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墙和湛江之间,仅仅30余步,如此狭窄的空间,陈友谅的兵力优势根本施展不开。
虽说人多力量大,但是如此狭小的地域,突然来了这么多人,乌央乌央地,没发生踩踏事件事就不错了。
自从来了洪都,文正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他丝毫不慌,就是有点儿后悔没把翠英送回应天。
各行各业要干出点儿名堂,都需要一定的天赋。
若以成败而论,文正算得上天纵奇才,军事天才。
他有条不紊,令诸将据守各城门,自己率两千精锐居中策应,随时支援。
后退者斩,陈友谅下令猛攻抚州门,昼夜不停。
30多丈城墙被攻坏,险象环生。
负责守抚州门的是邓愈,他不惊不慌,挥手下令,火铳齐发,逼得敌军连连后退。
邓愈趁机下令建木栏。
陈友谅很快卷土重来,这一次攻势更猛。
敌军潮水般涌来,伤亡惨重。
千钧一发之际,文正前来助战,调琉璃门、澹台门守将牛海龙、赵国旺前来增援。
以命相搏,边打边修城墙,牛海龙、赵国旺、李继先等将领相继战死。
战事惨烈,攻守双方暂时进入调整状态。
陈友谅再次发起攻击,这次他的目标是新城门。
守将薛显率众出城门迎击。
薛显是出了名的不要命,作战勇猛彪悍,在战阵中纵横驰骋,将陈友谅平章刘进昭斩于马下,并生擒其副手赵祥。
陈友谅下令改攻水关,仍以失败告终。
洪都八个城门,不可能个个固若金汤。
陈友谅又攻打宫步、士步二城门。
守将赵德胜拼死抵抗,日暮坐城门楼指挥,不幸被弩箭射中,气绝身亡。
连续一个多月,守军以血肉之躯抵挡着一轮又一轮的疯狂进攻,这是一场意志的较量。
被数千兵马挡住去路,陈友谅气急败坏,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攻下来。
文正靠顽强的意志硬撑着,渐渐接近极限。
这样扛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对方人多啊。
得派人去应天告急。
被围得水泄不通,派谁去呢?
千户张子明。
他扮成渔夫,驾着渔船,在夜色的掩护下出了水关。
此时徐达、常遇春正率主力围攻庐州。
朱元璋对张子明说:回去告诉文正,再坚守一个月。
徐达班师需要时间,准备粮草、军械、战船也需要时间。
张子明急忙返回,昼夜兼行。
不幸在湖口被捉,陈友谅无比亲切跟张子明谈话,甜言蜜语地招降。
两军对垒,士气最重要。
只要张子明愿意去城门下喊上几句“别守了,投降吧”,无论成功与否,都能重挫守军的士气。
张子明满口答应,到洪都城下,高声喊道:“我张大舍已见主上,令诸公坚守,救且至”。
守城将士听了,意志更加坚定,死守待援。
竟敢骗我?!陈友谅一怒之下,下令将张子明刺死。
直至此时,陈友谅才明白过来,张子明之所以假装答应,是因为
张子明身上迸发出的强大力量让陈友谅震撼不已。
这样一个不起眼甚至有些瘦弱的年轻人,给陈友谅上了生动的一课。
一直以来,他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
杀倪文俊夺其军,弑主夺位……
现在他突然发现这招对张子明不管用。
难道错了?
不过陈友谅已经没有时间反思了,因为朱元璋要来了。
要和他决一死战。
从安丰一回到应天,国公爷就让人拿出了洪都及鄱阳湖周围的所有地图,还有与陈友谅相关的全部资料,彻夜研究。
国公爷估计,陈友谅将在鄱阳湖迎战。
他把鄱阳湖的每一处要津渡口、咽喉要道,都刻在脑子里。
他反复思索对敌策略,思考如何将陈友谅困在鄱阳湖,让他进退不得,如何切断陈友谅的后路。
分析鄱阳湖的水势涨跌情况,思考如何利用水势的涨落让陈友谅的巨舰搁浅。
思考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
把双方的对决过程推演了一遍又一遍。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天时、地利、人和。
其中,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相对固定。
战场瞬息万变,除了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和士气的强弱,天气的变化是最关键的因素。
刘先生精通天文地理,擅长天气预报,除了商量对敌方略,他还跟刘先生讨论了鄱阳湖附近的天气变化。
对于提前建造战船的做法,国公爷称赞不已,有备无患,先生不愧为吾之子房。
徐达、常遇春回来后,国公爷马上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稍加休整,准备出发。
刀枪无眼,无论准备多充分,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子薰想跟着。
胡闹,这是去拼命,能带上你吗?
老老实实在家等着。
如果咱战死了,你带着阿橚,带上钰瑶和冯胜的兵马找一处险峻的高山躲起来,守境观变。
还有阿隶,子薰道。
阿隶交给夫人带,等战事稍缓,咱会把徐达派回来,防备张士诚突然袭击。
子薰哭了,把徐达、冯胜都打发回来,你怎么办?
咱和陈友谅拼了,决一生死。
那个疯和尚说你当生天子,咱就赌上一把,赌咱能打赢陈友谅。
万一咱死了,还有你生的两个儿子。
但愿上天眷顾。
子薰看见,他眼里有泪。
子薰,拿出你在驴牌寨的勇气和本事来,把兵法计策全都用上,好好地活下去。
他说完,一转身走了。
他没有必赢的把握。
他知道战场上随时有意外发生。
他担心以后再也没机会说这些话。
也许,结局早已命中注定,无论如何,他都要拼上一拼。
他走了,把子薰的心也带走了。
途中,冯胜的坐船被风浪掀翻,国公爷认为不吉利,让他回应天。
十天后,国公爷率兵到达湖口,派戴德把守泾江口,另外派兵驻守南湖嘴,切断陈友谅从鄱阳湖进出长江的出入口。
陈友谅果然从洪都撤入鄱阳湖。
七月二十一,正式开打。
陈友谅在上游,而且舰船高大。
朱元璋在下游,“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一开始打得异常艰苦。
因为担心张士诚奔袭应天,朱元璋让徐达回应天镇守。
能否快速扳回劣势,关乎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