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开篇激战1860 > 前传之节十八:东和商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堂升任从一品的两江总督,陈家上下自然是喜气洋洋,前来道的贺人流也是络绎不绝。

好在事前便已得到了消息,陈府已经有了预备,故而一切既欢喜又平顺。只是那两江总督府是设在江宁的,陈堂上任后当然也就要迁往江宁了。

但从家族私业上来讲,上海那边的生意虽然发展迅猛,可眼下苏州仍是中心。看来,从此往后,陈家人也只得宁、苏、沪三地兼顾了。

自从陈济生听从兄弟们的建议,着力发展对外贸易以来,来沪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与洋商间的贸易规模就迅速扩大。

当下陈家涉及的外贸项目,已经包括了江苏的丝绸、安徽的茶叶、江西的瓷器,西洋的物产,等等。

为便于业务开展,也是为了创立名号,陈济生在道光二十六年的春天,开设了一个新的商号——东和商行,总部就设在上海县城内。

从此,以东和商行为起点,陈家开始正式勾画起了一幅囊括各项近代产业的经济版图。

尽管这一年多来势头良好,一些伴随着发展,产生的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么三个。

第一个问题。随着陈家进入上海开展外贸,大批苏浙商人也纷纷跟进。这就与之前就已到上海,并且还在源源不断迁来的粤商集团,发生了利益上的矛盾。

在最早一批入驻上海的洋行中,大多都有同广州十三行做过生意的经历。如:怡和洋行、旗昌洋行、琼记洋行,等等。

因此他们习惯性的愿意选择那些来沪的广东人,作为他们在上海的买办。而粤商们也就因此很轻易的垄断了与洋商间的贸易。

直到苏浙商人的代表,东和商行打破了这种垄断。

由于有官场背景,实力又强劲,还占有地利,已在邻近经营多年,更有陈氏兄弟等人的高屋建瓴,东和商行迅速的吸引了洋商们的注意力,纷纷把合作的方向转了过来。

其他苏浙商人也跟着沾光,这自然就引起了粤商们的不满。

粤商的代表是吴健章,字道普。此公与洋人的关系很是密切。英国领事阿礼国,就与其往来频繁,并在暗地里大力支持粤商。

随着两地商人集团间的矛盾越积越深,为了防止升级为冲突,邱瑞曾多次代表东和商行与吴健章等人进行交涉。就连陈济生也经常出面,在两个集团之间进行调解。

好在吴健章也算识大体,更觉得无力撼动陈家的势力。双方在彼此间做了一些协调后,暂时也还能相安无事。

第二个问题是,随着东和商行的生意越做越大,陈济生明显感到能从事涉外业务的人手越来越不够用了。

以至于邱瑞、林家康、吴明达和陈胜等人的事务越来越多,整日忙碌不停,很多事都快顾及不过来了。如此下去,商务发展终会遇到瓶颈。

随着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看在眼中的陈济怀觉得他曾经盘算过的一些事情,时机已经出现。

在兄弟间商议之后,由陈济生向陈堂提出了个想法:要在上海创立学堂,专门培养与西洋交流的人员。

陈堂起初并不很赞成,认为这样做有悖常规,恐遭朝内弹劾。

可饱受缺人之苦的陈济生怎会放弃,在他的不断诉苦和劝说下,陈堂才勉强同意以东和商行的名义设立私学,培养涉洋商务人员。

就这样,道光二十七年夏末,由东和商行出资兴办的“西洋通译学堂”,在上海县郊成立了,几个月后又更名为“上海同文学校”。

学校起初聘请了一些来自英、法、美等国的传教士、通译甚至外交人员客串教师,讲授西洋的语言、律法、风俗、商务等课程。

随后,很快又在各国驻沪领事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教师队伍。教授的语言种类,涉及到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

学校的学员,最初都是商人子弟和一些贫苦人家的孩子,学成毕业后便可入东和商行做工。

随着影响越来越大,其他商行甚至洋行都纷纷来学校要人。

世人见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能有好的前程,各个阶层均让自家的孩子前来报名考学,因此每到招生时场面都很是火爆。

学校成立后的第二年底,又在校内扩展设立了“申城格致学堂”,后来又独立成校,教授中西方理科知识以及西洋科学技术。

格致学堂不但聘请了洋人教师,还招徕了如顾观光、戴煦、李善兰、徐寿等学者前来治学,这些人都是华夏当时有名的科学先驱。

两所学校的创办,不仅逐步解决了东和商行的人才危机,也为国人系统的认识西方文化与科技,打开了第一个窗口。

第三个问题,是由运输引出来的。

上海开埠以来,洋商纷纷涌入,黄浦江上的西洋商船不断增多。这些洋船承担起了上海与海外的航运往来。

同时,随着上海对外贸易的迅速崛起,上海与周围商品产区的货运量也急剧增加。景德镇的瓷器、安徽的茶叶、苏州的绸缎、浙江的生丝,全都向上海汇集。

上海周边水路畅通,因此这些货物的大宗运输多以水路为主。而这些往来于内地间的水运,都是由大小不一的旧式木船来完成的。

这些木船运效很低,渐渐的已跟不上贸易对运力的需求。反观洋人的商船,多载且快捷,更有“火轮船”这种新奇利器。

随着货运于东和商行的生意越来越重要,更见到洋船聚集展现的商机,陈济生这次是主动找自己的兄弟商量,他想将东和商行的生意向航运和修船业扩展。

陈济怀见到这一步能自行到来,自然高兴,全力协助谋划。

于是在道光二十八年,由东和商行作为大股东,并拉来其他一些商人入股,创建了“东和航业”。

起初也以木帆船作为主要营运船舶,第二年,又从法国人手中购买了一艘排水量300吨,航速10节的明轮蒸汽船,将其命名为“玉兰花”号。

这是东和航业的第一艘火轮船,开创了近代航运事业。而从此也形成了惯例,日后东和航业旗下的所有轮船,都以花名来进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