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骥行三国 > 第139章 天才裴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闻喜裴家可有人来?”赵骥朗声问到。

只见一名青年士人出列答应:“在下裴徽,字文季,见过镇东将军”。

赵骥脸色一冷,好你个闻喜裴家,随便弄个人来糊弄我是吧,你们是想把裴秀这样的大才藏起来等以后出仕曹魏吗。

赵骥重重哼了一声,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哼,裴秀呢,怎么不来见我?”

裴徽不知自己哪里惹到了赵骥,也不知赵骥是怎么知道裴秀的,他愕然道:“我……我那侄儿年方五岁,如何能……”

裴秀才五岁?赵骥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裴徽,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随便问问,对了,你们裴家是不是有套制图的家传学问?”

裴徽心中一惊,不知赵骥此问是褒是贬,他只好老实回答:“是有的,小小方技罢了,不是什么正经学问,当不得将军下问”。

小小方技!?你知道一幅准确的地图对行军打仗有多重要吗?

没有招募到裴秀的赵骥不甘心地问裴徽:“那文季可学过制图学?”

裴徽脸一红:“学倒是学过,不过草民以为制图学乃是杂学,于通达经义无益,所以只是浅尝即止”。

“怎么就是杂学了?”赵骥觉得自己必须要纠正这些士大夫只重经学的观念,“制图学是实学,是经世大道,裴徽你信不信,就算千年以后,就算你闻喜裴家的经学已经不复人知,但这门制图学也必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名垂竹帛”。

裴徽没想到赵骥如此看重制图学,连忙说到:“草民知错,草民这就回去认真研习”。

“你先留在我身边任个仓曹掾,边做事边研习制图学吧,什么时候学得好了,我再什么时候任你当参军”,赵骥不无惋惜地说到,然后不忘叮嘱一句,“记得给家里捎个信,叫裴秀好生去学制图学,他有天赋,能在你家现有的学问基础上更进一步,不,应该是更进好几大步”。

裴秀对制图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套完善的地图绘制理论,即着名的“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高度)、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曲直),已经具备了现代科学制图的雏形。

历史上的裴秀是个天才,他不仅擅长制图,在经学上也造诣颇深,仕途上更是官运亨通坐到了司空的位置上,后来因为服食五石散后饮酒而在四十七岁的年纪就早早而亡。

赵骥希望自己的到来能让裴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扬制图学上,至于经学嘛,有的是其他人去研究。

眼下只能先拿裴徽将就将就了。

其实裴徽也是个能人,历史上的裴徽官至冀州刺史,只不过被自己更优秀的侄儿掩盖了光芒而已,他见赵骥如此看重裴家的制图学,知道这是升官晋爵的敲门砖,于是赶紧献宝道:“下官家中藏有祖上所绘的并州地图一册,愿献于将军赏玩”。

赏玩?赵骥心头哀叹一声,看来想要改变这些士大夫的观念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啊。

拉拢完河东世家后,赵骥单独召见了李譔,他现在和蒲元一起在赵骥麾下充任兵曹掾,专门负责兵器的研发制造。

赵骥问李譔:“钦仲,我之前交待给你的东西搞得怎样了?”

李譔回答:“此物件倒是不难造,蒲元已经打造了不少,只是益州过来的商路断了,我们现在缺硝,不能大量制火药,之前剩下的做试验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硝的缺口我来解决,你该做试验就继续做,别影响了军队的配发进度”,赵骥送走李譔,然后叫来张表。

“伯达,你替我给丞相起草一份文书,就说我想贩些糖来关中,请他给道通关批文,至于该交的税嘛,我们可以用盐或者马来抵”。

……

汉中,杨仪请示诸葛亮道:“俫降都督张翼来报,说现在南中大姓都打着给天子贡糖的名义往蜀地贩运私糖,他未得丞相许可前不敢查禁,想问问丞相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眉头微皱:“张翼到任后南中频频叛乱,全是因他执法简单粗暴,全无半分治民理政的手腕,这样罢,召张翼到汉中任前军督,转相府门下督马忠任俫降都督,接替张翼治理南中”。

“至于南中大姓贩私糖的事,告诉董允核定宫中用量,其余的必须缴税,就算糖坊有天子的本钱也不能例外”。

杨仪答应后又取出一份文书说:“对了,赵骥从关中来文,说想贩些糖到关中卖,想请丞相签发一道通关的批文”。

“贩糖?他现在很缺钱吗?”自从诸葛亮下令严查汉中来往物资后,益州的纸坊、糖坊所赚的钱就只能留在关嫣手里不能给赵骥了,益州士族的余粮也只能卖给诸葛亮而不能卖到关中了。

杨仪在账目数字上颇有天份,这也是他立足相府的看家本事:“我按照公琰报来的数字估算过,赵骥在河东的盐池和铁坊收益极厚,按说他是不该缺钱的”。

诸葛亮听了喃喃自语道:“不缺钱,那就是另有图谋了,这样罢,你给赵骥发一道通关文书,等货运到汉中后,叫人仔细核查,看看赵骥到底是想往关中运些什么东西”。

“另外,以后进出关中的货物必须用铁来缴税,威公,你把配额安排好,不准粮食和铁出关,只准运糖、纸、蜀锦等奢侈物品过去,这些东西于战事无益,但价钱却极高,我们也可以多收些铁来充实军需”。

半个月后,一支关家商队抵达阳平关前,带队的关家仆人恭恭敬敬地递上通关文书给守关的校尉查看。

守关校尉盘问道:“车上都装的什么?”

关家仆人陪笑道:“和批文上一样,都是糖,这是镇东将军的货”。

“谁的货都得查”,校尉眼睛一横,招招手对士卒说,“给我开包查仔细了”。

早得了指令的士卒们推开关家仆人,上前从车上搬下几包货物打开,然后用手指蘸了送进嘴里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