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萧寒告诉众人狄王一干人等回京城的行程安排后,接着话题一切换,又说起京中这两日的新消息。另外,还有几个亲卫首领负责补充夜萧寒所述说的消息。
当然,夜萧寒也不会将全部的细节都说到位,没必要也不需要。
汇报具体事宜的工作自然有专人来做,所以几个亲卫首领,卫柏和杜子衡间或地又顺着夜萧寒的大体陈述,继续往下说出那些细节点。
那日朝廷收到东部和西部边关传回来的八百里军报之后,皇上带着众臣工召开了会议,在一番激烈又混乱的商议场面之后,众臣工最终达成了一个协议…
仲岳王朝打算选取一个静观其变的处事态度之时,又得自身对敌国做好的应对准备工作。
早朝上的那场混乱会议结束后,次日的仲岳便有了新的举动。
在众臣工的提议下,皇上挑选好了两位将军分别带领一支军队,前往仲岳东部和西部的边关附近驻扎,以防西夷与东洋对仲岳的一战触发,而仲岳却被打个措手不及。
当然,原本皇上和他派系的人都是想扶持以董存为首的一帮人,这些人里面有董存这种文官,也有不少的武将。而皇上正是想挑两个他名下将军带队出发。
毕竟现在看来前往边关驻扎又不是什么坏事,他们替自己国家去戒备邻国,不需要费心费力也不需要上战场厮杀,而且还能博得民心和军心,岂不是一件美差事?
郝连帝是这样想的:这么好的表现机会,怎么能让给其他人呢?
更何况,夜王好不容易下台了,但夜王的得军心民心的影响力还没有彻底褪去。
别说是郝连帝,就连其他不少派系的人都想着能够拔掉夜王在仲岳王朝那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可夜王是什么人?夜王当然不会让人来打他的主意,更别提有人胆敢想取代他的位置,以及打压他的一干追随者和部下们了。
于是在那日早朝会议快结束之时,以及后来的臣工纷纷给皇上递折子的时期,夜王派系的人,孟国公的旧部下,一些有一丝意向偏向夜王这边的人,如白将军,翰林院的苏学士,以及一些中立派系的人,如右相。这些人全都或强烈,或隐晦地表达了他们的择人意愿。
皇上那叫一个气啊,不过迫于诸方面传来的压力,最终只能做了一个让步的妥协工作。
他将两位本想内定的大将做了些调整工作,只能把其中一位他的部下将军改成另外选一位众人推举而上的将军。
而那位将军正是— —长平侯,此人年近四十,有不少的作战经验,在朝中也是一位颇为沉稳和质朴的老将。
至于副将的人选?
郝连帝见主将他无法左右,还想拨他的人插在长平侯的左右,好也能趁机掌控军中的局势。
可惜郝连帝哪怕是登上九五至尊之位的人,也总是会有克制他的劲敌,他这一辈子注定要败在某个传奇人物的手中…
这不,夜王一封折子入宫,大肆表扬他的部下杨武将军,其前段时日得他的命令,南下剿匪成功。
皇上碍于现实因素,不好面上表现得太过于偏心,这几月因为夜萧寒和云沐九他已经失去了一些民心…
他考虑现实情况,衡量种种。
现在可不能又让天下百姓觉得他针对夜王,也不能让众人觉得他私心太重,且也不好好对待有功的部将们!
皇上被逼无奈,只能犒赏杨武将军,还下旨让其协同长平侯一同带军出征。
更要命的是,夜王的气人举动这还没完。
皇上机关算尽,怎么也容不下夜王,而夜王也从不对他那狠毒阴险的皇兄忍着让着。
夜王还在折子里面还给了皇上一些错误的暗示,使得皇上以为东洋帝国那边的情况还不算要紧,根本就没有太大担心的必要。
皇上一听还有这好事,这种面子的好任务当然让他的人去做最好,其他的无关人员以及夜萧寒的人当然得去干那种费力不讨好的活计。
于是乎,在夜王的计划下,郝连帝入了一个早早被人设好的圈套,他下旨让长平候和杨武将军前往西部边境,而让他的部下— —西乡候前往东部边境,那里靠近东洋帝国,驻守在那儿不失为一件肥美的差事。
最终,在夜王这边的紧密安排下,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中顺利地开展下去,而皇上也如他的意料去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行动。
他为何让皇上调他的人到西夷边境?
皆因,西部边关安危最要紧。
东洋帝国不会马上攻打仲岳,但是西夷会立即挑起对仲岳的战事。而与西夷一战爆发,他势必会带领部下重新上战场的。
所以现在他得有一些部下提前留守在西夷边境附近,将来他不能立即上战场的时候,他有一些部下穿插朝廷的军马之中,也能适当的阻拦— —皇上想拿金骧卫当作前锋折损的战事消耗品。
至于为何是西部比东部的局势更危急更要紧?
是因为夜王通过现实情况分析,他不认为东洋帝国有心思或者说有胆量敢马上攻打仲岳!
仲岳作为星月大陆中部的一个大国,占地面积广阔,北部有北寒、西部有西夷、南部有南泰,仲岳作为一个夹在三国与东洋帝国中间的大中国家。
可以说,要是没有仲岳在前方顶着来自东洋帝国的迎面威压,东洋帝国早就出动征伐军队,轻轻松松就一连串地吞并三个小国了。
一口吞一个准,小国如小果,就是嘎嘣脆,有嚼劲又好咬,不费力就能吞入腹中了。
可是正是因为— —仲岳作为四国之中的老大,首当其冲地顶住了东洋帝国想向星月大陆内部不断吞并领土的心思,其他三国也得以有一份安心之地,可不是蹭着人家仲岳的光了,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
而一旦东洋帝国想直接攻打仲岳,仲岳不能再坐以待毙下去,而是会鼓动其他三国联合一起,扭成一股麻绳地一同对抗东洋帝国。
因为仲岳被东洋帝国灭国的话,其他三国一个也别想独善其身,下一个倒霉的对象就是其他三个小国了。没了较为强大的仲岳,东洋帝国更加没有顾及了,在它的眼中,要端了其他三只小国,就跟搁泥地里拔萝卜一样,一拔一个准,轻轻松松地,有何可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