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从皇宫中出来,就看见等了一天的李廿。
李廿看见她,终于松了口气,第一件事就是从腰间解下了酒葫芦。
这酒葫芦里灌了了清淡的水酒,李如意接过来,二话不说喝了个干干净净。
“你有吃的吗?”
李廿从怀中掏了掏,掏出半包点心。
“给孙小花拿走了一半……”
李廿跟李如意解释了一句。
解释完,点心都快要吃完了。
“走走走,快回去,要饿死了!”
李如意撩起袍裙钻进马车之中,李廿赶着马车,两人这便回家去了。
一回家,李如意就闻到了饭菜的味道。
终于吃到了饭菜,李如意这才感觉到了真实。
朝堂的事,今上的事,所有人的事都不如这一碗饭实在。
守夜的人还在,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她也能好好休息了。
睡了一觉醒来,李如意就在家里将这段时间堆积的账算了。
正好孙小花也无事可做,两人一起,账目算起来那叫一个快。
而就在她们闭门不出的时候。
朝堂之中已经掀起波澜。
有人致仕,虽然没有拿出钱来,但今上看在过往的面子上也没有追究,不过是顺带手的把这些人在朝中的关系都惦记上了,准备什么时候一起拔了。
有的人给了钱,再致仕,今上象征性的挽留了两句,便放人离开。
如今一堆官员在吏部等着派官呢!
今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将权柄收回了很多,可以说,朝中离了哪个大臣都不会出问题。
收了钱的,今上也能给一些体面,赏赐一些东西带回去,就算是归乡,也不会受人欺凌。
还有一些人,是眼下尚且有用的,比如说那个给人占着位置的户部尚书。
这样的人若是把钱出了,今上就能让他致仕之前的时光稳当一点。
还有些一毛不拔,天天死不认账哭穷的,今上收拾起他们来,真是一点也不手软。
啸洲郡那边今上根据账本定了罪,抄家的事情都交给了宋铭禄和韩时安。
押解回京的,还有就地斩首的……
因为这次今上的手段更温和一些,也就没有闹的人心惶惶。
只不过,潜移默化之间,很多位置已经完成了权力转换。
不少以前风光的家族,也都悄悄退出京城,慢慢淡出了大齐的核心权力圈。
而这时候,对李如意来说,倒是听说了一件不错的好消息。
等到事态慢慢平稳下来,自然到了奖赏的时候。
今上是懂得送礼的。
御笔亲书的婚书自然是没有的,但是御笔亲书的牌匾又送来一块。
这次的是鸿鹄草堂的牌匾。
除此之外,还有李如意的诰命下来了,韩时安还是个小通判,李如意已经封了个二品的夫人。
虽然说大家都知道,韩时安这个郡守已经是板上钉钉,但今上此意,还是有了些意味深长的感觉。
李如意这边诰命下来以后,颜若凌的封赏也到了。
颜若凌破例被封为乡主,大齐开国以来,没有册封寻常官眷的先例,就连当初太后那样喜欢宋灵儿,都没有册封过。
虽然乡主的身份在贵女之中也没多高,但意义却完全不同。
如果放在平时,肯定会有一群人跳出来反对,反对的理由,不外乎于礼不合,违背族制云云。
但眼下这节骨眼上,没有一个人敢大小声。
封就封吧,宗室子都那么多了,不过就是再多一个人分一点银子罢了,又不分他们的!
更何况,一群人下去了,就得有一群人要上来,这会儿是搞特殊的时候吗!?
这会儿就是应该巴结讨好今上的时候。
谁家四五十岁的爹爹祖父,不是拼搏的好年岁啊,哪里能得罪顶头老大!?
而平日里最是将女子德容放在首位的太后也是什么都没说。
虽然她心中对于颜若凌超出她掌控的事情很是介意。
但眼下,为了掩盖太子在这件事中的过错,皇后和太子母子二人将仁德的表象做到了极致。
皇后和太后之间的利益本来就有冲突,如此一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太后为了壮大自己手中的势力,也就不得不接受颜若凌已经成长起来的现实。
有个乡主的身份不算什么,但颜若凌恐怖的地方在于,她是太后和今上的人。
太后是她的体面,今上是她慢慢渗透向权力阶层的桥梁。
不过,颜若凌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
她册封乡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陪着太后去寺庙之中过抄经。
说好的九九八十一天,那就一天都不能少。
太后原本是准备找个环境好一些的寺庙落脚,可见颜若凌马上就要超出她的掌控,她干脆就去了真正的苦修之地。
太后就是太后,去到什么地方都会被人礼待,可颜若凌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除了她身边那几个女镖师之外,就只有小福陪着她。
小福从外面回来以后,原本就很机灵的丫头,似乎变的更加沉默稳重。
她偶尔会发呆,或是想一些别的事情。
可只要遇上大事,她就会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抛出脑海。
颜若凌何其敏锐,自然发现了她的异常。
只是,小福不说,她也不问。
人生的选择有很多,可当小福选择放弃那些她不舍的,重新回到颜若凌身边的时候,那些梦幻泡影般的一切,就都成了过往。
颜若凌离京之前,来见了李如意一面。
这次分别以后,两人再见面就又要过很久了。
李如意已经收到了今上的暗示,她马上就准备启程返回诎洲郡。
不过,京城之中关于她们的故事并不会因为她们离开,就被人淡忘。
恰恰相反,在李如意走后三月之后,韩时安将所有的账本,那些抓到的海商,以及抄家得到的钱财全都给宋铭禄带回了京城。
这些账本是要如户部的,账本送到的那一日,户部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过来了,就是要看看,这账本和孙小花写的账本到底有多少出入。
在此之前,即便知道孙小花在大殿之上,过了所有的考验,但在每个算账的人心中,都觉得能将那么多账本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就是纯纯扯淡。
只是,看着那字迹不一纸张不同的账本原本,所有人对着对着都沉默了下来。
除了有一些字词用了同音字之外,上面关于数术的部分,竟然一模一样。
一瞬间,孙小花之名传遍了京城,甚至都在史书上留下了一笔。
不过,这些到底都是后话。
李如意走的那日,过来送别的人很多。
鸿鹄草堂不少的学生已经到了能够上工的年纪,有的人品能力都不错的,如意坊也会收下,有的也因为认得些字,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当然也有人依旧碌碌无为。
李如意骑马出了城门,跟过来送别的人挥手。
人群之中,她看到了刘临轩的马车,却并没有停下脚步。
秋天已经过了大半,等到诎洲郡的时候,应该就要入冬了。
晨风吹起李如意的碎发,李如意身边有李廿,有薛开,还有明明武功不行,但却比这两人都更加趾高气扬的孙小花。
恍惚之中,好像有人喊了一声。
“李当家!”
那声音太过熟悉,让李如意下意识拉住了缰绳,她回头,远远的看向了自己的来路。
忽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轻笑一声,夹着马肚子缓缓转回身去!
李廿问她。
“怎么了?”
李如意摇了摇头,缰绳一抖,喊了一声。
“驾!”
随着她策马向前,队伍再度出发。
滚滚尘沙之中,是她不曾停歇的脚步,还有翻飞着,不染尘烟的衣袍。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