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这住宅区的外边。
朱元璋一行人算是开了眼了。
这里一排排的房子,一栋一栋的,在自己的眼前形成了一大片。
不说这里边是什么样子,
就从外边看,
墙面上那光亮照人的瓷砖,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
气势震人。
每一栋房子都有六层高。
如此高的建筑物就是在应天也是非常的少见。
没想到这里的小区全都是高层。
而且还连成了一片一片的。
每一个片区都被一道道墙给分割成了豆腐块。
看起来非常的整齐。
每一个片区前边都有一个巨大的门廊。
上边书写着诸如天域豪城,
紫光阁院,
西苑佳居,
沁水佳苑,
之类的名字。
朱元璋指着那一个一个的小区问道:
“这怎么还被分离开了呢?”
带着朱元璋来此的清水村村民大俊给朱元璋介绍道:
“我们小县太爷说了,这种分区,有利于大家寻找自己所住的地方!”
“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样寻找起来方便!”
“这里的每一家每一个小区都看着基本上都一样,不分区可能都走错了地方!”
“而且小区里的每一栋楼都有标注,每一栋楼也有号码,每栋楼的每一个房子都做了标记,这样就不会走错了!”
“我们年轻人无所谓,跑错了多跑两步路,老年人要跑错了就麻烦了!”
朱元璋一听,觉得确实是这个理。
这里的每个小区看着都很相似。
虽然打造的时候,每个小区都做了一定的区分。
从门廊到小区的颜色都有区别。
可是小区多,相似性强。
不做标记确实不行。
很快几人就来到一个小区的门口。
小区的门口站着两个衙役一样的人。
这两个衙役一样的人,虽然没有朱辰带着的那些衙役看着干练。
可是和自己的那些亲卫比起来也不落下风。
见到几个人走了过来。
清水村的村民亮了他们的牌子。
保安立刻打开了大门。
听到朱元璋几人不是小区的人,
想要去村民大俊家里参观。
保安做了详细的登记,才让几人进去了。
进去之后,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你们这小区门口那两个人是做什么的?”
村民大俊给朱元璋介绍道:
“那两个人是我们这小区的保安,是保卫我们这个小区安全的!”
听了村民的介绍,朱元璋几人才明白了过来。
原来这两个人叫保安,不是衙役。
往小区里走了几步,就看到小区的广场上放着一张桌子。
桌子的后边坐着几个人。
时不时的有小区里的人下来登记。
那些人驾着一辆很是轻巧方便的马车离开了。
不一会又有马车跑了回来。
车里放着诸如吃食,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
分好之后,就按照楼栋给送了上去。
看着这些人匆匆忙忙的样子。
太子朱标很是好奇的问道:
“你们这小区出了什么事情吗?这些人怎么一副慌里慌张的样子?”
村民大俊听了。
很是高兴的跟朱元璋介绍道:
“黄老弟,那些人不是慌张,他们是我们县太爷一大创举,我们小县太爷叫他们团子外卖!”
朱标听了一脸懵逼的看着大俊:
“团子外卖?”
看到朱标一副不解的样子,大俊给朱标解释道:
“其实说白了就是跑腿的,平时在这小区里你想要吃美食街的哪家东西,或者是想买个什么东西,可以下来给他们登记,实在是不方便,在自己家里的房子喊一嗓子,
他们就会给你们买回来送到了房门口,特别的方便!”
“我们这小区里有许多的年轻小伙子出去干活,家里就剩下行动不便的老人,这些外卖的人员不但帮忙给那些老人送东西,还可以帮忙照顾老人,让在外工作的人,解除了后顾之忧!”
