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不是傻子,他明白朱文正已经到了极限,他一路上急行军,赶赴最终的战场。
七月十六日,朱元璋大军到达了湖口,为了达到与陈友谅决战的目的,他分兵两路,分别占领了经江口和南湖口,同时还封锁了陈友谅唯一可以退却的武阳渡口,堵塞了陈友谅的退路。
朱元璋知道,陈友谅听说自己来之后一定不会在洪都城等着,他的大船需要更开阔的场地。
而鄱阳湖就是天然且最好的擂台。
果然,七月十九日,陈友谅在得知朱元璋来援并且封锁自己退路的情况后,主动从洪都撤退,前往鄱阳湖寻求与朱元璋决战。
在鄱阳湖决战是朱元璋经过反复考量的,鄱阳湖的整体形状就如同在长江上生长的一只大葫芦。南边水域开阔,北边连通长江。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鄱阳湖内暗礁很多。
丰水期的话自然是无所谓,但伟大的地理学家朱元璋断定出现在正处于鄱阳湖的枯水期,陈友谅的战船体积庞大,这对朱元璋方十分有利。
大家一起在鄱阳湖布阵,当双方相遇时,朱元璋和他的兄弟们傻眼了。
早就听说过陈友谅的船大,亲眼看见之后才有个清楚的概念!经过大发明家陈友谅先生不断的改良和创新,陈友谅的战船中大概是这个样子:
最大的长十五丈,宽两丈,高三丈。船只分三层,船面上有士兵骑马来回巡视。从船的前面看不到船尾,士兵们站在自己的战船上,只能仰视敌船。
“卧……槽…”孙权看到陈友谅的巨船,顿时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许久,他艰难地对周瑜说:“公瑾,咱们的船…为什么和陈友谅这家伙的差这么多啊。。”
周瑜也是一脸懵逼。
这是人能造出来的船?
刘备那边也是差不多一样,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诸葛亮说:
“先生,你看,咱们能不能造一些这样的?”
诸葛亮:……
曹操看的双眼放光,激动地说道:“当年赤壁之战要是我们也有这样的船,非得把刘备和孙权两个小子创飞了不成!”
……
朱元璋的笑容僵住了,他的水军主力是什么呢?其实严格来说,还不是自己的——之前龙湾之战时,朱元璋缴获的陈友谅的。
“哎……”端坐在皇位上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叹了一口气,无奈地对臣下们说:“当年鄱阳湖这一战,差点没给咱吓出心脏病来,陈友谅这小子造船的确是把好手!”
这时,另一个时空的明成祖朱棣好像听到了老爹的心声,马上发来一条弹幕。
明成祖朱棣:老爹,儿臣派郑和下西洋的船,比陈友谅那小子的船大多了!
朱元璋想起了之前在金幕里看到郑和威风凛凛的巨船,顿时喜笑颜开,摸了摸小朱棣的头,笑嘻嘻地夸道:“很好,很好!”
小朱棣享受着太子般的待遇,简直爽到了极点。就在这时,门外太医急匆匆地跑进来。
“陛下,太子殿下情况好转,已经苏醒并且进食了!”
“什么?!你说真的?!”朱元璋的手微微颤抖,随即眼角潮湿了起来。
“这多亏了未来的棣儿啊…”
……
望着惊慌失措的部下们,朱元璋清了清嗓子,强装镇定道:“咳咳咳,别慌!别慌!陈友谅的船虽然大,但是都很笨重!我们的船虽然小,但是却很灵活!我们一定能赢!”
部下们用奇怪的眼光看了看朱老大。
感谢还在嘴硬送上的一架飞机!
“怎么?!不信我吗!”朱元璋怒目圆睁,狠狠地瞪了部下们一眼。
“信信信,信…”
“哼。”朱元璋不屑地说道:“他有巨船,我们也有火器!怕什么!”
“我来做先锋!”徐达自告奋勇,率先出击。
决战正式开始!有请两位参赛选手:朱元璋,陈友谅。胜者赢得所有。败者失去一切!
徐达充分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和优缺点,率领十一支小队发起冲锋。
这支特战小队都带着啥装备呢?请看清单: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火枪,铁炮,将军筒,神机箭……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刘邦感觉自己快被绕晕了。
“老萧,你有没有头绪?”
萧何弱弱地说:“回陛下,这几个字臣都认识,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
“这还用你说?!”
……
特战小队出发前,朱元璋就和徐达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先远程消耗,然后近身攻击。
陈友谅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万万没想到,装备和人数都处于劣势的朱元璋竟然还敢主动出击。陈友谅急忙派出一艘巨舰迎击。
这无疑正中了徐达的下怀,徐达立刻按计划进行,先用火器招呼了一顿巨舰,然后十一只船分开,将巨舰团团包围。
朱元璋的分析是正确的,由于巨舰行动不便,顾此失彼,根本就没办法打退徐达的攻击。而徐达率领士兵们乘势攀上其中一条巨舰,杀敌一千余人,并俘获该舰,陈友谅前军被打败。
陈友谅反应很快,立刻派数十艘战舰出发,想要把徐达围困住。
徐达见状立马跑路,“给我追!”被挫了锐气的陈友谅恼羞成怒,一声令下,汉军穷追不舍。就在马上咬到徐达的屁股时,汉军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追过头了。
就在这时,朱元璋露出了他的獠牙。中军大将俞通海立刻集结火炮,向深入腹地的舰队群发起炮击!船再大,也是木头做的;人再多,也是血肉之躯。很快,在俞通海猛烈的炮击中,陈友谅的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但陈友谅毕竟是陈友谅,能走到今天,不可能就这点本事。在初期的失败后,他及时整顿了舰队,发挥自己巨舰的优势,利用船只上的火炮对徐达发动反击。
在枪林弹雨中,徐达的战舰不幸被击中,他不得不有些狼狈地弃船跑路,转移到其他船只上去,暂时失去了对舰队的指挥能力。陈友谅军趁机发动大反攻,连续击沉朱元璋军几十条战船,朱元璋军损失惨重。
这一有来有回,礼尚往来后,战局一下子胶着了。双方好像发现,自己都不能立刻采取行动获得胜利。
不过,真的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