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清没有要管李氏的意思,也没打算责备或者惩罚李氏,福晋会误会自己,都是李氏行为不当,和言语不明导致的。
李氏自称奴婢是规矩,妍清一句福晋体恤奴婢,语气轻飘飘的,压根没将李氏这个格格放在眼里。
她就算只是个格格,可也是大格格的生母,妍清仗着侧福晋的身份,如此轻视于她,未免也太过分了。李氏一向要面子,妍清的话让她又气又恼,臊的脸颊泛红。
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李氏站起身想要辩解,妍清却不给她机会。她继续往下说,李氏只能将话咽回去。
“妾身虽然年纪小,有些事情不甚明白,但规矩是懂的,别说这件事不归妾身管,就算是妾身管的着,也是万万不敢因为这件事责备李格格。
毕竟是贝勒爷怜惜李格格,允许她请安来迟的不是?妾身不过是个侧福晋,难道还能质疑爷的话不成?”
妍清三言两语将李氏请安来迟说成四爷允许,让福晋和李氏脸色都不好看。
都知道四爷重规矩,李氏若真是生病不舒服,报到福晋这里,免了请安也就是了,四爷是不会平白无故开口允许李氏来迟的。
“福晋身为嫡妻,也劝劝贝勒爷,总不好只让李格格一个人辛苦,不是还有宋格格吗?”
福晋偏帮李氏,妍清就拿宋氏说话,宋氏不是福晋你的人吗?不比李氏和福晋更亲近?
挑拨离间而已,妍清也会。
妍清将话说到这份,李氏只能解释,请安来迟并非四爷允许,是她身边伺候的人疏忽惫懒,唤她起身起晚耽误了请安,都是她的错,刚刚没把话说明白。
原本就是两人有心针对妍清,现在李氏跪下认错,福晋没有刁难她的意思。
李氏虽然比妍清这个侧福晋来的晚,但也没误了请安时辰,在福晋出来之前已经进门。
福晋笑着让她下次注意,叮嘱回去好好教导身边的宫人,不能再犯同样的错处。
“妹妹看如此处置可好?”福晋语气温和的询问妍清。
她做为嫡福晋,处事还要询问自己,倒是显得她多嚣张跋扈一样,难道她不满意还会因为这种小事顶撞和质疑福晋吗?
“妾身只是将事情禀明福晋,没有要处置谁追究谁的意思。这管家的权力在福晋手中,哪有旁人置喙的余地。
福晋这样问,着实让妾身惶恐。
妾身性子惫懒,好吃好玩,最不爱管事,福晋可千万别拿这种事情为难妾身。”
福晋把着管家权,又没分给她这个侧福晋,这时候询问她干什么。
不就是阴阳怪气嘛,妍清表示,这个我也会。
“既然如此,今天就到这里吧,时间不早了,妹妹同我去永和宫给母妃请安吧。”
福晋站起身往外走,妍清跟在她身后出门。
一路上两个人都未说话,回到正院,妍清开口告退后,就带着人回了后院。
进屋后福晋面色就沉了下来,丫鬟伺候她更衣时动作格外轻柔,怕惹了主子不高兴。
今早的事情只是小事,就算妍清为难李氏,福晋也顶多是偏帮李氏几句,不会惩罚或指责妍清。
也是有意借着这件事来试探妍清的脾性,却没想到她说话周全,找不到丝毫错处,几次交锋下来,反而让福晋觉得有些难办。
李氏也憋屈的很,气妍清盛气凌人,目空一切。
不过是仗着家世好,才能当上侧福晋,都还未侍寝有什么了不起的,她早晚有一天也会坐上侧福晋的位置。
骂完又恼福晋没用,在妍清面前连句强硬的话都不敢说,亏她还是福晋。要不是泉儿劝她,先把妍清这个侧福晋压下去,她才不会和福晋联手。
宋氏闲来无事一般靠绣花打发时间,今天没绣花,而是拿着花撑子出神。
一是因为天气热,手捏着针出汗,会将丝线和布料弄脏,二是在想早上请安的事情。
她知道自己不受宠,四爷对自己只能算一般,因此从福晋进门,就选择投靠福晋,就算大着肚子,请安也没懈怠。
可到头来呢,她的女儿没保住,福晋宁愿帮李氏,也不愿意帮自己。
四个女人大概只有妍清心情最好,找茬的人都被她怼了回去,别人不高兴,她自然就高兴了。而且今天请过安,又能好些天不见人,过一段自在舒心的日子。
……
今天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四爷去内务府问过府邸和搬家的安排事宜后,拿着堪舆图回到东三所。更衣后在书房中坐下,将竣工的堪舆图看过一遍,抽出一张卷好拿在手里,出门朝后院走去。
看到四爷进门,妍清眼前一亮,她刚刚还在想,什么时候能见到四爷呢,没想到他这么不经寻思,这就自己过来了。
“给爷请安,爷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妍清笑着走到四爷身边,挽着他的胳膊,拉着他在榻上坐下。
四爷看着妍清,眼神中有些惊讶,询问她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妍清能说什么,自然是说好几天没看到四爷,突然看到他很惊喜。总不能说我准备暗戳戳的告人黑状,看到你来才会这么高兴。
四爷点头,几天没过来,妍清惦记自己也是正常的,她一向粘人的紧。光是见到人就这么高兴,一会儿看到自己手中的东西,岂不是更加高兴?
如此想着,四爷将手中的堪舆图递给妍清,妍清疑惑的接过来,将纸张放在桌子上,一边展开图纸,一边询问这是什么。
卷起来的图纸比小桌还略宽,妍清原本以为是画,还是没有装裱的画,难道四爷准备给她看完,再拿去装裱?
没想到展开并不是山水花鸟,而是一幅建筑图。
妍清虽然不懂建筑和设计,但简单的平面布置图还是可以看懂的,而且清朝的样式图纸画的很详细和形象。
纸张用画着横纵的线条分成一个个格子,按照比例将建筑画在格子上面,看布局应该是一个小院,前后两进的结构。
前院正房五间,带东西两间耳房,坐北朝南,东西各有三间厢房,厢房与南院墙之间也有一间小耳房。
堂屋正对院门,之间有一道影壁相隔,抄手游廊环绕一圈,将正房与厢房连接起来,院中画着四个太平缸和小花圃和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