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处决公孙康一支,又除尽叛党、叛党家属、和莫须有叛党后,方才安顿公孙恭。田豫请留而用之,曹彰从其计,乃将其调入朝廷,任御史一职。
至于为什么不对公孙渊搞连坐呢?因为公孙恭因拒行叛事而受夺权软禁,而今留之不杀,亦不过安顿朝中一虚职,却能起到昭告天下的作用。
安分守己,自有公道,作乱叛国,十死无生。
如此手法,亦不过为大棒加萝卜耳。只是可惜这个规则不适用于黎民百姓。
辽东郡哀鸿遍野,魏军营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邓士载何在?”
“末……末将在!”
“孤有言在先,令汝监视辽隧,何故不遵将令也?”叛事初定,曹彰开启了赏罚分明模式,因欲试邓艾胆色,遂佯怒质问。
邓艾毫无胆怯之意,应道:“末将初……初至,见贼懈怠,是可战也,故违将令耳。且王上有言在先,勿令贼援诸襄平,如得溃之,亦如此也。”
说着说着,曹彰忽然发现这邓艾说到征战之事时,居然不口吃了,暗叹其事之奇。又问道:“孤观汝年不及而立,竟老练如此。英武而不失沉稳,好勇而不失智谋,不知治学何处,为何方高人所授也?”
“末将乃义阳人士,因战乱故,背井离乡,后投军中,乃为故太尉贾公提拔,随征汉川,蒙其重视,日夜教诲,受益匪浅。”
“哦?老太尉所倚重之人,果有风范!”曹彰心下甚喜:能入贾诩法眼,必然天赋异禀,培养历练一番,督领一方,不成问题。且不论远,仅就此一战表现看来,今曹魏虽良将千员,已是无有能出其右者。
遂一改严肃之态,谓在座诸将道:“但守上令,依而行者,寻常将才耳,非善者也;知上意,而能临阵自决者,方谓之良将,乃善之善者也。尔等有志之士,当习而效之!”
众将见曹彰对此子评价如此之高,亦惊异不已,皆以天才论之。
不论古今,沙场会战,主观能动性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品质。大多数情况下,主帅不能亲临阵线,很难做到绝对的知己知彼,运筹帷幄难免有失偏颇。此时就需要前线将领在明确主帅战略意图的同时,根据当下情况找出最优解。当然,主帅也应尽量避免在做不到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微操。
(这里再啐一嘴某光头)
同时,战机往往转瞬即逝,且不说信息传递过程难免出现遗失,就是等信息传递、分析、判断、传回后,局势很可能已经发生大变。尤其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更加明显,是故“将在外,上命有所不受”是一个优秀将领必备的素养。
于是乎,曹彰决定挖司马懿墙角,拔邓艾作章陵太守,与曹休共镇荆襄第一线。
正庆功时,忽报营外有一群“奇形怪状”的番邦人士造访,中有一人,如高句丽装束,言称是倭国使团,求访天朝。
曹彰听的是一脸懵:不是?倭奴国?百余年间未闻其事,如何今日却来访问?还是在这个节骨眼,莫要是奸细才好。但外交一事牵扯国体,只得先召见一二,再行判断。
一众使团入营,啪叽一跪三叩首,随后为首那人叽里咕噜一顿,在场将校尽皆面面相觑,无一人知其言。
好在使团请得一高丽翻译,那翻译得曹彰首肯后,方道:“其言番臣乃是东来倭奴国邪马台人士难升米,奉倭女王卑弥呼之命,求访天朝,行朝拜之事。奈不识天朝路径,困于辽东,幸会上将军天兵在此,特来拜见。”
(这个人真叫难升米,名字就是这么奇怪,三国志记载的,咱也想不来,咱也不敢问。)
曹彰用兵打仗是一把好手,对处理外交事务却是十窍通九窍——一窍不通,遂不敢私作决断,目视田豫,欲征询其意见。
二人默契依旧,田豫微微颔首,以示纵是细作,亦不妨事。
曹彰乃道:“孤正欲还都面君,既是番邦使者,可随军而行,道途亦得照应。”
那高丽翻译又是叽里咕噜一顿,倭使团甚是欣喜,纷纷拜谢而退。
本来曹彰跑这一趟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河北兵马充实中原,解决辽东问题只是捎带手的事,现在再捎带手一下这支使团,倒也不是什么事儿。
短短的会面过程,这些人给曹彰的印象就是:真矮、真丑、真矬。莫道与中原人士大相径庭,就是边塞荒蛮之地,亦未有如此不伦不类之物。问诸部将,其于倭国之识,亦不过道听途说耳。甚至于若非今日亲眼得见,还以为这玩意儿只存在于传说中呢。
……
一路上,曹彰对这个所谓的倭国使团保持了心理上的高度警惕。
原因无他,这帮家伙礼车只有一乘,却有百余人护送,怎么看怎么奇怪。但不论旁敲侧击或是言语敲诈,这支使团表现都很正常。
沿途相安无事,一众人等直奔洛阳面君。
那高丽翻译在曹丕面前又重复了一遍自我介绍,随后叩首在地,长跪不起。
看着这一群酷似土豆的番邦蛮人,曹丕表示自己也没有应付过这等来使的经验,加上倭国偏远,又横跨重洋,实在想不到能有什么用处,并不怎么重视,赐平身后,索性看他们表演。
难升米叽里咕噜一顿后,翻译叩首道:“番臣难升米,奉女王之命,供礼纳奉,愿世代称臣,永结盟好。并求上国恩赐,教敝邦农事。”
紧接着倭奴随从百余人膝行上前,翻译又道:“敝国偏居海外,未如天朝地大物博,无好物相请,惟献国中精壮百人,以为奴隶,侍奉上国。”
曹丕看着这群“长势喜人”的土豆,对这不知道在哪的倭奴国实在没什么好感,以至连面子都不想给。但顾及到天朝国体,还是官话官说,乃道:“朕国力强盛,人丁兴旺,尔邦既战乱方止,何不留之以事农桑乎?”
言毕,只赏赐铜镜百面,粮种数袋,并传以开垦、灌溉用具之法,即便打发而去。
曹丕是不在乎,但倭奴造访一事,传至汉吴,却是各有各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