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通史演义 > 第2章 周成王年幼无知,周公受诬陷:权力的诱惑与忠诚的坚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章 周成王年幼无知,周公受诬陷:权力的诱惑与忠诚的坚守

周武王的病情变得越来越危急,他命令周公和召公前来,为太子诵读托孤寄命的文书。周公和召公赶到后,武王对周公说:“太子年纪还小,你应该担任摄政职务,代表王朝诸侯,辅佐太子。”周武王还对太子说:“你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周公,注重修身养德,实行仁政,继承先王的遗志和治国方略!”说完这话,武王就驾崩了。他在位七年,享年九十三岁,寿命已经到了上天赋予的极限。史官们用诗歌来赞美他:“商纲既丧,天命靡常,维我武王,赫震先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扫纣之秽,视民如伤。大位既定,文德隆昌,分茅裂土,韬戈用良。丕显文烈,光佑后行,千百世下,不泯其芳。”

周成王即位时还很年幼,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因此他任命周公为冢宰,代为处理政事,并大赦天下。那些来朝贺的诸侯们都非常满意,周公代表周成王出席朝见诸侯的仪式,取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有一天,管叔和蔡叔在守卫殷祀,天朝的使者送来了一封大赦书到朝歌。武庚等人接到大赦书后,问使臣:“天子还很年幼,国家的政务由谁来处理呢?”使臣回答:“冢宰公姬旦总领政务,代表天子处理政事,以朝见各国诸侯。”二叔听完使者的话后,送走使者,相互说道:“我们二人与周公一样,都是武王的弟弟,天子的叔叔,如今远守边疆,地位较低。周公却担任冢宰之职,代理朝政。天子年纪尚幼,如果一旦被他人谋害,那么周公就会轻松地夺取王位,我们二人只能束手旁观,看着别人享受天子的福分了。”叔度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叔鲜说:“我们可以和其他几位将领武庚一起密谋,发动兵变,攻入镐京,杀掉周公,废黜天子,然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共享富贵了,多么美妙啊!”蔡叔非常高兴,就去见武庚,谈起起兵之事。武庚说:“周公虽然担任冢宰这个职位,但他实际上是在辅佐天子,没有犯下什么过错,我们怎么敢兴兵去侵犯他呢?”管叔和蔡叔又说:“这件事情非常容易,我们可以散布谣言说周公想篡位,谋害年幼的天子,这样就能煽动六街三市的儿童传播这个消息,传到镐京。因为天子年幼,没有决断之力,必然会废黜周公。我们就趁机以此为借口,兴师伐周,然后富贵就可得到手了!”二叔于是创作了一首谣言歌谣,内容大意是:“嗟彼凤雏,羽短身孤。初鸣高岗,鸱鸮在旁。周公危社稷,王幼实堪伤。”

不过,这个谣言在民间传播了数月之久,哄传到了镐京的街市上。近臣记录下了这些歌谣的曲调,呈报给周成王查看。周成王看完之后大怒,说:“冢宰公姬旦是我王室的至亲,他受到先王的遗托,勤勉劳苦地处理政务,怎么会有这种谣言?这肯定是京城里的邪言邪语!”于是他下旨命令有关官员将镐京的孩子们全部逮捕杀害,并要求有关官员迅速回报。周公听说了这个消息,赶紧脱去帽子,磕头请罪说:“我有罪该万死,怎么敢连累到万千百姓,只求大王赐我一死,不必再杀害无辜的人。”周公请求成王处死自己,但成王没有同意。当时两班文武看到周公被诬陷,就一起跪奏请求:“周公姬旦的忠诚,人神都知道,多亏陛下仁明,保全了他的清白,这是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福利。而且这件事有一个根源,陛下可以命令兵马司传令,逐户悄悄询问,如果找到最初传谣言的人,就惩罚他一个人,以儆戒一下其他人就行了,何必要杀害无辜的百姓,引起民怨呢?”成王听了这个奏报,逐渐转变了龙颜,传令给各个都城的兵马,要他们逐门逐户调查清楚并回报。

