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相亲缘鉴 > 第331章 确定对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葛大的提的问题,让技术中队难堪,同时对我们侦查员也没有好脸色。他说:“你们侦查员,除了排查,另外难道没有工作好做了吗?这个案件排查了这么久,破不掉,我看你们做的工作都是无用功。因此我们必须调整破案思路,你们把关系人的梳理放一放,把自己不放心排除的人员汇报上来,我们先把这个名单梳理出来。第二,就是不要再去寻找什么犯罪第一现场了,都已经两个月过去了,就算有第一现场也已经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了。破案不能老是抱着侥幸心理,我们搞侦查是科学的活动,侦查措施也要上破案概率大的措施。老是想着碰运气,那怎么行!”

葛大这么一说,等于就把徐队长提出的把关系人和犯罪现场做横向数据碰撞的工作给否定了。

我们其实这段时间都把精力投入进去这步工作了,数据也积累了一些,但这样就前功尽弃了。

葛大把我们侦查员和技术员做了搭配,让我们在整个山阳范围内,寻找装血衣的塑料袋的来源。我们在地图上按区块划分,两个侦查员配一个技术员,到各自的范围里查找同类型的塑料袋。

同时他还规定了时间,让我们限期完成查找工作。

如此一来,我们的工作重心就又转向了。我和莫海军探长分在一起,搭配一个技术中队的技术员,我们就开始找各种塑料袋。

我们首先仔细研究了一下物证塑料袋,发现还真有些门道。

物证塑料袋首先是无色透明的,制作用料非常考究,质量非常的好,不像是街边随便的那种装垃圾的塑料袋,因此我们判断这种塑料袋应该是用来放散装食品的。

然后这塑料袋,上面什么文字都没有印刷,完全无色透明无标记。我们也不明白,犯罪嫌疑人是怎么弄到这样的话塑料袋。因为我们在各个超市小店都看过他们的塑料袋,发现上面都是印有商店的名称地址这些信息。完全没有标志信息的,除了垃圾袋,就是农贸市场里装菜的劣质塑料袋。

而且这塑料袋上面有拎环,不像是用来装垃圾的垃圾袋。这塑料袋的规格也非常特别,你说大它也不大,但要说到小它比市面上普通的塑料袋都要大。甚至超市里面大的塑料袋也没有它的规格那么大。

技术员打趣的说:“从这塑料袋的特征来看,这塑料袋还真的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定制的,否则还真不好找同类型的。”

我说:“那这个事情就大了,犯罪嫌疑人连这塑料袋都是定制的,那他对相关证据一定处理的干干净净。”

技术员说:“听说这受害人喜欢乱搞男女关系,老是偷人家老婆,这还真的有可能是被戴了绿帽子的男的搞的出来的案子。我们应该和领导汇报一下,让他们重视一下受害人的男女关系问题。”

莫海军说:“快别去触这个霉头了,你没听见葛大对我们前期在关系人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很有意见吗?你还敢去提这个问题,你是不是被批的不够。”

讨论归讨论,领导的指令我们还是要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在我们划定的范围内满世界的找塑料袋,我们对商铺挨家挨户的问过去,比较过去。甚至连路边摊的塑料袋我们也不放过,就是想找到同款的塑料袋。

可是事与愿违,三四天过去,我们收集了很多的塑料袋样本,但是和我们物证塑料袋相比,没有一个是接近的。尤其是塑料袋的大小规格,市面上就是没有这么大的塑料袋,要么就是那种非常大的,可以装下整床被子的那种。

我们也问了其他几组的进展情况,他们的反馈和我们差不多,也是没有找到类似的。很快我们把划定范围内的店铺已经快跑遍了,于是我们决定转变思路,我们开始打听这些塑料袋到底是什么工厂生产的。我们到生产的源头去查找,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我们去了批发市场的塑料袋专卖店,从这些塑料袋店里面打听生产的工厂。结果问了几个塑料袋专卖店,打听出在我们山阳本地生产塑料袋的就一家企业,其他的均在山阳地界外面。

于是我们决定先去山阳境内的塑料袋厂,先进行访问。因为我们想弄弄清楚,这塑料袋的规格和质量到底是怎么决定的,为什么我们这个物证塑料袋市面上这么少。应该说是没有。

我们立即开车赶到了这家塑料袋厂,因为事先我们和当地派出所联系了,当地派出所把我们领了过去。塑料袋厂的老板也非常热情,很客气的接待了我们。

我们也没有多做形式上的客套,到了之后开门见山的就拿出了我们的物证照片,然后让老板辨认。希冀通过老板的专业知识,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老板看了我们提供的物证塑料袋照片,然后突然问我们:“警官同志,你们这个塑料袋规格是不是45x38?”

技术中队的一听有门,立即回答:“是的,这个规格市面上很难找到,老板好眼力,一眼就认了出来。”

老板笑了:“其他的塑料袋我不好说,这个塑料袋的规格我是一清二楚的,因为这个塑料袋就是我们厂生产的。”

我们几个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也太顺利了,一下子就找到了塑料袋的出处。

我说:“老板,这只是塑料袋的照片,你怎么这么有把握,就说这塑料袋,是你这边生产的?”

老板解释:“光看照片我当然认不出来,我只是觉得这塑料袋的样子和我生产的那一批塑料袋很像。因此我特意询问了一下你们塑料袋的规格,这规格对上了,那就没错了。”

技术员说:“那是为什么呢?”

