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宝元二年(1039)二月二十日,晨光熹微,四川眉山县城西面的一处五亩宅院内,一间屋内时不时传来女子痛呼的声音,家里婆子端着一盆盆的热水进进出出。

年过而立的苏洵身着灰色衣袍,双手背于身后,在屋外来回走动。

在一声凄厉的叫喊中,屋内也传出一阵婴孩的啼哭声。

苏洵交握在身前的手终于也是松了开来。

这时紧闭的房门在里边被人打开,苏洵站在门外一看,屋内出来的人正是苏家请来接生的稳婆。

稳婆面带喜庆,恭贺道:“恭喜苏老爷,您夫人给您添了一位小公子呢。”

“婆婆受累了,我夫人可还好?”苏洵看着稳婆一脸的笑意,想来他夫人应是无大碍的,心中下意识松了一口气。

“放心,夫人无事。”

苏洵将放着喜钱的钱袋同喜蛋放在一起,交于稳婆,并亲自将稳婆送出府。

近些年来苏家噩耗不断,苏洵的长女因病夭折,五十多岁的母亲史氏也与世长辞;两年前长兄苏澹英年早逝,不料刚过去一年,他的长子苏景先又暴病丧命 ,继而二女儿也病故,死亡的阴霾一直笼罩在苏家。

此时苏洵三儿子的出生,好似那一缕刺穿阴霾的光亮,为整个苏家带来了阳光与喜悦。

他再次回到夫人院里时,就听到了三女儿苏月影跟二儿子苏轼的对话。

“姐姐,娘亲生的是弟弟还是妹妹?”

“我也不知道,等屋内有人出来,咱们问问。”

问话的是已经两岁多的苏轼,圆圆的脑袋上扎着一个小揪揪,正歪着脑袋靠在一个四五岁小姑娘的怀里。

这小姑娘就是五岁的苏月影,小姑娘梳着垂挂髻,发髻上一根粉色的发带点缀,让人看起来灵动秀气。

苏轼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他爹爹,顿时眼睛瞪的溜圆,嘴角咧开喊道:“爹爹,爹爹。”

苏月影这时也看到了走到身前的父亲,乖巧的喊了一声:“父亲。”

苏洵一手抱起苏轼,另只手牵起苏月影往屋内走去:“走,爹爹带你们去看你们娘亲跟弟弟。”

父子三人进屋后,两个小的趴在床前眼巴巴的看着床上的母亲跟新弟弟。苏洵则是站在不远处,看着躺在床上面色苍白的女子,思绪飘远。

苏洵的夫人程玉阑,她的娘家是眉山的名门望族,她的父亲程文应官至大理寺丞。程家有耕读传家的家风,所以即使程玉阑是女子,也能受到良好教育,自幼熟读诗书,颇知礼义廉耻,很有远见。出于父母之命,十八岁的程玉阑嫁给了眉山苏氏的苏洵。

苏家曾是大门大户,甚至在唐朝时出过苏味道这样的宰相。苏味道死后,衣冠冢葬于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只是眉山苏氏从此至今没出过什么人物,可谓家道中落。苏洵的父亲苏序,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好人,但不爱读书。苏洵好似也继承了父亲不爱读书的性子,整日里喜欢游山玩水,无所事事。

程玉阑嫁给苏洵,是真正的门不当户不对。

曾经有人见她嫁到苏家最初的那些日子过得实在艰难,劝她去娘家寻求帮助,却被她出言拒绝了。她说,她不想让夫君被人说成是靠夫人娘家养活才能度日的那种人。而且,伸手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久而久之会使人养成依赖心理,变得好吃懒做,一蹶不振。

只是让程玉阑没有想到的是,她嫁的这个夫君一天到晚都在外游荡,根本没有养家糊口的责任意识。哪怕两人生儿育女之后,也没能让他懂得挣钱养家,这使得程玉阑一度抑郁。

程玉阑知道要想过好日子是指望不上这个夫君了,只好挑起了养家的重担,并且不再把心思浪费在苏洵身上,转而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子女身上。

好在苏洵在二十五岁那年落榜以后,开始奋起读书……

程玉阑睁开双眼就看到了趴在床沿的两个孩子。

“小妹跟二郎怎么过来了。”程玉阑的声音不大,甚至说得上是有气无力。

“娘亲。”

“娘亲。”

“夫人,你醒了。”

程玉阑露出一个笑容:“我没事,你们不用忧心。”

只是她刚说完这句话,身旁襁褓里的孩子就哇哇几声哭了起来。

“金蝉,你进来一下。”

程玉阑喊的这人正是她为新出生的孩子安排的保母。

算上这个孩子,她与苏洵一共生育了三子三女,身体并不算很好。故而在外买来一个能够照顾孩子的人。

卧房外的杨金蝉走了进来,将床上的孩子抱到一旁给他喂奶,待吃饱喝足以后又把孩子抱了回来。

程玉阑由苏洵扶着倚靠在床头,看着瘦小的小儿子,满是怜爱:“小妹、二郎,来看看你们的弟弟。”

苏月影跟苏轼趴在床沿好奇的看着襁褓内的弟弟。

苏轼挠了挠脸颊,看看一旁的姐姐,又看看娘亲,爹爹。

“那这样我就不是家中最小的了。”不满三岁的苏轼看着这个瘦小的弟弟,就想起了他刚失去哥哥不久,之前身边只有姐姐一个人陪他,现如今又多了一个弟弟,以后就有人叫他哥哥,别提有多高兴。

苏洵、程玉阑自然听懂了这个小家伙话里的意思,两人相视一笑。

苏洵看着程玉阑面容憔悴:“夫人,先好生休息,为夫带着他俩出去。”

程玉阑微微点头,她确实累了。

眨眼间,苏三郎满月了。因他出生时尚未足月,自出生那日起精神一直都是蔫蔫的,除了饿的时候小声哭闹,平时安静极了。

苏洵在苏三郎满月的时候,给他取名苏辙。是对应苏轼的名字而起的。轼是车上作为扶手的横木;辙是车行驶之后的车轮印记。

程玉阑问过苏洵为什么要取这么个名字,苏洵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说了句:“夫人,以后或许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