突然,一名近臣奏报说:“朝歌武庚、管叔、蔡叔率领十二万兵马前来,口口声声说是要为了国家而来,实际上是为了诬陷周公姬旦,谋害社稷,想要篡位。现在他们的军队已经来到了潼关,请求陛下尽快做出决断!”周成王还很年幼,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询问群臣:“这件事情是真是假?”周公姬旦再次跪下请愿,说:“陛下,只要您赐给臣一个死,就能够阻止潼关二叔的兵变,这对国家来说是万幸的!”群臣急忙上前奏道:“从这件事情看来,可以知道这个谣言是二叔散布的。”周成王问道:“怎么能知道呢?”群臣回答:“冢宰公姬旦勤勉忠诚,为王室尽心尽力,列国都非常尊敬他。如果他真的有篡位的心思,近京的诸侯就会起兵来讨伐他,满朝文武也会动起来,但是现在却没有任何动静。而且朝歌只是一个遥远的小国,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个消息,并且立刻兴兵前来。这就说明这件事情必然是二叔散布的谣言,目的是让陛下和朝臣们产生猜疑、分裂,以便他趁机谋取王位。我们请求陛下明察秋毫,做出明智的决断。”周成王还在犹豫,问道:“那么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呢?”群臣又回答:“如果陛下不做出明确的决断,就让冢宰领兵退回潼关,就能够看出他是否真的有篡位的意图了!”成王心中怀疑周公在外掌握了兵权,担心他会迅速反叛,所以还没有答应。群臣又上奏说:“陛下如果怀疑冢宰,我们愿意用我们的家族来做担保。”成王看到百官的奏折非常急切,于是下令征召十万兵马,与周公共同东征。周公听到后,表示歉意并离开了大殿。

第三天,周公姬旦升帐点兵练将,一面写信前往鲁国,让伯禽率军在潼关集合。当天,军队就离开京城出发了。周成王和群臣一起送行,直到京城之外才告别。成王在马背上随口创作了一首诗,内容如下:“彩旗飘飘出镐城,一杯烦汝往东征。忠贞自信孚天地,贝锦何容陷大臣。拔剑扫开边塞雾,扬旌收尽野红尘。王兵奏捷回朝日,凤阁龙楼画影形。”周公听完成王的诗后非常高兴,也在马背上唱出了一首诗,以表达他的忠诚:“平生忠诚谅天知,仗节行藏志不亏。神鬼何人宁可逆,流言陷我实堪悲。指挥击扫漫天秽,慷慨先吟报国诗。东风若奏三军捷,早把边捷报玉音。”

周公吟唱完毕后,君臣互相告别,大军向东进发,在潼关以东三十里的地方驻扎。这时,鲁公伯禽得到了他父亲的书信,率领国内精锐兵马五万人,已经到达了潼关。他们等待着大军到达后,双方才会交战。得知父亲率领的军队已经到来,伯禽和关主一起出城迎接。周公到达潼关后,对伯禽说:“兄弟之间的情谊,不应该动用兵力相互对抗,倒不如写封信,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态度,从而退兵,等待朝廷的决定如何?”伯禽回答说:“管叔和蔡叔不念及兄弟情谊,反而散布流言陷害父亲,甚至要将父亲置于死地。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快动用兵力消灭他们,以平息天子的愤怒,并表明我们父亲的忠诚。周公认为伯禽的话有道理。

与此同时,潼关下的二叔听说周公姬旦的军队已经到了,非常害怕,想要撤回军队。但是武庚反对了他的想法,说:“不行!如果我们现在不跟他们交战而慌慌张张地撤回去,那么这件事情就会泄露出去,得罪的后果会更严重。”于是,二叔听从了他的劝告,决定继续留在潼关。接着,双方都换上了战斗的装备,开始了激烈的战斗。二叔的军队和鲁国公子伯禽的军队正面相遇,双方激烈厮杀。伯禽举起刀猛砍,结果管叔被砍死在了马下。管叔被杀后,蔡叔看到形势不妙,便决定拼命逃跑。但是当他来到潼关上时,突然听到锣鼓声响,看到一位老将军走出来,大声呼喊:“蔡叔,你别想逃!”蔡叔抬头一看,发现是周公姬旦,顿时吓得魂不附体,丢下了武器和盔甲,向东方逃跑。但是他被伯禽拦住了去路,遭到了猛烈的攻击。就在这时,武庚正准备前来支援,却被虞文达一枪刺下马而惨死。

