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兰又去给沈安沁和沈家众人道歉。
到沈家众人的时候,被沈老太拦住了,只要星海肯原谅,他们就不会阻拦。
日子是他们小两口过的,他们能做的就是支持。
郑淑兰见沈家人不再怪她,扑进沈星海的怀里,放声大哭。
她刚才真的要吓死了,她以为真的要失去这个男人了。
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能体会得到曾经拥有的珍贵,庆幸她还能回到原来的轨迹,没有执迷不悟。
沈星海拍了拍媳妇的肩膀,轻声说道:“别怕,只要你以后好好的,我不会不要你。
以后我会努力赚钱,争取让你和孩子过上好日子。”
郑淑兰抬起头,看着沈星海的眼睛,点了点头。
她相信沈星海,也相信他们的未来会更好。
郑厂长终于松了口气,还好女儿及时清醒,差一点,他就失去这么好的女婿及接班人。
秦婉儿作为旁观者,第一次对沈家人的团结友爱,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沈家人没有那些迂腐的想法,对于孩子们,他们很是开明。
看懂了沈家了,这让她在以后的日子里,摆正自己的位置,也让她在沈家混的如鱼得水。
沈星海的事情过去没多久,沈星江就迎来了期末考试。
通过一学期的恶补,沈星江已经反超了很多同学。
考试前,沈星江在心底暗暗打气,一定要好好考,最好能超常发挥。兄弟姐妹们帮他补了一学期,他要是再考不好,就真的太对不起他们了。
考试前,老师说这次的题难度比较大,他还有点紧张。
明明是七月的天,他却出了一身冷汗。
想起沈安沁说过的话,他在心里默念:不要紧张,就跟平时一样,一定没啥问题。只要自己认真的答题,检查改错,就不会有问题。
心理暗示还是有点用的,沈星江默念了几遍,紧张的情绪消退了许多。
考场内,监考老师抱着一叠试卷走进来。
沈星江拿到试卷,没有急着去做题,而是先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卷子整体看了一遍。发现题型都是他做过的,这才放下心,开始认真答题。
在开始答题后,沈星江心中的紧张情绪,也烟消云散。
沈星江这会眼里只有试题,他只想认真做完试卷。
答完题,沈星江又认真的检查了两遍,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便交卷走出考场。
校门口,沈安沁早在等着哥哥姐姐们。她考试,基本上都是半个小时答完。
学校的老师,也早就习惯了她的提前交卷。
沈安沁出来后,就坐在门卫室门口,拿着一本书,边看边等哥哥姐姐们。
沈星江走到校门口,就看到坐着看书的沈安沁。
沈星江高兴的往沈安沁走过去。
“安沁,我感觉这次考的很好,试卷上的题,我都答上了,能考多少分,就看老师了。”
沈安沁相信二堂哥能考好,她这一年的补习可不只是说说。
“二堂哥,我相信你一定能考好,你也要相信自己。”
沈星江重重的点点头。
成绩出来后,沈星江不出沈安沁所料,考了第五名。
拿到成绩单,沈星江就去找他爹。
沈建国拿着儿子的成绩单,激动的看了又看,直夸他沈江国的儿子终于出息了。
大儿子学习不行,高中毕业就去当兵。
之前以为,小儿子也要走当兵的路线,没想到这小子给了他一个惊喜。
沈星江看他爹高兴,激动的问道:“爹,我考好了,有奖励吗?”
沈建国看小儿子一脸期盼,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有啊!老子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你考好了拿出来。”
沈星江一脸不确定问道:“爹,那要是我没考好呢?”
沈建国斜了一眼儿子:“考不好,你有脸和我要奖励?考不好就放着,等你啥时候考好,就什么时候拿出来。”
沈星江拍着胸脯,庆幸的说道:“还好考好了,不然我的奖励就要泡汤了。”
想到奖励,他催促着沈建国快去拿。
沈建国走到里屋,没一会便拿着一块电子表出来。
沈星江看到电子表,激动的大喊道:“爹你太好了,这是城里最时髦的电子表。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戴,所有人都羡慕坏了,没想到我也会拥有一块。”
沈建国看儿子高兴,也不说话,只是笑呵呵的看他摆弄。
这块表,是沈建国前阵子找曹老大买的。
他听安沁说儿子进步很大,就想着买个东西鼓励一下。现在看到儿子的开心的模样,他觉得这钱花的很值。
沈梅和沈星洲考完试,也顺利的拿到高中毕业证。
沈星洲是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他们班主任还可惜了很久。如果高考没有停,以沈星洲的成绩,可以考一个很好的大学。
沈星洲对老师的可惜,倒是无所谓。安沁说了,很快就会恢复高考。只要他坚持学习,到时就可以参加高考,考大学。
学生放假,就意味着要秋收。
这次秋收前,他们大队又来了一批知青。
一大早,村长就领着几人去车站接人。
整个县周围的大队,都派人来接人。
这次来的五个人,还是和之前一样,说是来帮助他们建设农村的。
村长对于知青,也很是头疼。他现在对知青的要求不高,只要他们能安分,上不上工都无所谓。没有粮食,可以去和村民们换,只要不闹事,一切都好说。
这次来的知青有两个男生,三个女生。
其中有个叫林子涵的男生,最为亮眼。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文化人。提着的行李箱,更是让其他几个知青红了眼。
三个女生殷勤的做着自我介绍,但林子涵只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就不再多说。
这样的女生,他在京市见的多了。他下乡,是因为不想父母和哥哥姐姐们为难。
家人为了让他生活的好点,换了许多钱票和物资。
母亲背着他偷偷哭过几次。从小锦衣玉食的他,虽然对未来的生活有所担心,但还是毅然报名下乡。
他也暗自决定,下乡后,积极建设新农村,传播新知识,用他这些年学过的知识回报他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