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筹备大戏(下)
“我也是听上官说的,说是几天前的夜里,老营那边进了贼人,应该是奔着火药配方去的。”
唐大柱刚说一句,陈学武就感觉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
他强忍着激动,尽量保持平缓语气:“大柱,叔多问一句。你是说,有人夜入军营,趁机偷盗那个什么药的配方?”
“对啊!”唐大柱点了点头
“那怎么会爆炸呢?”
这时,老唐在一旁插话。
唐大柱闻言,就继续解释:“那个贼人在行窃的时候,正被巡逻的哨兵撞个正着!对方也是狠角色,听说在逃跑的时候,还引燃了身上的炸药呢。”
说到这里,又满是惋惜的拍了下大腿:“当场炸死了四个哨兵不说,连带着储备仓库都没能幸免。也不知道,里面存了多少炸弹,反正听幸存的人讲,断断续续炸了半炷香的时间。”
陈学武对于死了多少人,一点兴趣都没有。他更关心贼人的下场:“那贼人呢?抓到没有?”
唐大柱摇了摇头:“听说是趁乱跑了。”
老唐闻言,气愤的拍了下桌子:“不是我说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这种罪大恶极的怎么能给放跑了呢?”
唐大柱连忙劝说老爹不要激动,同时解释:“爹,你不是去过老营那边吗?附近全是密林,贼人又是只身一人,夜里往林子里一钻,黑灯瞎火的去哪儿找啊。”
“那朝廷怎么说?就这么放任贼人跑了?”老唐连忙追问。
“下海捕文书呗!万幸的是,有个哨兵看清了贼人的长相,只要画影图形,相信早晚能抓到。”唐大柱笃定说道。
老唐闻言,这才长舒一口气:“这还差不多。”
谁知,唐大柱又叹了口气:“哎!就因为这事,我们廖将军也倒霉了。被判了个渎职的罪名,从指挥使一撸到底不说,还发配到夏州戍边去了。这辈子算是完了!”
“活该!”
老唐骂了一声由不解气:“咱大宋好不容易弄了个国之重器。结果他倒好,竟然被贼人钻了空子。戍边都是轻的,换我是大官,非给他千刀万剐了不可。”
陈学武等对方骂完,就看向唐大柱:“大柱,说了半天,贼人到底偷到配方没有?”
“这谁知道啊!反正听说贼人逃跑的时候,背着一个大包袱。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啥。”唐大柱双手一摊。
“哦,原来是这样啊。”陈学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时,老唐心情已经平复,就开始聊起了家常。
“那我以后给你送东西,是去西边那个,还是去东北角那个?”
“哎呦,我的老爹啊。”
唐大柱苦笑说道:“您上个月给我送衣服那次,去的就是新营。最早您去的那座老营,刚才不是说了吗?都给炸没了,以后多半也不会重建了。这么说,您就明白了吧?”
“明白了,明白了,你爹还没老糊涂呢!”老唐不耐烦的说道。
父子二人在这边闲聊,一旁的陈学武已经打定主意,这两天要去东北方向找找对方口中的老营。
同时,也在猜测贼人的身份。
会是自己人吗?
念头刚起,他就摇了摇头。
真若自己人作案,没道理不通知自己这个地头蛇。
既然不是自己人,难道是江湖人士?
也不对!江湖人打家劫舍还行,他们还没有夜闯军营的胆子。
那又会是谁呢?
猛然间,陈学武想到一种可能。
不会是西夏的秘谍吧?
他们战场上吃了那么大的亏,于是,飞龙院派人来偷火药配方。
嗯,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
正在他胡思乱想间,只觉店里光线一暗。
抬头看去,就见有几位官差走了进来。
“谁是这里主事的?”为首一名官差说道。
陈学武连忙起身,迎过去的同时,就开始介绍自己:“官爷,小人是这里的掌柜,鄙姓陈。”
官差点了点头:“哦,陈掌柜啊。”
说着,就展开手里的一张画像,开口问道:“见过这个人没有?”
陈学武仔细观瞧,就见所画之人年约三十岁左右,脸上有三道刀疤,长相极其丑陋。
画像右边,还写着画像之人的罪行——偷盗。
可接下来的几个字,饶是陈学武看了,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嘶!!!悬赏一万贯!!!”
此时,唐家父子也好奇凑了过来。
只听唐大柱惊呼一声:“乖乖!这人就是偷军营那个吧。”
陈学武的精神为之一振,转过头看向对方。
唐大柱用审视目光打量画像,同时啧啧有声的说道:“啧啧,对,三道刀疤嘛,错不了,应该就是他了。”
官差警惕的看向对方:“怎么?你认识此人?”
“啊?哦,不认识,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唐大柱连忙解释:“你这画的是军营爆炸案的嫌疑人吧?不瞒你说,我就是在那座军营当兵的禁军。听同袍提起过贼人的长相。”
官差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就看向陈学武。
“陈掌柜,见到此人,别忘了立即去殿前司报案!一万贯的赏钱,可不是小数目了!”
“好的,好的!只要有此人的消息,小人一定报到衙门。”
陈学武在应声的同时,激动的手都在颤抖。
他已经暗自决定,打算一会儿就去那座军营看看。若真如唐大柱所言的那样,自己就亲自去一趟析津府,把如此重要的消息报告上去。
一个时辰后,陈学武离京的消息就被报到了皇城司。
此时,曹宇婷和老太监正在值房里,对廖翔和胡理面授机宜。
“刚才说的那些,你们两个务必牢记。”
老太监又对廖翔单独叮嘱:“尤其是你,以往都是带兵打仗,很少接触这些东西。遇到实在处理不了的事情,记得多和胡理商议。”
廖翔看了眼身旁的胡理,就对老太监答道:“司使放心,下官会向胡先生多请教的。”
曹宇婷适时插话:“老胡,辽人秘谍是见过你原本相貌的,为了保护那人的身份,千万不要忘记易容。”
胡理正色说道:“贵人放心好了,老胡到了边关就打扮上,绝不会出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