朱元璋听了,就更是震惊了。
他没有想到这事情还能这么干。
简直是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
不过这个团子外卖的创意确实不错,方便了不少的人。
也让在外出工的小伙子没有了后顾之忧。
确实是个很不错的创举。
身后的刘伯温听了,暗暗的竖起了大拇指。
他不知道朱辰这脑袋瓜子是怎么想的。
竟然能想出来如此不同凡响的主意。
不要看就仅仅这么一个外卖的主意。
这可是解决了许多人的需求。
让大家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
而且让外出干活的小伙子们能够一心一意的扑在工作上。
确实算是一大创举了。
很快几人就来到了一栋房子之下。
几人仔细一看,
果然这栋房子的几个门口都标注着数字。
以便辨认。
大俊家是在五楼。
几人跟着大俊上了五楼。
发现每家每户的房子门口也标着数字。
这样你就是想走错都不可能走错了。
很是方便。
几人在大俊的带领下去了大俊的家里。
走进家里一看。
这大俊的家里入门是一个大厅。
大厅旁边有三间小房子,
还有卫生间和厨房。
平时在家里基本生活都可以解决掉了。
再加上楼下的团子外卖。
你要是有钱,一个月足不出户,那都没有问题。
站在窗子边,附近的景色一览无余,让人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大俊的母亲见到家里来了客人。
将家里的果干、干果、爆米花、红薯干等东西都拿了出来。
一副乐呵呵的样子跟朱元璋几人说起了他们住进这单元楼的方便之处。
那简直是把朱辰都夸上了天。
恨不得在家里把朱辰给供起来。
脸上的幸福之情不用言表。
将大俊家里参观了一番。
朱元璋等人彻底的认识到了什么是小区。
也被小区的房子所震撼。
在大俊的家里待了一阵,
朱元璋就告别了大俊一家。
刚刚走到了门口。
就看到一个老太太领着一个女孩,高高兴兴的回来。
正打算开门。
朱元璋仔细一看,不禁惊叹一声道:
“这...这不是前天被他父亲带着对抗衙役们拆房子的那个女孩吗?”
老者听了,回头看了一眼朱元璋。
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实在不好意思,我那不孝子整出来的那些事情,让您见笑了!”
朱元璋一直都很关心这个小女孩一家人的情况。
即便是毛骧跟自己解释了,他还是有些不信。
朱元璋对着那老太太微微一笑,然后指了指屋子:
“老嫂子,我们能去你家看看吗?”
听到朱元璋要去她们家看看,老妇人也没有拒绝。
很是高兴的把朱元璋几人迎了进去。
走进去一看。
这家人的房子的布局跟隔壁大俊家里基本上差不多。
只是面积小了一些,算是个两室一厅的房子。
参观了一遍之后,老者的儿媳给朱元璋几人拿了一些花生干果类的东西。
朱元璋也没有客气,吃着花生然后问道:
“老嫂子,你们家这套房子花了多少钱?”
听了这话,那老者笑道:
“那里出了什么钱嘛,本来可以用我家街道上的那套房子兑换的,结果被我家那败家子抵押给了青楼!”
“小县太爷可怜我这老婆子,县太爷自掏腰包,给我家弄了这么一套房子!”
“看到我家的没有收入来源,他又给我这老婆子找了一份卫生监管员的活,一天六十文工钱,也给我儿媳也在饭馆里找了工作,连我家这妮子都让免费到学堂里念书去了!”
“说起咱们这小县太爷,那可是好的没法说,我这下辈子给他做牛做马都无以报答!”
老人说着又开启了夸赞模式。
不过从这一家人的口里,朱元璋了解到,朱辰并不是只知道贪。
他对当地的老百姓确实很不错。
这一家老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这小区转了一圈。
朱元璋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客栈。
结合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
思考了一番。
觉得这当下的蝗灾或许还真的只有朱辰有这个能力可以力挽狂澜。
朱元璋决定去县衙跟朱辰摊牌。
坐着马车,
在宿县老百姓的指引下。
朱元璋等人来到了宿县的新县衙。
到了县衙不远处。
下了车,看了一眼县衙。
朱元璋一连后退了好几步!