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天冷,所幸家中富裕,屋里烧着三个炭盆,且都是贵价的炭火,不似寻常村户人家,用的是黑炭,烧着虽热,却十分呛得慌。
白寒里头穿着皮毛的背心,这背心是钟力家送来的,他家皮货多,捡着好东西总惦记着往过送。
阿九也不与他们客气,两家的交情深厚,也不必拘礼,改日再送些别的好东西过去便是,也显得亲厚。
冬日里穿着厚厚的棉衣太过于臃肿,读书人再好的风度气质也显现不出来了,为此阿九也下了不少功夫,内里给白寒缝制上皮毛的背心御寒,外头的棉衣长袍裁剪得当,不必多穿一件棉服做夹袄,便利索了不少。
如今屋子里头炭盆烧的旺,白寒穿了件轻薄的棉服,都觉得身上暖烘烘的,鼻尖要冒汗。
阿九陪着白寒一同猫在屋头,手里头的针线活倒是没停下,炕上小桌子上头摆着的针线篓子整整齐齐,各色的丝线布头怪是漂亮的。
“哎,坐在这里,感觉有些闷热,这棉袄还是有些厚了。”白寒喝了一口热茶,觉得热气更是一股一股冒的厉害,“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心里头躁得慌。”
“我看你是享福享的多了,冬日里头还能抱怨这些,暖和点不好吗?多少人家舍不得点炭盆呢。”
阿九笑笑,打趣白寒,“若是热,出去走走也行,就是别太久,这几日冷的厉害,别冻坏了。”
白寒倒也不是没有来由的心烦,不用继续准备科考了,如今无所事事地闲在家中,着实是有些不知道干什么了。
真是贱骨头啊。
白寒自己心里不由地嘲笑自己。
好不容易过上了老公孩子热炕头的舒服日子,竟然还挑剔起来了。
晚上吃羊肉锅子,家里头人不多,白寒和阿九干脆就这屋里头的灶头烧水开锅直接吃起来,方便还省事儿。
这羊肉锅子冬日吃最有滋味,羊肉滋补养,切成薄薄的片,在滚水的锅里一烫就能熟,蘸料也能滋味足足的。
锅里头煮些红枣,和滚刀块切出来的萝卜,萝卜煮的时间久一些,清甜软糯,又不至于化掉,最是滋补养身。
不过白寒口味重,会自己弄个辣锅,连带着蘸水也是香辣,回回吃的满脸通红,又意犹未尽。
阿九瞧着白寒大口大口地吃肉,给她烫了一小壶酒。
冬日天冷,可身边有心爱的人,有美味的汤饭,从身到心都是暖融融的。
不过好日子倒是没持续多久。
天冷的厉害,家家户户都窝在家里头猫冬,没人出去。
但不知怎得,城门口的难民是愈发多了,挤在门口,死活要进来。
官府自然是不想赶着过年迎接这么一大帮子麻烦进来,前几天关着门不让进,但是来的人愈发多,愈发有了不开门便不走的架势。
加上天冷,门口已经有了不少冻死饿死的人,官府不能坐视不理,假装不知道,也是头大的很。
难民多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西北的战事起了,战事波及的地方众多,不少百姓家破人亡,踏上了举家迁徙的路。
他们所在的县城,正是在西北南下的必经之路上。
天气冷,没得吃,来的人就越来越多,反正最差也就是个死,挣一挣还能有个活路。
于是门口的难民们愈发急躁。
开城门收纳难民,是必然之举。
白寒心里头琢磨明白这些事情,也叹了口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她虽然心有怜悯,但一人之力有限,只能尽力。
生在这个年代,着实是活着就很不容易了。
想她以前和阿九一起在村野地带,日子也是不容易。
好在现在有商铺谋生,她也有功名庇佑,年前又在老家那边买了不少良田,用光了考中举人官府犒赏的银子。
她虽然是异世来人,但既来之,则安之,如今与阿九伉俪情深,又育有子嗣,不免为后代打算。
多多购置田地,作为“义庄”,往后从她开始,就供着家族中一代一代的子弟,也算是个保障,让他们不必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求生存上。
有着这些“义庄”里的土地的微薄收入,最差的时候起码能供得起最基本的吃喝,有这么个家底,往后族中子弟不论是干什么,也有托底。
她这也算是效仿名人了,昔日范仲淹族中子弟有才能者辈出,不也是有族中”义庄“的一份功劳。
阿九也自知不足,学着写字,管账,已小有成就。
须知良好的婚姻关系,并不是谁迁就谁,而是共同进步,步伐一致。
一味落后不肯前进的人,若是还埋怨前头奋进的人不愿意等等自己,这样也必定是不得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