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琴拿着各种玩具和好吃的哄着,苏洵还是止不住地大哭。
“苏洵!”
白婉清叫了一声,神奇的是,哭声戛然而止。
“小可怜,我回来了,快让我抱抱。”
苏洵立马从床上爬起来,扑进了白婉清的怀里。
“嘛……嘛……嘛”
“小苏洵,你刚刚说什么?”
白婉清不可置信地看着抽气的苏洵。
“呀……呀……”
“嫂子,你刚刚听到了吗?!”
白婉清以为自己听错了,转头问张风琴。
“听到了,叫了,叫了,叫妈妈着!”
张风琴也很高兴,她也有孩子,看着苏洵哭得停不下来,嘴上都起火泡了。
这会儿听到苏洵说话,她跟着白婉清一起激动。
“好宝,你再叫一声!”
顾不上苏洵的大花脸,狠狠地亲了一口。
“嘛……麻麻……”
“嫂子!嫂子!”
“我听见了,听见了!”
张风琴看着白婉清手舞足蹈的样子,感觉好笑。
她也看出来了,白婉清是真心喜欢这几个孩子,不然有几个大姑娘被叫妈妈,能这么开心的。
“嫂子,我先回去了。”
着急和其他三人分享喜悦,白婉清抱着苏洵就跑了。
张风琴都没来得及问问事情如何了。
“苏玲!弟弟会说话了!”
白婉清想赶紧告诉苏玲这个好消息。
“小婶!”
看着白婉清眼睛红红的出来,大家还以为出事了。
“小宝,你再叫!”
怀中的苏洵在熟悉的怀抱中,哑着嗓子开口:“妈妈!”
“爸爸!你听到了吗?弟弟会说话了。”
苏长留也很激动,在场的没人能比他更希望孩子们好了。
“叫姐姐!”
“呀呀!”
“叫哥哥!”
“呀呀!”
“叫叔叔!”
“呀呀!”
“叫爸爸!”
“呀呀!”
……
所有人试了一圈,小苏洵还是只管白婉清叫妈妈。
大家也不失望,能开口就是好的开始。
白婉清高兴地抱着苏洵不撒手。
进门就发现院子里湿乎乎的。
小舟和张腾两个人在清理院子。
“张腾?你怎么来了?”
“清姐,你们的事附近的几个村都知道了,我担心得坐不住,就过来了。
碰到小舟在打扫院子,就留下帮忙了。”
“谢谢你呀,院子已经很干净了,快进屋暖和下。”
白婉清也不知道这俩人将院子清洗了多少遍,她看着都光亮了。
她光顾得带孩子回来,都忘了院子里的狼藉了。
小舟看到大家一起回来了,紧张的心情总算放松下来:
“长留哥,我现在就去通知村长,他昨天一夜没睡,要不是你早上打电话回来,他都要带着我们去告御状了!”
看着小舟出了门,白婉清觉得心里暖暖的。
这些人都是真心关心他们的。
上午还很压抑的心情,因为苏洵变好。
“咱们今天晚上吃牛肉火锅可好!”
“行吧,估计你这里也没啥好吃的。”
苏立平时在部队虽然吃不到什么好吃的,但是他进入部队前,可从来没缺过吃的。
只觉得白婉清他们这里也不会有什么好吃的。
“谁问你了,苏陌,你吃不吃辣?”
苏长留同情地看了苏立一眼,就要去厨房帮忙。
“瞎折腾什么?!苏陌,里屋桌子上有药,你给他脚上点药。”
白婉清将苏洵交给苏玲。
“苏晟,你去大棚里看看,有什么能吃的菜不,张腾帮我生火,还有你!过来干活!”
“我是客人!”
苏立见院子里只剩下他和白婉清还想挣扎。
“不干活的人没饭吃!”
白婉清才不会客气。
苏长留的年纪和这俩相差两岁,听苏陌的意思,应该是小时候一起跑着玩的。
苏立不情愿地进厨房帮忙。
自从他在部队做了队长,就再也没在厨房帮过忙了。
白婉清也不客气,让他洗菜切菜。
这时候村里也没有爆肉卷的机子,只能手动切片。
白婉清拿出牛肉,手动切片,苏立无意间看见,眼睛都瞪大了。
这牛肉片切得又薄又均匀。
知道一会儿村长肯定也会过来,她一下切了好多牛肉片。
然后切了牛脊骨,炖成汤。
拿出麻将开始做调料。
苏长留和苏陌上好药也进来帮忙了。
苏长留将后院的那种老北京铜锅拿了出来,清洗干净,又去拿木炭了。
白婉清手快,大家又都来帮忙。
她拿出富强粉,先和面烙了三张大饼,又抻了好些面条。
下午村长过来了,了解了事情的大概,知道没事了就回去了,他折腾了一宿,想回去歇着。
苏长留将村长送走了。
剩下的都是年轻人,大家自在很多。
第一次做的泡菜早就吃完了,白婉清又泡了好些。
拿出一罐糖蒜,又将各种调料都放在桌子上,让大家自己加。
牛脊骨的锅底,大家先一人来了一碗。
“唔!看不出来也,你炖肉的手艺还不错呀!”
孙立嘴里啃着牛脊骨,说话都说不清楚。
“看不出来,是你眼瞎!”
白婉清说着话,让苏陌多吃些,别客气。
“我说,你这女人,咋厚此薄彼!”
苏立看着白婉清乐呵呵地给苏陌夹菜,对他则是横眉冷对的。
“吃你的吧!”
说这话,还是给他加了个肉多的骨头。
苏立这才不说话,埋头大吃去了。
吃完饭,白婉清带孩子洗漱,苏长留则是安排苏陌和苏立的住处去了。
若是翻修前,还真没有他俩住的地方,现在后院多了两大间屋子,够住了。
张腾和小舟吃完饭就伴回去了。
这通折腾,大家早早地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军人的生物钟,让苏立和苏陌五点半准时起床了。
白婉清现在早上也会起来锻炼身体。
外面太冷了,她就在里屋做拉伸训练。
见苏家三人都起床了,白婉清用昨天晚上没吃的面条,做了一锅热汤面。
吃饱后,苏立二人和苏长留一起进山采药了。
白婉清也一头扎进了大棚。
大棚的灌溉系统还没建成,都是苏长留挑水灌溉。
第一批菜种植的都是在空间移植出来的周期短的品种。
浇灌的时候她会偷偷在水中加入空间的营养液。
两三天的功夫,就长出了嫩叶子。
她本来是打算种西洋参那种能利润空间比较大的药材的。
但是,苏长留申请用地的时候和村里签了协议的。
大棚的产量是要上交一部分给队里的。
说白了就是得拿菜交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