周公姬旦传令,命令军队不得停止,追击蔡叔直到朝歌城。蔡叔不分昼夜地奔跑,最终进入了朝歌城内。周公姬旦的军队很快赶到了朝歌城,但是蔡叔来不及坚守,被虞文达抢入城中,最终被活捉。虞文达把蔡叔带到周公姬旦面前,向他献上了俘虏。周公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散布流言、兴兵夺关,辜负先王分封土地的恩德呢?”蔡叔跪地告饶说:“这都是武庚、管叔的阴谋,我不曾阻止,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请求兄长救我一命。”鲁国公子伯禽说:“这些人是背叛天命的罪犯,应该斩首示众。”周公姬旦说:“骨肉相残,是历史上的大恶,虽然他们背叛了国家,但我们何忍下手杀他们呢?”于是,命令左右把他们监禁在南牢里,等待朝廷的处决。

周公下令,让关上虞文达转而去镇守潼关,等待朝廷升赏。同时,他的儿子伯禽也被命令去镇守鲁国。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父。然而我仍然要一次沐浴三次握着头发,一次沐浴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才。如此辛勤,仍然遭受谗言的诋毁,让我狼狈不堪。使得没有文武之力,都无法自保。你现在去镇守鲁国,处理政务应该爱护百姓,尊敬贤士,千万不要因为国家强大而骄纵别人!”伯禽再次拜谢,接受命令后退下。周公姬旦对左右说:“我当初是被谣言误导而出兵的,现在虽然二叔已经被消灭,但天子仍然对我心存疑虑。我要写表奏明真相,等待天子的回心转意,下旨让我回朝,才能班师回家。现在我们只能暂时留在东方,以避免引起更多的猜疑。”于是,他派人奉表进京,发布榜文安抚百姓。

当时成王和群臣正在讨论国境问题,这时近臣奏报说:“冢宰公(周公姬旦)东征得胜,已经回朝呈上了奏表。”成王看了奏表后非常高兴,对文武百官说:“我的叔父东征,不仅消灭了两个叛徒,而且他的忠诚可嘉!他为何不率军回朝,反而留在东方呢?只是呈上奏表而已,这是为什么?”群臣上奏说:“冢宰公因为忠诚而被人诋毁,无法亲自表白。如今幸好天兵到来,两个叛贼被斩首,这是陛下的福气!为了表明冢宰的忠诚,所以他暂住在东边等待陛下的处理。陛下应该派遣大臣前去迎接,这样才能保全双方的美德。”成王沉思后,没有同意这个建议。

到了秋末,五谷已经长得很好,但还没有收割。突然有一天,天空昏暗,狂风大作,伴随着闪电和雷鸣,城中扬起砂石,大树被连根拔起。郊外的禾稻全部倒伏,百姓惊恐万分。成王和百官非常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召公、毕公奏报说:“先王在位时,曾留下了一本卜筮之书,收藏在殿前的金梃匮中,以备查询吉凶。现在遇到了天变,陛下为何不打开金梃匮,取出卜筮之书进行占卜,以求知天意呢?”成王同意了这个建议,与群臣一起向天地和先王行礼,并打开金梃匮寻找卜筮之书。最终,他们找到了周公当年曾写下的“欲代武王”的预言。成王询问史氏(史官),史氏详细陈述了当年的事情并呈上了奏报。成王痛哭道:“叔父(周公)的功德盛大,却被二叔(管叔、蔡叔)的谗言所害,如今被流放外面已经三年了。这都是我的过错,是上天变化想警示我的无知啊!”群臣都感动得流泪。

成王立刻派遣大臣,让召公和毕公带着诏书去迎接周公回京。同时在京城发布诏书,表明周公没有过错。顿时,风雷停止,天空变得晴朗,五谷因风而倒伏的都挺立起来。百姓振奋鼓舞,民众都非常喜悦。后来宋朝的丞相王荆公,因为感慨王莽的事迹,写下了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又有一位名叫潜渊居士的人,读了这首史诗之后,感慨万千说道:“左手旋乾右转坤,群邪嫉正起流言。安安不效旋胡促,凡几常书赤舄尊。天变风云昭大节,书藏金匮显忠臣。成王一整迎归驾,周室君臣孝义存。”

