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夏至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赵景初写信回来说会回家陪夏至生产。
家里的东西苓苓早已经准备好了,就怕夏至快生的时候忙中出错。
虽然夏至经常安慰她,但是她看着小姨日渐大起来的肚子,还是特别的担心。
冬天过完了,夏至也越来越接近生产日期。
赵景初在自己的领导面前软磨硬泡终于请到了二十天假,急匆匆的回了双河屯。
夏至坐在炕上抚摸着自己的大肚子,感受着孩子在肚子里时不时的回应一下自己,脸上尽是温柔的光芒。
赵景初回来的时候就正好看见了夏至的这个表情,让他停下了继续前进的脚步,眼睛都不眨的看着夏至。
现在的夏至让他想起了自己妈妈,她怀着自己的时候是不是也像夏至这样温柔,这就是母爱吧!
豆豆见赵景初站在门口不进去,推了推他:“小姨父,你怎么不进去?”
赵景初笑得如沐春风,看着已经有自己腰高的小丫头:“我看见你小姨现在这样,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所以我不舍得打扰她。”
豆豆也看着小姨,想着她从来都没有见过自己妈妈,于是抬头问:“小姨父,我的妈妈是不是也和小姨现在一样,有妈妈真好。”
夏至听着两人的对话,抬头就见两人正在聊着天。
“怎么回来了不进来?”
“来了来了,马上就来。”
赵景初和豆豆两人都欢快的应了一声,然后来到了夏至身前。
豆豆爬上了炕,坐在了夏至身边,用手摸着夏至的肚子:“小姨,弟弟今天乖吗?”
“乖,你摸摸他,和他打个招呼。”
“嗯!好。”
豆豆摸了摸夏至的肚皮,见她的腹部有一块小小凸起,豆豆开心的把耳朵贴在夏至的肚子上,听着夏至肚子里孩子的动静。
赵景初见了,也有样学样的把耳朵贴到了夏至的肚皮上,学着豆豆的样子听着。
突然见到夏至肚子上凸出来一个小小的手掌印,赵景初高兴的把自己的大手覆了上去。
“夏至,你看,这是宝宝的小手吗?。”
“嗯!这是小宝宝在和你打招呼,你可以和他说说话。”
“真的吗?我试试。”
赵景初又趴在夏至的肚子上和宝宝说说话:“宝宝,我是爸爸,爸爸回来看你和妈妈了,你想没想爸爸?”
夏至摸着肚子柔和的帮小宝宝说话:“宝宝也想爸爸,天天都盼着爸爸回家。”
一家几口人都围着夏至的肚子说笑着,气氛好的不得了。
苏清文听人说赵景初回来了,也兴冲冲的拄着一根拐杖来到了夏至家。
才到门口就大声的喊道:“小初啊!回来了,夏至今天感觉怎么样了。”
“外公来了,孩子很好,外面冷,快进来坐。”
赵景初起身来到门口,把苏清文扶进了门:“外公,你走慢点,快进屋里暖和暖和,怎么这么早过来。”
“嗨!年纪大了睡不着,我在外面串门,听说你回来了,我就回来了。”
“这么冷的天怎么还去外面串门,外面到处都是雪,又滑,你可得小心一点。”
“知道,知道,你别担心,老头子很小心的,我这不是还带着夏至给做的拐杖。”
“有拐杖也要小心一点。”
赵景初把苏清文扶到炕上坐着,两人聊着这段时间的各种事情。
苓苓做了饭端到了炕桌上,笑呵呵的说:“太爷回来了,快咱们吃早饭,今天是小米粥和小笼包。”
苏清文抚摸着自己花白的胡子,开心的说:“好,好久没有吃小笼包了,苓苓做的面食可是顶顶好的,我也好久没有吃过了。”
“嘻嘻,太爷喜欢吃我做的面点,那是我的荣幸,以后太爷想吃什么样的面点可以给我说,我给你做。”
苓苓很喜欢别人夸赞她做的食物好吃,自己做的食物能得到别人的赞赏,那就是别人对他的赞同。
豆豆也特别喜欢姐姐做的面点,才坐上饭桌,就特别给面子的拿了一屉小笼包放在自己面前。
“太爷真的很有眼光,我姐姐做的面食我最喜欢了,特别是饺子,包子,以及馒头,我都很喜欢。
来,太爷我给你拿一笼牛肉馅的,这是我最喜欢的。”
说着,夏至就给苏清文拿了一屉摆在了苏清文的面前。
然后又给夏至拿了一屉牛肉馅的,给赵景初拿了一屉猪肉馅,给苓苓拿了一屉素菜的。
夏至给自己盛了一碗小米粥配着小笼包慢慢的吃着,然后才对着苓苓说:“你今年还去学校不,能不能提前毕业。
要是可以的话就提前毕业,然后看看能不能去医院找一份工作做,顺便看看能不能在县城买一套房子。
等豆豆以后上初中的时候就跟着你一起到县城去上学,也不用每个星期大老远的往家跑。”
“好,过几天我去问问老师,房子的话只要有钱,应该很容易的,只是要看在什么样的地段。”
“地段在学校或者医院附近就行,这些地方以后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咱们国家现在这种乱象总有一天会平静下来的。
到时候城里的房子肯定会供不应求,所以咱们现在可以慢慢的做起准备来了。”
苏清文激动的看着夏至,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夏至:“夏至你是说现在这种事会有平静的一天,那我还能光明正大的回到京市去吗?”
“外公,没事,只不过你还要在这里呆几年,十年内应该就可以回去了。”
“好好好,只要有生之年能回去就行,我还想带着我的小重孙孙去寻宝呢!”
苏清文高兴的连连说了三个好,他以前还怕自己藏的宝贝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见天日的一天,没想到夏至的话给了他希望。
那些东西可是苏家几代人的心血,有的更是从前朝皇宫里出来的东西,贵重无比,要是给别人得去了他心有不甘。
夏至说要让一个孩子跟他姓苏,那也就是说他苏家也后继有人了,这些东西留给他们理所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