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情报部门,跟咱们的同类单位在人员属性上,有很大的区别。
咱们的单位里,理论上每个人都有向上的通道。而西方的部门……很多时候行政就是行政,雇员就是雇员。
搞行政的,相对来说还算有“奔头”。至于雇员,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罢了。
一名情报分析员,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会从新人晋升为资深情报分析员。外勤也一样,从一名新嫩特工,变成精英特工。
仅此而已。
最多因为能力出众,被任命为类似于“组长”小的团队职务。
相当于部队里的班长。
有一定的权力,也管着几个人。但战士就是战士,与军官有着本质的区别。
薪水会增加,福利会变好。但除非是胸怀野心,善于捕捉机会的人物,其余绝大部分都没有承担更大责任的机会。
没有机会,自然没有动力。
既然只是单纯的工作,对很多事情看的就比较开。完成工作的同时尽量多赚些钱,让生活变得更滋润。
为什么说这些呢?
m16驻港岛站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类似的心态。
对于有限的几个行政岗来说,他们的前头目利亚姆升职了。而且主管东亚区事务,权力向下直接辐射到他们身上。从老板,变成了老板的老板。
但凡不是太蠢的人,就不会做出人走茶凉的事。
至于雇员……利亚姆正带着大家赚钱呢,赚大钱!
大家对空降的新头目詹姆斯缺乏了解,不清楚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如果是个醉心于权利,或是正直的人,一旦知道港岛站上下齐心滥用职权牟利,会不会掀盖子大查特查?
如果是个贪婪的人呢?
作为港岛站的新任头目,势必会分润一份,甚至是一大份。
大家各部门通力协作,辛辛苦苦的搞钱。他一个新来,什么都没有付出就坐享其成?
呵~姥姥~
于是,一道无形的墙出现了。墙的一边站着港岛站所有人,另一面是孤零零的詹姆斯·琼斯。
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或主动或被动的聚在一起,总是需要一个头领,或者说是主心骨。
利亚姆在星家坡履新,暂时顾不上港岛。m16港岛站的实际掌控者,就变成了他的亲信丹尼尔。
丹尼尔与曲卓见面主要有两件事。
一件是替金牛会的一些人,转达希望见面的意图。另一件是同步“淘金行动”的进展和下一步计划。
所谓“淘金行动”,自然是股市获利……
截止于十月二十八日,崔俊团队一共吸收了三百七十五万四千股青州英坭,平均购入价格一块三毛七。
十月三十日开盘,以每股四元的价格全部转给长江事业旗下的操盘团队。
除去印花税和奖励给崔俊团队的佣金,纯利六百五十万挂个零头,合下来小赚三百一十多万美元。
至此,崔俊团队的账户里,资金总量超过了一千七百万美元。
这些钱里真正属于曲卓的,连一半都不到。而且有点糊涂账的意思,想算清估计得请一位精算师来清盘。
最初的四百六十一万美金,是用总价五百八十万的期货黄金抵押出来的。五百八十万里,有一百万是利亚姆的。
汉纳带着情报从京城跑到港岛,第一手就从m16手里赚到了一百万美金。二十万给了中间人,二十万给了利亚姆,手里剩下六十万美金。
后来将情报拆散,几万、十几万、二三十万的陆陆续续赚了一百五十多万。
算上之前的六十万,汉纳靠着从曲卓家里偷出来的情报赚了两百一十万美元。
不过,不清楚鬼女人跟利亚姆达成了什么交易,最后舍财保命,活着离开港岛去向不明。
虽然在白折腾一通,但她在内陆“操作”多年,手里应该存了不少钱。如果找个地方隐姓埋名,下半辈子应该不愁吃喝。
从汉纳手里抠出来的两百一十万中,有六成属于曲卓和利亚姆,其余四成算m16港岛站全体职员的。
再就是“分马肉”,曲卓和利亚姆借鸡生蛋搞到了五十五万英镑、三幅很有些价值的油画、两百二十万美元和两百万美元的债券,还有沙巴三百五十公顷的林场。
油画和林场没有套现,英镑、债券加现金,一共得了五百万冒个小头。
另外,m16港岛站分到了两百二十万美元。这笔钱跟曲卓没关系,是利亚姆和手下们的。
全算下来,基础资金一千三百九十一万美金。操作靑洲英坭套的三百一十多万算盈利。
崔俊手里的一千七百万美元,再加上浑水账户里的两千两百八十万美元,想操作和记黄埔显然是蚂蚁食象。
能否在动手前掌握更多的筹码,就要看如何操作九龙仓了。
直接做空,两三倍的收益已经是极限了。要谋求更大的收益,加杠杆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加杠杆,就离不开银行的“帮助”。
利亚姆在花旗银行肯定有比较深的关系,崔俊就是他从花旗的证券部挖出来的。
这次操作九龙仓,融券对象是包船王,融资自然是崔俊的老东家花旗银行。
浑水作为一家新生的私募基金,银行方面没什么资源。正常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去华尔街“找”钱。
但曲卓有个更好的选择——三菱银行。
不是他出面谈,只是借着宇辉电器确权签约的机会,当个中间人牵线搭桥。
两边都是小日子,谈下来应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