老板说:“这个45x38的规格,就是我自己制定的。当时环卫所问我来定制了2万个塑料袋,他们要求塑料袋材料要新,透水性要不好,并且是那种没有标记印刷的。因为他们要拿这些塑料袋去存放易腐垃圾,所以才有这些条件。而且他们还提出市面上的垃圾袋规格太小,问我能不能把垃圾袋做的大一点,但具体规格又没告诉我。于是我就按市面上最大的塑料袋规格又放大了一点尺寸,于是自己就定了45x38这个规格。环卫所的人也没有反对,看了样品之后就下了订单,我也按时交货了。”

我问:“这些塑料袋都卖给环卫所了吗?”

老板说:“这批塑料袋,是去年年底我生产完成的交付的。后来环卫所也没有再问我下订同样规格的塑料袋,因此这一批塑料袋就生产了2万个,后来也就没有人再要了。因此这批塑料袋应该都在环卫所那边,我这里连样品都没了。”

听了老板的解释,我们真是大喜过望,这塑料袋果然是非常稀少的,而且他还只销售了一家单位,这可以大大减少我们的排查工作量。

我们感谢了一下老板,就马不停蹄的赶到山阳市环卫所。老板为我们提供了山阳市环卫所下订这批塑料袋订单的工作人员,不仅有名字,还有他的联系电话。

我们赶到山阳市环卫所,就指名道姓的找到了这个工作人员。我们运气也非常好,那名工作人员正好在办公室里,没有离开单位。

我们于是拿着塑料袋照片,又和这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涉。

我们问他:“师傅,你手头还有这照片上的垃圾袋吗?”

那环卫所的人仔细辨认了一下照片,然后他认出了这只袋子,接着他从仓库里面给我们拿来了一只一模一样的塑料袋。

找到了同类型的塑料袋,我们就问他这塑料袋他们环卫所是派什么作用的。

那工作人员说,他们这批塑料袋是拿来销售的,主要是在他们的环卫所门市部进行销售。这些塑料袋一般买去是用来安放易腐垃圾的,他们环卫所也是推出这个产品,试着进行市场的占领。

但是这批塑料袋成本高昂,老百姓买的并不多,一般都是企事业单位会来买一些。因此虽然他们只订了2万个塑料袋,销售出去的并不多,大量的塑料袋还积压在他们仓库里。

有销售记录的也是企事业单位的,而且都是开发票的,因此很容易知道哪些单位买了这批塑料袋。

我们经查他们的销售记录,有一条销售记录引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因为其中有一记录显示,山阳市气象观察站,买了一批200个这种塑料袋。

购买的时间是今年年初,我们推算了一下时间,应该是过年前10天左右。为什么这条记录会引起我们兴趣呢?

因为受害人是一个平时讨债为生的混混,而我们调查的关系人里面有一个债务人就是这个气象观察站工作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气象观察站,正好坐落于我们划定的受害人失踪范围以内。

失踪当天,受害人和这个气象工作站的债务人还有过通话记录。再加上这塑料袋的证据,这个气象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其嫌疑性一下子上升到很高。

其实我们一直怀疑受害人的失踪和这个气象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有关,只是苦于没有证据,无法证实他的嫌疑,也无法排除。

人家是国家单位的工作人员,我们不好随便采取审讯措施,万一确定不了,我们是收不了场的,因此一直对他的调查进行搁置着。

我们有了这个证据,立即向各大这边进行了汇报。葛大听取我们汇报后,立即召开专案分析会,重点分析这个气象观察站的工作人员。

大家经过激烈的讨论,认为这个气象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犯罪嫌疑很大,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犯了罪。但是种种疑点都集合到他一个人身上,这绝不能说是一种巧合。

虽然这个人的身份特殊,葛大决定冒险,因为案件侦破进行到现在,从来没有跳出过这么一个如此令人生疑的人。

不过技术中队还是拖了后腿,他们认为犯罪嫌疑人缺少作案的现场,总不能在公共场合把受害人干掉吧。因为气象观察站虽然在失踪范围以内,但那毕竟是一个工作场所,据我们的调查里面并没有住宿的条件。

不过葛大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他集合我们几个侦查中队,制定了详细的抓捕和审讯方案。

其实这个人并不难抓,自从这起案子发生以来,这个嫌疑对象每天都是正常上下班,并没有什么异常。

我们决定先以电话通知的方式把他叫到刑大来进行问话,而不是采取上门抓捕。葛大觉得还是要留一条后路,万一真弄错了,也不至于撕破脸。

这名工作人员经我们通知,他还真就自己来到了我们刑大,一到刑大,我们就把他带进了审讯室。

接着我们派出了我们刑大几个最有审讯经验的人,开始对其讯问。一开始我们就他的财务状况进行询问,很快就问到了他向受害人借钱的情况。这让他紧张了起来,他一开始是百般抵赖,称没有向受害人借钱。

这就更加让我们怀疑了,因为他向受害人借钱,我们是有充足的证据的。受害人也是替别人讨要债务的,他讨债的依据其实是在他的上家那里。上家真正掌握着这笔钱的借条借据,因此气象观察工作站的人员赖掉这笔债务,那是做不到的。

我们很快就将借据的复印件给这个气象观察站的人看,他于是就更加紧张了。然后他又谎称说已经还清了借款,我们就更加确信,他和受害人的被害有关。

因为受害人的上家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受害人多次去这个人那里讨债,这气象观察站的人并没有还过一分钱,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还清了。而且借条借据还在债权人那里,这是说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