召公和毕公接到命令,迅速前往潼关,并派人通知周公。周公姬旦听到圣旨传到,俯伏跪听宣诏,成王说:“我因为幼冲,嗣承大统,愚昧无知,险些失去忠良的大节。小时候思想混乱,没有听取良师谋士的忠告,虽然过去了,但我深感悔恨!现在我要向冢宰姬旦致歉,你是王室至亲,所有百官都听从你的指挥,你的忠贞诚信,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些小人物嫉妒正直,传播谣言,导致我征驾在东方久留,这都是我的过错。而叛变的首领二叔跟随一起北上,反而凸显出了公姬旦的忠诚。现在我派遣使臣,带着诏书迎回公姬旦,协助我辅佐国家。所有的叛臣叔度原本应该被处死,但考虑到我们同根同源,所以只是将他贬至郭邻。而叛变的胡仲之子,因为他有改正行为,所以可以继承父亲的封号,在蔡国执掌政务。另外,镇守潼关的虞文达功劳卓着,升任幽州都制。呜呼!表彰德行,报答功绩,这是朝廷的重要法典;尽职尽责,做一个忠臣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诏书传达到的那一天,一定不要拖延。”

周公接到诏书,并管待召、毕二弟。第二天,他吩咐叔度之子胡仲,守着殷车的驾驾,向京城进发。行进至接近京城的地方,驿站传报给朝廷。成王率领文武百官,出郊迎接周公回归朝堂。成王对周公说:“我因为年幼无知,不能分辨是非,所以让叔父您长时间在外镇守,真是我的过错啊!”周公赶紧跪下谢罪说:“拯救危难,保护国家,是作为臣子的职责,有什么值得称赞的?”成王非常高兴,命令摆设御宴,邀请群臣共宴。

有一天,成王在后宫与弟弟叔虞一起宴饮,庭院前的桐树阴凉浓郁。成王捡起一片桐树叶在手中,对叔虞说:“我将这片桐叶削成珪璋,你能为此作一首诗,我就封你为候。”叔虞于是吟诵道:“桐叶落庭除,吾王削作珪。如念连技秀,春风共畅舒。”第二天,史佚上奏道:“陛下请选择一个吉日举行行封仪式!”王回答说:“我只是与叔虞开玩笑而已!”史官佚说:“天子的话不能当成玩笑,一旦天子说出口,史官就会记录在册上,我建议陛下尽快封叔虞,不要反悔。”成王于是宴请群臣,正式封叔虞为唐国诸侯。叔虞谢过之后便离开了。

突然有近臣上报说:“有远方的夷人前来进贡。”成王传令让他们入朝,这些人的相貌和语言与中原人士大不相同。成王问翻译的人说:“这些夷人来自哪个国家?”翻译回答道:“这些夷人来自越裳,是位于交趾之南的一个国家。他们说,数十年来,他们的国家从未出现过大风暴和暴雨,而且海上也从未掀起波涛。他们认为中国有圣人出世,所以毫不迟疑地走万里之遥前来献上白雉为贡品。” 另外还有一些西方旅行者前来进贡,带来了一只大约四尺长的白色獒犬作为礼物。成王询问群臣:“这些远方人前来进贡,我们是否可以接受?”召公进言道:“陛下应该珍视贤才,不该接受这些贡品。臣曾听说,玩物会丧失人的道德,玩物会丧失人的志向,陛下应该考虑一下。”群臣们纷纷表示:“陛下仁德加于蛮夷,所以夷人不惜远道而来献贡。古人说过,如果远方的人不服,就要通过修文德来感化他们;既然他们已经来了,就要安置好他们。如果现在不接受这次献贡,恐怕会阻碍四夷前来的道路。”于是,成王决定接受这些贡品,并设宴款待来使。想要知道后面的事情如何发展,请等待下一回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