投入期,即便有收益也不会太多。实际只让bE拿出五年的利润……
除三方大股东外,梅宣宁个人持股百分之五。曲卓个人持股百分之三。
梅宣宁出任董事长兼任首席执行官(大老板)。
正兴公司总经理蔚宏霞,出任首席运营官(抛头露面的壮劳力)。
曲卓出任首席技术官(狗头军师)。
bE公司财务监理余曼雅,出任首席财务官。
另行约定,如果梅宣宁卸任,他的个人持股,按彼时评估价定向转入曲卓名下……
呃~余曼雅压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bE公司的财务监理。
曲静也不知道,某个臭小子夹袋里没人,把主意打到了她身上。
没办法,实在没有合适的人手,曲卓对公司的实际运营又必须有所掌握。
琢磨来琢磨去,想到了余曼雅。
本身是学财务出身,科班毕业。作为曲静的秘书,一直深度参与顺生的财务工作。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人品心性也都过关。
属于长短大小正合适……
股权问题敲定,梅宣宁、蔚宏霞和朱行长先一步飞羊城,曲卓留在京城处理手头剩下的工作。
四号、五号两天,曲卓带着方文山在北大和清华打转,指导报纸排版软件和数字电教系统的推进。
四号准备收工时,告诉北大计算机几个专业的学生:眼下进度太慢了,二月底之前必须拿出我满意成果。
如果做得好,大家可以明煮推荐,也可以建立一套贡献积分算法,最终选出两个人。一个创意优秀者,一个技术优秀者。
到时,两个人会去港岛向甲方介绍软件和演示软件。
这话一出口,直接把三百来号学生给震懵了。
这年头,去港岛就是出国!
这年头,放眼九点六亿人,有几个出过国的?
别说学生了,连计算机系的领导和老师都……咳~
曲卓把大家的模样看在眼里,豪气的改口:“七个名额!一位领导,两位教工,四位表现优异的同学。费用两岸互助基金会负责!
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公平公正!”
原本排版软件是曲卓布置的期末考试,各专业教工只是能力范围内指导一下,没太深入参与。
这会行啦,完全不用曲卓再操心了……
转过天消息传到了清华那边,所有人不语,只是看曲卓那眼神……烧人。
曲卓自然不会让大家失望,大气的说:“数字化电教系统有巨大的商业潜力。
大家用心做,做完善,我负责寻找市场需求。共同参与的四所学校都有份!”
得~数字化电教系统也不用曲某人操心了……
一月六号,7899项目组的小长假休完,所有人回归岗位。
在等候专家组莅临的时间里,曲卓给大家布置了新任务。
甩出一批S-1型计算机的专利文件和学术文章,未来一周组织专项学习。
随后一周,总结7899项目研发过程中诞生的新技术。
再后一周,以现有研发小组为单位分派任务,作出合格的专利申报材料,并撰写学术文章……
这时曲卓其实已经可以走了,但他秉承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要等到论证通过后再出发。
额~其实跟认真负责没多大关系。
在等吕杰给他筹措“盘缠”呢……
貌似忙碌,实则划水摸鱼了两天。院里下通知,十号专家组开论证会。
正常来说,不可能开始的这么快。
专家组成员各有工作和任务,想协调时间是非常困难的。二十号左右能确定下来就不错了,甚至可能要等到年后。
但上面急着让认真负责的小曲同志赶紧出发,特意“过问”了一下。好几位入选专家组的老同志,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专门回京或是特意进京参加论鉴。
曲卓对鉴定结果信心十足,专家组又都是熟人。就算不熟,也没人敢鸡蛋里挑骨头,压根没在意。
一边“关注”着吕杰和佩索,一边通过潘世生“关注”九龙仓。
一月四日,九龙仓的控股公司港岛置地集团放出消息,在包船王的大力推动下,九龙仓即将调整业务方向,进军房地产市场。
时下的港岛,搞房地产几乎等同于稳赚不赔,更何况九龙仓名下有那么多优质地块。一旦开发成房地产项目,大卖是绝对可以预期的。
所以,消息一出,九龙仓股价当天就从四十三块七,涨回了去年的最高点五十七块。
后面两天,包船王的儿子和凯瑟克家族的人,又连续放出利好消息……九龙仓股价毫不迟滞的迈过六十块关口,稳步向七十块逼近。
后续,还会继续有利好消息传出,直到股票突破七十块大关……
不是说要做空九龙仓吗?
是呀,做空是为了获利,获利的基本逻辑是高卖低买。
所以,要先推高,在尽量高的高点卖出,再在尽量低的地点买入。
想要做到收益最大化,单纯的借-卖-买-还是不够的。
要在借与还的过程中,多做几手买入和卖出操作才行。
前提是每一手操作都要风险可控。
可控?
当然可控啦。
有两位大的股东的倾力配合,想不可控都难。
就在曲卓关注着不断被推高的股价,默默计算自己两边下注,能赚多少本钱时,收到了一条电报——曲淑贤又要来了。
不会有人忘了曲淑贤是哪个了吧?
曲卓上辈子的小姑。
为什么说又?
之前不是陪一孙子有病的老师来过一次嘛,正赶上曲卓要出发去港岛。
见了一面,把人交给梅宣宁的前秘书黄为民,就没再顾得上管。
这次曲淑贤又来了,一起来的除了那位禹老师,还有一位老师和几位同学。
也不知道谁设计的,又赶在曲卓马上要出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